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领指南--中国白领成功实录-人力资源综合(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短短 12 年的发展历史中,仅百万富翁和千万富翁就有 100多位。 吾乡吾民 在人们还在争论富裕与社会主义的关系,刚刚开始认识到致富光荣的 80年代初,已先富起来的蒋锡培渐渐把金钱看淡,而把目光更多投射到事业与社会上去。 有一件事他永远无法忘怀。 在公共汽车上, 一位老汉气冲冲地对他泄愤: 范道这鬼地方,欠了我几百块钱,不知跑了多少趟,就是要不到。 有人还想我把女儿嫁到范道来,哼,没门 人穷志短,家贫气弱。 是自己的故乡贫弱,又怎么能怪人家看不起呢﹖ 蒋锡培在思索,怎样才能带领乡亲们富裕起来呢﹖ 1990年,范道乡党委书记来到蒋锡培的家中。 他对蒋锡培说: 范道乡穷,农民太苦了,你能不能在开发区办企业,帮乡亲们致富。 27岁的蒋锡培点点头,二话没说,拿出 180万元积蓄,领着 28个青年好友,征地 3亩,在范道乡创办了范道电工塑料厂 远东集团的前身。 如今 ,远东集团已发展成为拥有 12亿元资产,员工 2100余名,有 12家全资或控股公司,以生产经营电线电缆为主业,涉及新材料、医药、投资、证券和管理咨询等领域的大型民营股份制企业集团。 算一算,远东有 5%的职工已经变成 有钱人。 远东工业总产值目前已占范道镇工农业总产值的 70%,上缴国家税收占镇财政收入的 60%。 无锡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周建军对蒋锡培带动家乡人致富的行为印象深刻。 进退十年中 一个农民出身的企业家,操持着远东经过四次 脱胎换骨 ,最终蜕变成一个现代化、多元化的民企集团。 它的机制转换几乎伴 随了企业跨跃式发展的每一个阶段: 1992年,他把民营企业改制为乡办集体企业; 1995年,适应当时改革形势的需要,远东又被改制为股份合作制企业; 1997年,与中国华能集团公司等四大国企实行强强联合,组建了既有国家股、集体股,也有员工股的混合所有制企业,解决了制约公司发展的瓶颈;不久前,公司又实行了第四次改制,组建了现在的民营股份制企业集团。 蒋锡培说,没有第一次改制,就不可能用最短的时间完成企业的原始积累;没有第二次改制,就不可能迅速实现资本的扩张;没有第三次改制,同样就不可能短期达到企业规模裂变的目的; 没有第四次改制,远东集团就不可能全面完善法人治理结构,进一步构筑市场化运作的发展平台。 蒋锡培的思路很清晰,每一步也走得无怨无悔: 每个机遇擦身而过时,都得把握住,因为我的起点低,哪一班车都误不得。 蒋锡培的步伐还要往前迈,他力争赶上国际化的列车。 20xx年,远东集团受让了上市公司青海三普药业 27%的股权,跨地区进入新产业领域。 就在来北京参加十六大的前几天,他还赶往青海,最后敲定并购事宜。 今年,蒋锡培和一家美国公司谈判,要引进替代钢材的合成材料生产专利,面向世界销售产品。 穷当家 的最高奖赏 蒋锡培从没忘记自己是农民的儿子,长相敦厚的他不喜多言,但他对企业的爱是深沉的。 他总是每天很早就到厂区,这儿转转,那儿看看,和早到的员工们随便打个招呼。 走在厂区里,偶尔看到一个香烟屁股,他也一定会俯身拾起,扔进垃圾筒里。 这个年轻的总裁平时吃饭非常简单,要是没有业务应酬,他就在食堂里和职工们一起吃工作餐。 有人说蒋锡培 抠门 ,是亿元企业的穷当家。 这话其实也不无道理。 可是,有一次,蒋锡培聘请香港经济专家来公司讲学,一天的讲课费为 2万元。 这与蒋锡培一贯的 穷当家 形象大相径庭。 有 人打趣他: 花这么多钱听一堂课,是不是有些过分﹖ 蒋锡培笑着说: 有些单位请流行歌手还要几万几十万,我邀请的是知名教授,相比下来,超值了。 蒋锡培高考落榜后,挤出时间,自学获得了本科学历,又读完了中国社会科学院的工商管理硕士研究生。 在他的带动下,远东形成了 学习是一种最高奖赏 的观念。 而这种文化的氛围又是需要民主来保证的。 蒋锡培看重的是赏罚分明,公正、公平、公开的机制。 党办和工会办书记周照荣是蒋锡培诚聘来的 老书记。 老书记 对厂里的事像对自家的事那样熟悉: 我们集团从进厂门开始,哪个地 方都不准抽烟的。 我还记得,一位副总因为陪客人抽了烟,被罚了 100元;蒋总的侄子,因为出差,耽误了交工作小结,被罚了 500块。 这可都得在厂门口贴公示出来的。 蒋总自己还罚自己呢,一般就得上万吧。 