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医院门诊大楼改扩建项目立项可研报告内容摘要:

历年极端最高气温 ℃ 历年极端最低气温 15℃ 全年无霜期平均为 210240 天 年日照小时 18002300 小时 年平均降雨量 948 毫米 主导风向以西北风为主 ,东北风次之 平均风速为 最大 风速为 26m/s 建筑材料 水泥 项目区内建有一定规模水泥厂 ,其品种 级到 级 ,可提供充足的水泥供应 ,且质量有保障。 砂 ,石 ,石灰 项目区内有充足的河砂 ,可提供合格的碎石和石灰。 草坪 ,树苗 项目区内有园林生产基地 ,可满足用量要求。 市政条件 供水 项目区域有完善的供水系统 ,可就近引入。 雨水、污水排放 项目区域有完善的雨、污水系统 ,可就近排出。 电信、广电 项目区内有较完善的电信、广电设施 ,本项目拟申请相关电信和广电部门解决。 供电 本项目由广水市城市供电电网保障供电。 第五章 工程设计方案 设计思想 以人为本、崇尚合理、节约、清晰的原则 ,采用人体尺度 ,心理感觉和行为规律为依据 ,在追求全明设计、直接采光的同时 ,兼顾舒适性、功能性、便利性于一体 ,力图创造端庄、亲切、简洁的现代医院新形象。 同时 ,充分利用医院既有条件和资源 ,做到节约投资、方便诊疗、服务患者、关心医护人 员。 主要规范、规程及规定 《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 GBJ14090(1997 年版 ) 《综合医院建筑标准》 《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设计规范》 GB503332020 《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准》 GB502232020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500092020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02020 《建筑结构抗震设计规范》 GB500112020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JGJ32020 《砌体结构设计 规范》 GB500032020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500072020 《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 GB501082020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4595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 GB500842020 《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 GBJ14090(1997 年局部修订 )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 GB500152020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GB501892020 其余现行的国家和地方规范、规程和规定。 门诊大楼设计方案 设计原则 ,在组织交通流向时注意病人、医护人员、洁净物品及污染物品等各交通互不干扰 ,方便快捷。 、通风、排水等措施使其符合国家队医院建筑的卫生标准要求。 、核磁污染等采取有效手段进行控制。 、色彩、光线、室内外景况设计等手段 ,创造一个方便使用而又亲切温暖的环境。 平面设计方案 为了合理利用医院现有资源 ,减少投资 ,洁净通道靠近医院中心供应室布置 ,住院部入口设在医技楼附近。 按照医院功能要求 ,组织合理的交通流程 ,做到洁污分流、医患分流、人物分流、人车分流等互不干扰的交通路线。 一层 :中部为门诊大楼大厅 (含中心药房、收费挂号室和服务台等 ),门诊大厅东侧为急救中心系统 ,西侧布置放射室 ,建筑面积 2250?。 二层 :东部为外科门诊 ,中部为检验室 ,西侧为妇科诊室及产房 ,建筑面积 2250?。 三层 :设置心超室、内科诊室和儿科诊室 ,建筑面积 1000?。 