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技术实践内容摘要:
, C 项正确; 当相对分子质量不同的蛋白质通过凝胶时,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的蛋白质容易进入凝胶内部的通道,路程较长,移动速度较慢,后洗脱出来, D 项错误。 答案 D 高考模拟 提能训练 返回 高考模拟 1 2 3 4 5 2 . ( 2 0 1 1 海南卷, 30) 许多植物含有 天然香料,如薄荷叶中含有薄荷油。 现用薄荷叶提取薄荷油。 回答问题: ( 1 ) 薄荷油是挥发性物质,提取薄荷油时应选用 ( 鲜、干 ) 薄荷叶作原料,其原因是。 ( 2 ) 用萃取法提取薄荷油时,采用的溶剂 是 ,原理是。 高考模拟 提能训练 返回 高考模拟 1 2 3 4 5 ( 3 ) 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薄荷油时,在油水混合物中加入氯化钠的作用是。 常用于分离油层和水层的器皿是。 分离出的油层中加入无水硫酸钠的作用是 ,除去固体硫酸钠的常用方法是。 高考模拟 提能训练 返回 高考模拟 1 2 3 4 5 解析 ( 1 ) 薄荷油挥发性强,薄荷叶在干燥过程中,薄荷油因挥发含量降低。 ( 2 ) 因薄荷油易溶于石油醚、酒精等有机溶剂,故用萃取法提取薄荷油时,采用的溶剂为有机溶剂。 (3) 向通过水蒸气蒸馏得到的油水混合物中加入 NaCl 后,增加水的密度,就会出现油水分层现象。 常用分液漏斗将水、油分离。 向分离出的油层中加无水 Na 2 SO 4 的作用是除去少量的水,用过滤的方法除去薄荷油中的 Na 2 SO 4。 高考模拟 提能训练 返回 高考模拟 1 2 3 4 5 答案 ( 1 ) 鲜 鲜叶比干叶的薄荷油含量高 ( 2 ) 有机溶剂 薄荷油易溶于有机溶剂,而不溶于水 (3) 增加水层的密度,有利于油层和水层的分离 分液漏斗 除去少量的水 过滤 高考模拟 提能训练 返回 高考模拟 1 2 3 4 5 3. ( 2020 山东卷, 34) 胡萝卜素是一种常用的食用色素,可分别从胡萝卜或产胡萝卜素的微生物菌体中提取获得,流程如下: ( 1) 筛选产胡萝卜素的酵母菌 R 时,可选用 或平板划线法接种。 采用平板划线法接种时需先灼烧接种环,其目的是。 高考模拟 提能训练 返回 高考模拟 1 2 3 4 5 ( 2 ) 培养酵母菌 R 时,培养基中的蔗糖和硝酸盐可分别为酵母菌 R 的生长提供 和。 ( 3 ) 从胡萝卜中提取胡萝卜素时,干燥过程应控制好温度和 以防止胡萝卜素的分解;萃取过程中宜采用 方式加热以防止温度过高;萃取液浓缩前需进行过滤,其目的是。 ( 4 ) 纸层析法可用于鉴定所提取的胡萝卜素。 鉴定过程中需用胡萝卜素标准品作为。 高考模拟 提能训练 返回 高考模拟 1 2 3 4 5 解析 ( 1 ) 接种微生物的方法主要是涂抹平板法和平板划线法,接种过程为了避免其他杂菌的污染,要做无菌操作,所以接种前需对接种环进行灭菌。 ( 2 ) 蔗糖主要提供碳源,当然也可以作为能源物质,硝酸盐含氮元素,可提供氮源。 3 温度过高、干燥时间过长会导致胡萝卜素分解;由于萃取剂往往有挥发性,直接加热时挥发出来的有机溶剂遇明火易爆炸;萃取后需将原料中不溶于萃取剂的成分滤去。 ( 4 ) 提取出来的胡萝卜素往往不是纯的,用胡萝卜素标 准品主要起一个对照的作用。 高考模拟 提能训练 返回 高考模拟 1 2 3 4 5 答案 ( 1 ) 涂抹平板法 杀灭接种 环上的微生物 ( 2 ) 碳源 氮源 ( 3 ) 干燥时间 水浴加热 滤去萃取后的不溶物 ( 4 ) ( 实验 ) 对照 高考模拟 提能训练 返回 高考模拟 1 2 3 4 5 4 . 血清蛋白电泳时通常用 pH 为 8 . 6 的缓冲液,此时各种蛋白质带有的电荷为 ( ) A . 清蛋白带正电荷,其他球蛋白带负电荷 B . 清蛋白带负电荷,其他球蛋白带正电荷 C . 清蛋白与其他球蛋白均带负电荷 D . 清蛋白与其他球蛋白均带正电荷 模 拟 题 组 高考模拟 提能训练 返回 高考模拟 1 2 3 4 5 解析 pH 为 的缓冲液既能维持血清蛋白的生物活性,又能使血清中各种蛋白质带同一种电荷 — 负电荷,这样在负极端点样,它们都向正极 移动,根据移动速度不同达到分离目的。 答案 C 高考模拟 提能训练 返回 高考模拟 1 2 3 4 5 5. 在遗传病及刑侦破案中常需要对样品 DNA 进行分析, P CR 技术能快速扩增 DNA 片段,在几个小时内复制出上百万份的 DNA 拷贝,有效地解决了因为样品中 DNA 含量太低而难以对样品进行分析研究的问题。 