锡培的爱人陈晓芬在计划财务处工作,曾经因为一笔账,罚了 5000元。 她觉得冤枉,和锡培两天没说话。 哈哈 „„ 老书记 像在谈自家的孩子,笑呵呵的。 天下英雄尽入我彀 记者碰见了虞正明,他是蒋锡培从上海电缆研究所挖过来的高级工程师。 虞正明今年70岁,西装笔挺,皮鞋锃亮,衣冠楚楚,风度翩翩。 他对记者说: 我向 来在生活上不马马虎虎。 10年前,锡培领我到范道,那时只有一溜平房。 我住下来,别的都好说,最难受的是没有抽水厕所。 我的一位挚友来参观,我不好意思让他在厂里方便,就领他到乡政府机关去,结果才知道整个范道都只有茅坑。 1998年 9月 26日, 67岁的虞正明获得了远东颁给他的 杰出贡献终身奖。 自这年起,他除每月领取工资外,还可以终身每年领取 5万元奖金。 与此同时,公司还重奖了有杰出贡献的 10位工程技术人员。 这个时候的虞正明,站在领奖台上,激动地说: 远东就是我的家,我愿把自己的全部余热和才智奉献给远东这片 热土 „„ 清华大学毕业的卞华舵, 5年前在当大学教师时,在咨询和培训界颇有名气,被蒋锡培请到远东讲了一天课,两人相见恨晚, 卞老师 便成了 卞总 ,当了集团的副总经理。 1998年初,远东新招来几位大学生,他们一住进房间,觉得冷,又赶上回家过春节没钱,就联名上书蒋锡培,说了一通 饥寒交迫的气话。 蒋锡培把他们召集起来,说: 我也算在岗读完大学本科,有了硕士学位,但有不少地方,不如你们学得扎实,远东对你们是求才若渴的。 你们从校门出来进厂门,这个厂依然是所学校,我就是大家的班长,今天开会什么都不谈,就是 解决 饥寒交迫。 蒋锡培要求工会三天之内为学生们买齐棉衣棉被,预付工资让他们回家过年。 学生们的火气顿消。 股份回购之后,远东建立起集团化构架,成立了新的江苏远东集团有限公司,进一步明晰了产权制度,实现了从家族管理到管理家族的转变。 蒋锡培对家族制有这样的看法:现代企业的成败兴衰不完全在于它是否是家族企业,而在于它的价值观、企业文化及经营机制。 中国民营企业的家族制度是到了需要改革的时候了,因为家族企业只有社会化才能现代化。 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家族成员的智慧和能力将会日显不足,必须向社会招贤纳士, 并引进先进的管理模式,企业才能真正走上规范化、制度化、现代化的轨道。 于是,蒋锡培把 人才工程 列入与生产、销售并重的大事,制定了人才开发计划,通过各种渠道引进人才。 今天,集团里 11个 总 字号人物中,已有 8个 外来的和尚 ,在财务、技术和生产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次报道得到远东集团企划部的大力支持,在此表示感谢。 每天早晨 7点半,是远东集团雷打不动的晨会。 蒋锡培站在办公室的队列里,与 2100名职工一道背诵: 我是一名远东人。 我充满自信。 我将战胜恐惧,征服忧虑,抛弃借口。 我 拥有无限的能量,我有明确的目标,我不再害怕挫折和失败。 今天的我必然超过昨天的我,明天的我必然超过今天的我。 我心中充满着爱 „„ 朗朗之声传向天空,余音袅袅 „„ “烈马 ”车建新 本报记者刘雪梅常州报道 只有第一 ,是中国红星家具集团董事长兼总裁车建新永远的人生指标。 自信、好胜和快乐,伴随他在奋斗历程中飞奔。 16年前的深秋,江苏常州市金坛县农村里,一个瘦瘦的小木匠,凭着借来的 600元钱, 冒着寒风,怀着一个遥远的梦想,埋头打着一套家具,走上了他一生创业的起点。 16年后的深秋,当记者见到这个 当年的 小木匠 时,他已身家过 7亿,是拥有 52万平方米、全国连锁的 12家家具装饰材料大市场的红星集团董事长兼总裁。 他就是车建新,此刻,他的目光很深邃 梦想已经实现,新的坐标等待他去定位。 在位于常州红星家具城二楼的办公室里, 38岁的车建新语速极快地聊起他的成长经历,言语中不时有灵光闪现,让人为之心动。 听到他的 故事 的人们,都会觉得他的每一步都像命里注定了似的,走得那样的顺理成章,走得那样的无可挑剔。 谈及成功,车建新呵呵一笑: 美国有句名言:只要你想,就永远不会太远。 小木匠的创业传奇 车建新以前在办公室大门口树了一尊高大的鲁班像。 每天上班,或工作间隙,他会站在塑像前凝思良久。 车建新自评不是一个 好学生。 初中还没毕业,他就已经满脑子想着赚钱的事儿了。 12岁的他背着小小行囊,独自悄悄踏上进城的小路。 为了生存,他拜了一位木匠为师,聪明的建新很快学会了划线、选料和配料的功夫,一转身,他居然开始带徒弟。 