四层 :设 置病理室和内窥镜室 ,建设面积 1000?。 五层 :为重症监护室 ICU和中央供应室 ,走廊为 IV级洁净走廊 ,设置主任办公室、医生办公室、护士办公室、器械室、打包室、无菌包装室、男女淋浴室、监控中心、会议室、休息室、值班室及医护人员专用入口等 ,建筑面积 1000?。 六层至九层 :为各科室住院病房 ,每层病区东侧和西侧为病房区 ,设置病房 10 间。 两侧病房区之间设置护士站、医生办公室、主任办公室、医护人员休息室和处置室、配药室、器械室、备餐室、开水房等辅助功能用房 ,建筑面积 1000?。 十层 :为手术 室 ,设置 8 台手术室和复苏房、石膏房污物房等辅助功能用房 ,另外设置有换车缓冲区和家属等候区。 走廊为 IV 级无菌走廊 ,手术室又分为Ⅲ级手术室 6 间、 IV 级手术室 2 间 (其中 1 间为骨科手术室 )。 按照各种手术的洁净程度的要求分为绝对无菌、和相对无菌手术室区 ,绝对无菌区采用空气层流净化。 在平面布局上采用洁、污走廊模式。 建筑面积 1000?。 不同科室对于护理单元有不同的功能要求 , 但归纳护理单元的共性还是病员与医务人员二个功能区域。 每层一个护理单元 ,护理站设置在楼层中央 ,从护 士站可以直接观察到每一间病房 ,这种平面布局使护理工作高效、便捷、安全。 医护人员从专业工作电梯直接进入工作区 ,通过更衣间更衣后即可进行医护工作 ,医护工作区相对独立 ,避免了互相干扰。 门诊大楼大厅是本大楼医院人员最密集亦最共众的场所 ,同时又是本大楼多种流线的交叉点。 大厅设计为二层高的空间 ,既自然通风采光。 又淡化严峻冷淡的传统医院形象 ,并留有足够的面积 ,使病员有一个充足的空间 ,合理安排大厅的各种功能 ,从而有效地对人流进行必要的组织和疏导。 结构设计方案 基本风压 :,取设计基准期为 100年的基本风压。 基本雪压 : 抗震设防烈度为 6度 ,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 ,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 本工程建筑结构的安全等级为二级 ,设计使用年限为 50 年 ,建筑抗震设防类别为一类建筑。 结构造型 本项目主楼地上十层 ,高度约 45m。 建筑平面呈一字形 ,总建筑面积 12500m2。 本建筑拟采用全现浇框架结构。 基础类型和永久性坡的设计根据工程地质勘察报告确定 ,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 ,做到尽可能地经济。 建筑节能设计 采用大型玻璃墙 ,外墙小窗分隔方式。 既符合使用要求。 也满足建筑节能要求。 对外墙做法的具体要求如下 :采用 200 加气混凝土砖。 外窗采用中空玻璃。 外墙及热桥采用保温砂浆保温。 立面设计 在满足门诊用房各功能需求和协调医院内及周边环境的前提下拟设计为现代式的建筑造型。 按照形式追随功能的理念 ,力求新颖、典雅、简洁、轻巧。 外墙面依据医院特点 ,以白色 为外墙主要颜色 ,适当配以深色加以点缀。 运用铝板、局部的玻璃幕墙等不同材料相搭配的方式来装饰外观 ,使建筑达到轻快明朗的效果 ,以显示建筑的质感。 建筑层高 :本项目主楼地上十层 ,高度约 45m。 内部交通设计 医院建筑的功能组织中 ,内部人流交通组织是极其重要的环节。 在门诊大楼入口处左右两侧设置三部电梯 ,其中东端为公用电梯二部 ,以方便患者前来就诊、治疗和病房探视。 在西端设一部电梯 ,以方便医生出入和医疗污物处置 ,做到功能分区合理 ,洁污路线分流 ,避免或减少交叉感染 ,形成一个目标明确、流 线清晰、联系迅速、医患分流、各自领域不被穿越的良好医疗环境。 公用辅助工程 给水 生活用水量预测见表 51。 表 51 建筑物的用水量表 用水对象 用水量标准 用水单位数 每日用水时间 (小时 ) 最高日用水量m3 平均小时用水量 (m3/h) 医务人员 病房 300L/d 100 床 24 30 医务人员 250L/d 220 人 8 55 门诊 15L/人次 2020 8 30 其他用水量 按以上 15%计 合计 注 :其它用水量包括管道泄漏水量、浇洒绿地水量、冲洗地面水量、洗车及其其他未可见用水量等。 综上所述 ,本建筑物总的最大日生活用水量约为 (不包括空调补水量 ) 消火栓系统用水量 :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