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内容摘要:
,以劳动为尺度获得的收入 联 系 按劳分配收入一定是劳动所得 应用示例 1: 下列收入属于按劳分配所得的是 ( ) A.投资股票的风险收入 B.国有企业职工的奖金和津贴 C.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所得 D.外资企业职工的工资收入 解析: A、 D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 C属于按个体劳动成果分配。 答案: B 精讲阐释 比较三个 “ 为什么 ” 和三个区别 (1)三个 “ 为什么 ” : ① 为什么要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 第一 , 因为公有制为主体;第二 , 是实现共同富裕的保证。 ② 为什么要实行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一是由生产力的多层次性决定的;二是由多种所有制决定的;三是由市场经济决定的; ③ 为什么要实行按生产要素分配。 市场经济决定。 市场经济条件下要调动各种生产要素的积极性 , 必然要求按生产要素分配。 (2)三个区别: ① 社会主义性质的分配和非社会主义性质的分配。 社会主义性质分配是指按劳分配;非社会主义性质分配包括按个体劳动成果分配 、 按生产要素分配。 ② 按劳分配和按劳动要素分配的区别:第一 , 存在的范围不同。 前者存在于公有制经济中 , 后者存在于私营经济和外资经济中。 第二 , 性质不同。 前者是社会主义性质分配 , 后者是非社会主义性质分配。 ③ 合法的劳动收入和合法的非劳动收入。 合法的劳动收入:按劳分配 、 按个体劳动成果分配 、 按劳动要素分配。 合法的非劳动收入:按土地要素分配 、 按资本要素分配 、 按技术要素分配 、 按管理要素分配 、 按信息要素分配等。 应用示例 2: 在现实生活中,不同国有企业的职工,付出相同的劳动,但获得的劳动报酬却可能有相当大的差别。 这说明 ( ) A.按劳分配只是一个抽象的原则,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存在的 B.按劳分配的实现程度是与企业的性质联系在一起的 C.按劳分配的实行只有经过一个漫长过程,才能实现劳动者收入均等地获取报酬 D.按劳分配的实现程度是与企业的效益联系在一起的 解析: A、 C本身说法错误 , B与题意无关 , 不同国有企业的职工 , 付出相同的劳动 , 劳动报酬有差别的主要原因是企业的效益有差别。 答案: D 关注央。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本资源仅提供20页预览,下载后可查看全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相关推荐
排列及排列数(苏教版)
bad bca bcd bda bdc cab cad cba cbd cda cdb dab dac dba dbc dca dcb 排列的定义: 从 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 m(m≤n)个元素,按照一定的顺序排成一列,叫做从 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 m个元素的一个排列。 练习:写出从五个元素 a、 b、 c、 d、 e中任取 2个元素的所有排列。 排列数的定义: 从 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
排列,组合问题的解答策略
, 2, 3, … 10的10盏路灯,现要关掉其中 3盏,但不能同时关掉相邻的 2盏或 3盏,也不能关掉两端的路灯,则满足要求的关灯方法有几种。 例 19:在一块并排 10垄的田地中,选择 2垄分别种植 A,B两种作物,每种作物种植一垄,为有利于作物生长,要求 A,B两种作物间隔不小于 6垄,则不同的选垄方法有多少种。 例 20( 1) 4男 3女排成一排,男
按机会的大小排序[下学期]华师大版
; (6)摸出的球颜色为蓝色、黑色或绿色; 警示误区: 生活中的事件发生的机会有大有小,这是些机会的大小可用一个数 a来表示,其中 0 171。 a 171。 1 谁是谁非 1、投篮时有可能命中,有可能落空,因此命中的机会始终是 50%。 2、盒子中装有水果糖、牛奶糖、巧克力三种零食,随手拿出一颗 恰好是巧克力的机会是 1/3。 3、将一枚普通硬币抛 10次,可能有 3次正面朝上,也可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