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美国内容摘要:
: ③ 新的起点: 凯恩斯主义,国家对经济的直接干预。 尽量避免采用国有化形式 ,力图保持资本主义的自由企业制度,同时,建立起社会救济和保障体系。 开创了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的新模式 (三 )罗斯福新政 的影响 ★ 经济上: 使美国经济逐渐走出低谷,渡过难 关;社会保障体系的初步建立。 ★ 政治上: 一定程度缓和了美国的社会矛盾, 避免走上法西斯的道路。 ★ 制度创新: 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 式,美国经济进入垄断组织 和国家政权相结合的体制。 ★ 影响深远: 资本主义世界迎来国家垄断 资本主义的时期。 新政的实质: 罗斯福新政实际上是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即加强国家对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干预,使美国政府承担起保障经济稳定和发展的责任。 罗斯福其实影响是非常大的,在某种意义上,有人说, 他挽救了市场经济。 就是说,市场经济不是没有毛病,出了一些毛病,在 30年代的时候,他引进了一些新政,然后使市场经济又回到了一个比较健康发展的轨道。 富兰克林 罗斯福的 “ 新政 ” 开创了市场经济的新模式。 在这种模式中,市场规律这只 “ 看不见的手 ” 和政府干预这只 “ 看得见的手 ” 联合起来,共同影响经济,市场作用和政府作用同时得以发挥。 ——《 大国崛起 》 解说词 “社会主义也有 市场调节 ,资本主义也有 计划控制。 ......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 等于资本主义, 社会主义也有市 场。 计划和市场 都是经济手段 ” ——1992年 邓小平 罗斯福新政为什么能够取得成功。 世界经济霸主的地位与雄厚的 经济实力 ,使罗斯福政府有能力干预国家经济。 独立战争以来形成的 民主传统 为其成功实施提供了强有力的政治保障。 借鉴了当时社会主义苏联 计划经济 的成功经验。 罗斯福总统 个人的因素。 罗斯福新政是在面临资本主义工业社会全面来临的时代,在传统的自由放任政策再也不能适应生产力巨大发展的时候开辟的一条新的发展道路。 他从金融、工业、农业、社会救济等方面主要是解决: A 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 B 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矛盾 C 市场与计划的矛盾 D 供给与需求的矛盾 下列选项与罗斯福新政相吻合的思想主张是: A. “ 政府的唯一职能是创造便于私营企业有利发展的条件 ” B. “ 政府直接插手干预私营企业的自由是最可怕的事情 ” C. “ 我们(政府)所寻求的只是我们经济制度的平衡 ” D. “ 只要大企业得到繁荣,失业者最终也会得到好处 ” 罗斯福说: “ 低收入的工人是我们人数最多的消费集团,可是今天他们却无法维持像样的生活水准,不能购买食品、衣服和其他必需品以保持我们的工厂和农场充分运转。 ” 为此,罗斯福新政采取了: A 整顿银行,统制货币 B 调节农业生产 C 降低生活用品价格 D 以工代赈,规定最低工资标准 1935年,美国政府颁布 “ 银行法 ” ,规定拥有 100万美元以上资金的银行必须加入联邦储备银行,实行存款保险。 其初衷在于: A.维护公民利益,缓和社会矛盾 B.吸收社会存款,拉动内部需求 C.保障银行信用,刺激经济恢复 D.加强中央集权,维护社会稳定 罗斯福在 1932年 4月的一次全国广播讲话中说: “ 在这个不幸的时代,我们要制订出一些计划来,把希望重新寄托在那些压在经济金字塔底层、被人遗忘了的人们的身上。 ” 对这段话理解错误的是: ①放弃资本主义自由经济制度 ②国家干预经济的思想形成 ③希望依靠社会底层渡过危机 ④开始关注对困难民众的救助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英国 法国 德国 日本 人们在废墟中开始战后重建 【 思考 1】 面临着战后的重建,假如你是资本主义国家的领导人,你认为怎样才能尽快恢复经济呢。 ( 1)调整政策 ( 2)发展科技 【 思考 2】 在调整政策方面,你认为有哪些成功经验和理论可以借鉴呢。 罗斯福新政;凯恩斯主义 第 2课时 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课程标准 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美国等国为例,分析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考纲要求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命题热点 中西经济运行机制的比较,在发展经济过程中的相互借鉴,相互学习。 