06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内容摘要:

法和线面分析法在读图上的应用, 组合体的尺寸标注。 5.轴测图 重点:较简单的组合体 正等轴测图的画法。 难点:带有切口的简单组合体 轴测图的画法。 6.机件常用的表达方法 重点:三种 剖视图的画法规定、标注规定和应用场合。 难点: 剖视图、断面图的标注规则。 7.标准件和常用件 重点: 螺纹的画法、标注方法及其含义,常用螺纹紧固件的规定标记和查表方法。 难点: 常用螺纹紧固件连接装配图的画法。 8.零件图 重点: 零件图的视图选择和尺寸标注。 难点:对零件进行形体分析和结 构分析及 零件图的尺寸标注。 9.装配图 重点: 画装配图和由装配图拆画零件图。 难点: 画装配图和由装配图拆画零件图。 五、课时分配表 序号 课程内容 总学时 讲课 绘图 习题课 机动 1 绪论 1 1 2 制图的基本知识 5 3 2 3 正投影法 6 6 4 立体的投影 12 10 5 组合体 10 6 4 2 6 轴测图 2 2 8 7 机件常用的表达方法 14 8 4 2 8 标准件和常用件 10 10 9 零件图 18 10 8 2 10 装配图 20 10 8 11 复习、机动 2 2 合计 100 66 26 6 2 六 、考核办法 考试方法:笔试(闭卷)。 考核方法:平时成绩占 30%,期终考试占 70%。 七 、使用说明 《高职高专教育基础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制定的,适用于我校机电类专业。 《机械制图》教学指导性文件,大纲的基本要求是学生学习本课程应达到的最低要求。 ,课程总学时不少于 100学时。 八 、教材及参考书 1.《机械制图》(新世纪高职高专教改成果教材) 高等教育出版社 寇世瑶 主编 2.《机械制图》 航空工业出版社 寇世瑶 主编 3.《机械制图与微机制图》 机械工业出版社 张先虎 主编 4.《工程制图》 航空工业出版社 钱文伟 主编 9 《计算机绘图》教学大纲 学时 : 26 代码 : 581151 专业 : 各专业 制定 : 机械制图教研室 审核 : 钱文伟 批准 : 马国亮 一、课程的地位、性质和任务 计算机绘图 是采用计算机绘制机械工程图样的专业基础课,学生在学习《机械制图》一学期后可以开设该课程。 计算机绘图 是 当今 工程技术人员的基本技能 , 本课程要求学生掌握学习 CAD 的基本原理和计算机绘图软件的使用方法,能够胜任工程实际中机械图样的绘制工作。 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1. 掌握 AutoCAD 软件的界面。 2. 熟练掌握基本操作命令和草图设置命令。 3. 熟练掌握直线、圆、图案填充等命令,熟悉其他绘图命令。 4. 熟练掌握修改命令。 5. 熟悉字型的设置,熟练掌握文 本的输入与编辑。 6. 熟悉尺寸标注的风格设置,熟练掌握各种尺寸的注写。 7. 掌握图块、属性的相关操作。 8.具备使用 AutoCAD 绘制工程图样的能力。 三、课程的内容 1. AutoCAD 软件的界面 AutoCAD软件的界面的介绍,界面的设置。 文件的基本操作,草图设置功能。 绘制直线命令、绘制圆命令、绘制圆弧命令、绘制多边形命令、图案填充命令。 偏移复制命令、剪切命令、复制命令、镜像命令、阵列命令、拉伸命令、旋转命令、缩放命令。 字型的 设置、文本的输入、文本的编辑。 10 尺寸标注的风格的设置,尺寸的标注,形位公差的标注,尺寸及形位公差的编辑。 图块的建立、保存、插入,图块的属性设置、使用与编辑。 四、课程的重点、 难点 1. AutoCAD 软件的界面 重点:界面的设置。 难点:界面的设置。 重点:草图设置功能与用法。 难点:对象捕捉的设置与用法。 重点:绘制直线命令、绘制圆命令、图案填充命令。 难点:图案填充命令。 重点:偏移复制命令、剪切命令、复制命令、镜像命 令、阵列命令、拉伸命令。 难点:复制命令、阵列命令、旋转命令、缩放命令。 重点:文本的输入、文本的编辑。 难点:字型的设置。 重点:尺寸的标注,尺寸的编辑。 难点:尺寸标注的风格的设置。 重点:图块的建立、插入,图块的属性设置、使用与编辑。 难点:图块的建立、图块的属性设置。 