据图回答相关问题: a 链 5 ′ - G - G „„ T - C - 3 ′ 5 ′ - G - G - OH( 引物 Ⅰ ) b 链 3 ′ - C - C „„ A - G - 5 ′ ( 引物 Ⅱ ) 94 ℃↓ 5 ′ - G - G „„ T - C - 3 ′ 3 ′ - C - C „„ A - G - 5 ′ 40 ~ 60 ℃↓ 5 ′ - G - G - OH 5 ′ - G - G „„ T - C - 3 ′ 3 ′ - C - C „„ A - G - 5 ′ 72 ℃↓ 高考模拟 提能训练 返回 高考模拟 1 2 3 4 5 ( 1) 在相应的横线上写出引物 Ⅱ ,并在复性这一步骤中将引物 Ⅱ置于合适的位置。 ( 2) 在相应的横线上写出循环一次后生成的 DNA 分子。 ( 3) 若将作为原料的四种脱氧核苷酸用32P 标记,请分析循环一次后生成的 DNA 分子的特点是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循环 n 次后生成的 DN A 分子中不含放射性的单链占总单链的比例为 ________。 ( 4) P CR 反应过程的前提条件是 ____________ , P CR 技术利用DNA 的 ________________ 原理解决了这个问题。 ( 5) 在对样品 DNA 进行分析的过程中发现, DNA 掺杂着一些组蛋白,要去除这些组蛋白可加入的物质是 ______ ____。 高考模拟 提能训练 返回 高考模拟 1 2 3 4 5 ( 1) 在相应的横线上写出引物 Ⅱ ,并在复性这一步骤中将引物 Ⅱ置于合适的位置。 ( 2) 在相应的横线上写出循环一次后生成的 DNA 分子。 ( 3) 若将作为原料的四种脱氧核苷酸用32P 标记,请分析循环一次后生成的 DNA 分子的特点是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循环 n 次后生成的 DN A 分子中不含放射性的单链占总单链的比例为 ________。 ( 4) P CR 反应过程的前提条件是 ____________ , P CR 技术利用DNA 的 ________________ 原理解决了这个问题。 ( 5) 在对样品 DNA 进行分析的过程中发现, DNA 掺杂着一些组蛋白,要去除这些组蛋白可加入的物质是 ______ ____。 高考模拟 提能训练 返回 高考模拟 1 2 3 4 5 解析 (1 )D N A 聚合酶不能从头开始合成 DNA ,只能从 3 ′ 端延伸D N A 链,所以引物就提供了 3 ′ 端,子链延伸方向 5 ′ → 3 ′ ,引物 Ⅰ 与 b 链部分碱基互补,引物 Ⅱ 则与 a 链部分碱基互补,且连接到 a 链的 3 ′ 端,故引物 Ⅱ 的结构为 5 ′ — G — A — OH ,复性结果为: HO — A — G — 5 ′ 5 ′ — G — G „„ T — C — 3 ′ (2 ) 经过一次循环后,产生的两个 DNA 分子分别含有引物 Ⅰ 和引物 Ⅱ。 高考模拟 提能训练 返回 高考模拟 1 2 3 4 5 解析 ( 3 ) 由于作为原料的四种脱氧核苷酸被32P 标记,所以新合成的子链均含有放射性,一次循环后的两个 DNA 各有一条链含32P ,若复制 n 次,产生子链共 2n 2 ,其中只有亲本的两条母链不含32P ,则其所占比例为 2 /( 2 n 2 ) = 1/ 2n。 ( 4) D N A 复制是以两条母链为模板,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进行的。 因此,首先要解旋,使两条母链碱基暴露出来,才能按照碱基互补配对的原则把相应的核苷酸一个个地连接起来。 D N A 分子在 80 ~ 100 ℃ 的温度范围内变性,双链解开成单链,当温度慢慢降低时,双能重新结合形成双链。 ( 5 ) 本题考查了 DNA 中杂质蛋白质的去除,利用酶的专一性,应加入蛋白酶。 高考模拟 提能训练 返回 高考模拟 1 2 3 4。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技术实践
本资源仅提供20页预览,下载后可查看全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相关推荐
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
义。 评价: ⑴总路线反映了广大人民迫切要求改变经济落后的愿望。 ⑵但违背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 ⑶主观愿望是好的,但客观实际不一定能实现。 1.“大跃进 ” 是怎么回事。 人民公社化是怎么回事。 主要标志: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 河南信阳郊外的土高炉群 为使钢产量翻一番,全国各地共组织 9000万人上山找矿建小高炉,用土法炼钢。 到年底,产量指标完成,但有 300万吨钢无法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