这让师傅很是吃惊。 车建新把徒弟交给师傅带,而他自己则走街串巷揽活回来干。 一个十来岁的孩子,就这样把自己投入了浩瀚无边的社会。 一个多月过去了,车建新还没揽到一桩活,一个人坐在街边,漫 无目的地四处张望,失落极了。 吃了许多闭门羹之后,他终于拿到了第一张家具图纸 是给一家综合市场的老板做组合家具。 他借来 巨款 ,赊来材料,照着商店里家具的样式,和师傅徒弟们没日没夜地开始打造。 他一生中第一套搬进市场的家具,很快就卖了出去,还小赚一笔。 1984年, 20岁的车建新和他的八九个徒弟一起 满师。 对他而言,最重要的不是在木匠活上要有多出色,而是站在一个更高处,组织一批能做好木匠活的人,为一个共同的目标一齐努力。 小小年纪,已经领悟到 资源的合理配置 的道理,他的头脑里有了最初的经营意识。 由于质量过硬,车建新他们打出的家具受到人们的欢迎,图纸越接越多,小作坊的生意越来越红火,每天要干十六七个小时,累得直不起腰。 夜深人静或独处时,看着凌乱的小作坊,他问自己:现在自己这样拼命,到六七十岁做不动了,怎么办呢。 于是,车建新把这间小作坊扩成了木器厂。 到 1988年,他又不满足了。 他在后院打家具的同时,把前院开辟成小店面,创办了家具门市部,开始了原始的自产自销。 打工的小木匠,摇身变成了小老板,成就感与日俱增。 实现理想的过程,就是不断超越的过程, 每当我感觉到又超越自我时,新的更大的理想又会产生。 1991年初,车建新创办了红星家具城。 红星家具城 不仅是常州第一家家具专营店,而且它里面销售的已不只是红星自己的产品,还包括诸如 光明 、 华丰 等国内知名家具品牌的产品。 车建新成功地完成了从生产者到流通者的转变, 红星 开始赚取大笔利润,积累丰厚的原始资本。 抱负先于能力 红星集团之所以有今天的成绩,是 39。 以目标拉动发展 39。 ;就我个人来说,那就是理想在拉动我兴趣与好胜的每一天。 回想从前,车建新不失自豪。 车建新的理念是 抱负先于能力。 他始终觉得,体育比赛上夺冠,靠的就是 战胜他人的好胜心。 真正高明的教练,他要培养运动员的不光是技能,更重要的是他的好胜心。 他还深深地记得,那些日子里,每当夜晚凑合着睡在房顶上瑟瑟发抖时,他心里始终记着母亲 一位普通的农村妇女 对自己说过的两句话: 吃西北风也要到门口去吃 , 算计不好一世穷。 车建新懂得,不吃苦,就没有好日子过;不巧干,就做不了大事。 1994年,红星率先成立了江苏省首家家具集团,开创了中国家具业向集团化的连锁经营方向发展的新道路。 1996年,他毅然淘汰了过去已经熟稔的经营模式,迅速转为家具装饰连锁大市场的模式,构 筑大市场,发展大流通,为中国家居市场的革命作出了开创性的贡献。 在兴建上海和无锡两地的美凯龙大卖场时,车建新故意将经营场地选在世界 500强的麦德龙和欧倍德的旁边。 有人说,这不是 关公面前耍大刀 ,自取其辱吗。 可是在车建新的字典里,就没有 妄自菲薄 这个词,只有 第一。 以小搏大 是他的 杀手锏 ,反正自己也是从小字辈一点一点做起来的,每一次 不知天高地厚 都让他更高更强。 他的信条是 世界上最难的事情,也是用最简单的办法解决的。 而且,与强手为邻,反而更激发了他的竞争感,让他兴奋,这就像驯马,跑第 一的马往往是匹烈马,假如你能驾驭它,你就是第一,当然,你付出的代价也最多。 好胜心是人的一种健康的欲望,它让人精神上得到满足感。 好胜心一旦减弱,优秀的人也会变得平庸。 车建新这般解释自己的行为。 别人说我是象棋里的车马炮性格,哈哈。 概括得不错呀。 他自己分析说,我姓车,属马,性格像炮。 车是开拓前进的象征,有一种动力的暗示, 39。 车到山前必有路嘛 39。 马呢,是甘于付出的动物,也是善于奔腾的动物,比如童年记忆中所崇拜的三国时赵子龙的战马,就始终在我心中奔腾,让我充满激情和斗志。 我们红星可以说是在运 动中发展起来的,世界的经济和国家的经济不也在运动中发展吗。 说到我的脾气,很直很急,确实像一门炮,可我觉得这样很好。 我总是直截了当地表明自己的观点,不转弯抹角,不掩饰自己的爱憎,现在不是提倡诚信经商吗。 直爽、诚实太重要了。 这一番话,车建新的豪爽不失儒雅、诚恳不失精明,给记者留下很深的印象。 随快乐与自信飞翔 车建新说自己一直都是这样自信和快乐。 他认真地解说道:快乐时,人会分泌出一种脑内吗啡,使人兴奋有创造力。 对于这一点,车建新总会记起这样一个故事:从前,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