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及物质循环内容摘要:
,假如能量传递效率为 10%, 则一只鹰的生活空间至少是 ( ) A. 5 103 m2 B. 5 104 m2 C. 125 m2 D. 625 m2 解析:选 A。 此题相当于已知食蚜蝇的量求至多增加鹰的量 , 只不过以生活范围来反映所具有的能量大小。 因此鹰所需生活空间至少为 (1247。 10%247。 10%247。 10%) 5 m2= 5000 m2。 物质循环的过程、特点 1. 物质循环的各种形式范围 水 碳 硫 氮 循环形式 水蒸气、液态水 CO 有机物 水 碳 硫 氮 循环过程 蒸腾作用、吸收作用、降水 光合作用、细胞呼吸、燃烧作用、分解者分解 吸收作用、分解者分解、燃烧作用 固氮作用、硝化作用、反硝化作用、吸收作用、燃烧作用、分解者分解 吸收方式 简单扩散 简单扩散 简单扩散、主动运输 主动运输 :碳循环是生物圈基本的物质循环之一 , 其循环过程如图: (1)碳的存在形式: ① 碳在无机环境中的存在形式是 CO2和碳酸盐。 ② 碳在生物群落中存在形式是有机物。 ③ 碳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是以 CO2的形式进行循环的。 (2)大气中的碳元素进入生物群落 , 是通过植物的光合作用。 (3)大气中 CO2的来源有三个:一是分解者的分解作用;二是动植物的细胞呼吸;三是化石燃料的燃烧。 (4)碳元素在生物群落中的传递 , 主要靠食物链和食物网 , 传递形式为有机物。 (5)碳在无机环境与生物群落之间传递时 , 只有生产者与无机环境之间的传递是相互的 ,其他各成分之间的传递都是单向的。 (6)一些进行化能合成作用的生物也可将CO2转变为有机物进入生物群落。 由此 , 碳循环过程可以归纳为: 3. 物质循环的特点 (1)全球性:物质循环的范围是生物圈 , 而不是局域性的生态系统。 因此 , 把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又叫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 可简称生物地化循环。 (2)反复利用 、 循环流动:物质循环 , 既然称为 “ 循环 ” , 就不像能量流动那样逐级递减 、 单向流动 , 而是可以在无机环境与生物群落之间反复利用 、 循环流动。 如图是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的简明示意图 , 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例 3 (1)A过程是 ________的 ________作用 , 具体包括 ________和 ________两种类型。 (2)图中缺少的一个重要箭头是 _________。 (3)与 A过程本质相同的有 ________过程 (用图中字母填写 )。 (4)碳在无机环境中以 _______的形式存在 ,而在无机环境与生物群落之间以 ______的形式进行循环。 碳循环始终与 ______结合在一起进行。 (5)由于全球变暖造成的极端气候正在越来越频繁发生。 根据世界气象组织的最新报告 ,今年的气温在有记录以来的高温年份榜上排名第 10;北冰洋海冰数量降至历史新低。 面对气候变化, 2020年 11月 28日~ 12月 9日举行的德班世界气候大会也许真的是人类最后的机会了。 为了防止 CO2在大气中含量的上升 ,可采取哪些措施。 (至少两条 )___________。 【 解析 】 碳元素在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之间的循环 ,离不开生产者 (主要是绿色植物 )。 首先通过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被合成为有机物进入植物体内,再通过食物链流入各级消费者体内,最后再流入分解者,被分解成CO2释放到大气中,同时各种生物的呼吸作用也产生 CO2,直接回到大气中。 另外,人 们目前常用的能源,如石油、天然气、煤等化石燃料燃烧时释放的 CO2等气体也直接排到大气中。 要使大气中 CO2浓度不再上升,采取的措施中应有加大吸收 CO2和减少 CO2排放等。 【 答案 】 (1)分解者 分解 无氧呼吸 有氧呼吸 (2)从大气中的 CO2库到绿色植物 (3)BCD (4)CO2和碳酸盐 CO2 能量流动 (5)① 植树造林 , 加大对 CO2的吸收; ② 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 , 进而减少 CO2的排放 , 开发新能源 【 探规寻律 】 两种物质循环的比较 比较项目 碳循环 氮循环 进入生态系统的途径 植物等的光合作用,某些细菌的化能合成作用 植物对矿质元素的吸收,固氮微生物的固氮作用 进入生态系统的形式 CO2 返回无机自然界的形式 CO2 返回途径 分解者分解、生物的呼吸作用、化石燃料的燃烧 分解者分解、细菌 (包括硝化细菌和亚硝化细菌 )的代谢 变式训练 2. 下图为农田生态系统中氮循环过程示意图 ,请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完成 Ⅰ 过程生物的同化作用方式是 _____,异化作用方式是 _____, Ⅱ 过程表示的是______作用 , 参与此过程的生物有 ______。 (2)氮元素在生物圈中循环的物质形式有_______。 农田生态系统物质循环不同于自然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是 _。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及物质循环
相关推荐
( 4) 三种食物链能否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同时存在,为什么。 学习 探究区 绿色植物 草食 捕食 捕食 活的动植物 寄生 寄生 动植物残骸 真菌 细菌 动物 腐生 答案 可能同时存在,也可能有所侧重,相互配合,以保证能量在生态系统内的流动与传输。 本课时栏目开关 知识 储备区 学习 探究区 自我 检测区 小贴士 (1) 食物网中同一种生物在不同的食物 链中可以占有不同的营养级
(2)该小石块的质量为 克,体积是 厘米 3,密度是 克 /厘米 3。 一、压力 定义: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 方向: 与接触面垂直且指向被压物体 想想压力和重力有什么区别。 如图物重 GA=8N,力 F=15N,问 :物体 A对接触面 MN的压力是多少。 A 图 1 M N A 图 2 F M N A 图 3 F M N F压 =GA=8N F压 =GA+F=23N F压 =FGA=5N A
、 排水、 防火、防护设施以及降低噪音的要求。 18 第十四章 道路交通设施 第 四 十 八 条 城市道路 (一) 城市道路包括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和支路。 (二) 城市道路及广场用地面积宜占城市建设用地面积的 8%~ 15%。 计算道路面积时,道路两侧绿化带及道路内宽度在 8 米以上的道路绿化用地不计入在内。 (三)道路交叉口视距 三角形道路切角距离 控制 (具体数值参照表 6)。 第 四
C中, AB=AC, ∠ C=2 ∠ A, DE垂直平分 AB交 AC于点 D,交 AB于点 E ,求证: AD=BC。 A E B C D 沿等边三角形 ABC的三条对称轴对折,设对称轴的交点为 O,如图: 你能发现 OA、 OB、 OC有什么大小关系。 并证明你的结论。 如果三角形的边长为 ,求 OA的长度 . A B C O 2 3A B A C B C A B C O D 设三城市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