战后资本主义的 新变化 (一 )经济政策: (二 )社会政策: (三 )产业结构: (四 )增长模式: 建立“福利国家” 第三产业兴起 “新经济”出现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 一、经济政策: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理论: 凯恩斯主义 发展: 二战后 —20世纪 70年代初 (黄金时期 ) 特征: 国家干预经济 实质: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开始: 罗斯福新政 调整: 20世纪 70年代及以后 (实行 “ 混合经济 ” ) 探究:有人说:凯恩斯不仅是 “ 战后繁荣之父 ” ,也是 “ 战后滞胀之母 ”。 你怎样理解这句话。 (如何评价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 (1) 在一定程度上避免生产的盲目性 ,是 资本主义国家 20世纪 50至 70年代经 济高速发展的重要原因。 (2) 国有企业普遍经营不善、效益低下。 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资本主义的基本 矛盾 , 有时加剧矛盾的发展。 (97年金融危机、美国 01年经济衰退、 当 前美国的经济危机 )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达国家的经济被称为 “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 这表明: A.垄断资本日益排挤中小企业潮流 B.国有企业占主导地位 C.国家对经济的控制加强 D.私人经济依附于国家 “ 世界上没有免费的午餐 ” 这句名言出自美国著名经济学家米尔顿 •费里德曼之口,他从 20世纪 50年代后期开始创立 “ 货币主义 ”理论,大力主张 “ 自由市场经济 ” ,公开与凯恩斯主义唱反调。 1976年他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 费里德曼的 “ 货币理论 ” : A 与亚当 •斯密的 “ 自由主义 ” 主张完全一致 B 指导了二战后西方国家对经济的大力干预 C 是在美国政府倡导第三条道路进行经济改革后提出的 D 促使一些国家减少政府干预并取。高一历史美国
相关推荐
, 防止过度的开发活动诱发和加剧对自然环境的破坏 , 注重协调社会经济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 • 修建水库会对自然地理环境产生诸多影响。 请根据图中提供的线索,完成下列问题。 • (1)修建水库 , 形成人工湖泊 , 会对地理环境要素产生影响。 A、 B、 C、 D、 E分别代表影响的结果 , 它们的含义分别是: • A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 •
速度大小一定相等 B.不管人如何走动,在任意时刻两者的速度总是方向相反, 大小与它们的质量成反比 C.人走到船尾不再走动,船则继续运动 D. 人走到船尾不在走动 ,船则停止运动 L 变式一 :求上题中船后退的距离。 变式二 :有质量分别为 m1和 m2的甲、乙两人(已知 m1m2),站在质量为 M长为 L的小船上的左右两端,两人同时相向而行,直到两人互换位置时,求船经过的距离。 L 甲 乙 例
B超、 X光检测、 CT检测、人体力学与体育运动、温室效应、厄尔尼诺现象 …… 物理学也是一门实验科学,也是一门崇尚理性、重视逻辑推理的。 在物理学研究中形成的研究成果和方法被应用于自然科学的各个领域。 极大的推动了 科学、技术和社会的发展,促进了物质生产的繁荣与人类文明的进步。 物理学 交通工具与物理学 由于交通工具的缺乏,古人大部分活动只能在陆地上进行,出现“天圆地方”等学说 1 2 3 4
主义改造运动。 到一九五五年夏季,农业生产合作社已由一九五四年春季的十万个增加到六十五万个;加入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农户,已由一百八十万户增加到一千六百九十万户,约占全国农户的百分之十五。 运动的发展是不平衡的。 在老解放区的许多地方,由于农民有更丰富的斗争经验和多年的互助组基础,合作化运动已具有广大的群众规模。 其中,华北各省,如山西加入合作社的农户已达到百分之四十一,河北已达到百分之三十五
据材料归纳雕版印刷术的不足是什么。 宋初,最艰巨的雕版工程是太祖开宝四年( 971)于成都开始版印全部 《 大藏经 》 ,计 1076部, 5048卷,历时 12年才雕印成功,雕版有 13万块。 三费:费时、费力、费钱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 对比活字印刷与雕版印刷,毕升活字印刷术的创新“新”在哪里。 具有什么优点 ? 三省: 省时、省力、省钱 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