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内容摘要:

优先发展的战略 地位和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 坚持教育的 社会主义方向 从基本 国情出发 ; 教育必须为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服务。 扫盲教育: 概况: ( 1) 1950年,全国工农教育工作会议,决定以识字教育 为主, “ 开展识字教育,逐步减少文盲 ” ; ( 2)扫盲写入 1982年宪法; ( 3) 1993年 《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 提出 20世纪末扫盲目标; 成就: 2020年,我国实现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目标,共扫除文盲 2亿多人,摘掉了 “ 文盲大国 ” 的帽子。 意义: 提高国民素质,有利于社会主义建设 (三) 现代中国教育概况、成就、意义 (三) 现代中国教育概况、成就、意义 义务教育: 概况: ( 1) 1986年,全国人大六届四次会议通过了 《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 ( 2) 90年代以来,党和政府进一步把教育事业摆在优先发展的地位, 1995年提出了 “ 科教兴国 ” 的战略。 义务教育成为其中的重要环节。 ( 3)为解决偏远贫困地区教育困难,国家实施了 “ 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 ” ,中国青少年基金会发起 “ 希望工程 ”。 成就: 2020年 1月 1日,我国实现了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 意义: 标志我国教育发展到新阶段;有利于提高国民素质 (三) 现代中国教育概况、成就、意义 高等教育: 概况: ( 1)建国后 ——文革前 建国初 :照搬苏联模式; 1958年 “ 大跃进 ” 时: “ 教育大革命 ” 1961年按八字方针 开始调整,高等教育进入稳步发展轨道。 ( 2)文革时期: 遭到严重破坏 表现:停招;批斗专家、教授; “ 读书无用 ” ( 3)文革后: 1977年恢复高考; 80年代后,迅速发展 表现:招生增;资源配置、专业结构渐合理、学位制度建立等 成就: 2020年 1月 1日,我国实现了比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 意义: 标志我国教育发展到新阶段。 (四)教育与科技与现代化建设的关系 • 发展 教育 为科学研究 提供人才 ; 科学和教育的发展 是现代化建设的 基础。 • 科技进步,经济繁荣和社会发展都离不开教育,要 优先发展教育。 • 把发展 教育 看成实现现代化的 关键环节。 (五)当代教育面临挑战的原因和对策 面临挑战的原因: 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竞争日益激烈的国际背景下,只有提高劳动者的综合素质和培养大批人才,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才能迎接国际竞争的挑战。 对策 : ( 1)首先是基础教育放在更加重要的战略地位。 ( 2)推动高等教育持续发展 ( 3)加大对西部地区教育发展的力度。 三、“双百”方针及贯彻过程中的经验教训 • “双百”方针 提出 贯彻 活力初。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