五、 课时 分配表 序号 课程内容 总学时 讲课 上机 习题课 机动 1 AutoCAD软件的界面 2 1 1 2 基本操作与草图设置 2 1 1 3 绘图命令 4 2 2 4 修改命令 8 4 4 5 文本命令 2 1 1 11 6 标注命令 2 1 1 7 图块及其属性 4 2 2 8 复习、机动 2 2 合计 26 12 12 2 六 、考核办法 课程的考核方法为机试。 七 、使用说明 《高职高专教育工程基础课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制定的。 《计算机绘图》教学指导性文件,大纲的基本要求是学习本课程应达到的最低要求。 ,课程 总学时不少于 26 学时。 八 、教材及参考书 1.《 计算机制图》 航空工业出版社 刘 鹏 主编 2.《机械制图与微机制图》 机械工业出版社 张先虎 主编 3.《 AutoCAD 计算机绘图》 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 梁俊有 主编 4.《机械 CAD/CAM 技术》 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李长胜 主编 12 《工程力学》( 1)(Ⅰ)教学大纲 学时 : 55 代码: 581112 专业: 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 制定: 力学教研室 审核: 张春梅 批准: 田坤 一、课程的地位、性质和任务 工程力学( 1)(Ⅰ)是 机械 类 专业开设的一门技术 基 础课 , 分静力学、运动学、动力学三部分。 它以高等数学、普通物理学为基础,为有关后继专业课 的学习 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 对机械类专业来说是比较重要的必修课。 其主要任务是 引导 学生应用工程力学的理论和分析方法 ,去 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培养学生 分析 、 计算能力 ,以提高学生的工程素质。 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学习本课程,应能较完整的理解本课程的基本内容,掌握 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达到下列基本要求。 1.掌握 各类常见约束的性质,对简单的物体系统能熟练的取分离体并画出受力图。 2.了解 力、力矩、力偶的概念和性质, 掌握 力的投影和平面问题中力对点的矩 的计算。 3.掌握 平面任意力系的简化 方法 和简化结果,能计算平面任意力系的主矢和主矩。 具备应用 平面任意力系的平衡方程求解简单物体系统的平衡问题 的能力。 4. 了解平面任意力系的简化, 了解用 空间任意力系的平衡条件求解简单的空间 物系平衡问题的方法。 掌握 简单组合图形的形心 的计算方法。 5. 理解滑动摩擦的概念和摩擦力的特征, 了解 摩擦角和 自锁的概念。 具备解决 考虑滑动摩擦 的简单物体系统的平衡问题 的能力。 了解 滚 动摩擦。 6.掌握 描述点的运动的矢 量 法、直角坐标法和 自然 坐标法。 具备 建立做平面曲线运动的点的运动方程 及 求 解 点的运动轨迹 、 速度 、 加速度 的能力。 7. 熟悉刚体平动和定轴转动的特征,能熟练的求解定轴转动刚体的角速度、角加速度及 刚 体内各点的速度和加速度。 8. 理解点的合成运动的概念, 掌握 应用点的速度合成定理求解有关速度问题 的方法。 能求解牵连运动为平移时的点的加速度问题,了解牵连运动为 定轴 转动时点的加速度合成定理及科氏加速度的概念和计算 方法。 9. 熟悉刚体平面运动的特征 , 能熟练的应用基点法、瞬心法和速度投影 定理 进行速度分析和计算 , 能用基点法求解有关加速度的问题 ,具备 对简单的平面机构进行运动分析 的能力。 10. 能建立简单情况下质点的运动微分方程,能求其积分。 11. 掌握动力学普遍定理及相应的守恒定 律。 理解和计算动力学的基本物理量(动量、动量矩、动能、冲量和功等。 ), 具备 综合应用 动力学普遍定理 求解 工程中常见 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