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内容摘要:
因素: ( 1)实践经验: ①炼丹制药;②冶金实践:广泛使用木炭 ( 2)知识积累: ①春秋战国时期,制作火药的原料硫磺、硝石已经为人们所熟知。 ② 《 神农本草经 》 中,硫磺、硝石都被列为重要的药材,对炭、硫、硝三种物质性能的认识,为火药的发明准备了条件。 ③东晋葛洪的 《 抱朴子 仙药 》 中已提到 “ 火药 ” 2.火药的应用 (1)唐末至宋初的战争中,已经开始使用火药箭、火炮。 (2)北宋时除了火药箭外,还发明了火炮、火球、火蒺藜; 《 武经总要 》 记录了当时多种火药配方。 (3)明朝时创造了早期的自动爆炸的地雷、水雷和定时炸弹,这些火药武器在当时都是世界上最先进的。 3.影响: ( 1)改变人类作战的方式:冷兵器时代进入热兵器时代 ( 2)对欧洲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成为资产阶级战胜封建势力的重要武器。 火药的起源与炼丹术有着密切的关系 ,是 唐代炼丹士 在炼丹时无意中配制出来,至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 • 中国 古代的练丹家 最早发明了火药,到 唐末 ,火药开始应用于军事。 宋元 时期各民族政权之间战争不断发生,火药在军事上的应用更为广泛,技术也得到进一步发展。 火药传至欧洲后,经欧洲人的进一步改进,使得冷兵器时代首先在欧洲结束了。 先进的西方火药 不仅使欧洲封建贵族走向衰落,而且成了西欧资产阶级开拓殖民地的有力武器。 元代火药铳 火 药 (四)印刷术的进步 1.进步历程: ( 1)隋唐:雕版印刷术的发明 868《 金刚经 》 ( 2)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①发明:北宋毕升创造了活字印刷技术,印刷史上的一大革命。 ②作用:节省了雕版的费用,提高了印刷效率,以经济、方便的形式推进了文化的传播。 ( 3)活字印刷术的改进: ①元代王祯成功创制木活字,又发明了转轮排字盘; ②明代中期,铜活字在江苏无锡、苏州、南京等地得到较多应用。 2.印刷术对欧洲产生的影响 (1)推动了印刷术的进步: 14世纪末欧洲出现了木版雕印的印刷品; 1450年前后,德国出现了受中国活字印刷术影响而制成的金属活字,用以印刷书籍。 (2)推动了社会进步:为欧洲走出黑暗的中世纪以及文艺复兴运动的出现准备了条件。 堆积如山的雕版 • 隋唐时期 中国即盛行 雕版印刷, 《 金刚经 》 卷子是唐代雕版印品中的精美之作。 • 到 北宋 年间,雕版工 毕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 ,极大推进了中国的文化事业发展。 后来传播到东亚、西亚、欧洲等地,。高三历史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
相关推荐
) 近期 , 福建省对从事 个体经营且符合条件的高校毕业生给予免收行 政事业性收费 、 税收优惠 、 小额担保贷款和贴 息等政策扶持。 这表明 ( ) 解析 材料主旨在于说明政府对自主创业的高校毕业生给予多方面的政府扶持,因此 C项当选。 A、B项不符合题意;职业选择时,个人兴趣专长只是依据之一,还应考虑社会需求等因素, D项说法片面。 答案 C 命题角度 2 如何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iMiMMMuvvv dd提高速度的途径 : 提高气体 喷射速度 u; 增大 Mi /Mf ( 受限制 ) , 采用多级火箭 ,终速度为 设火箭质量比 fi MMN , 火箭增加的速度为 Nuvv if ln 332211 lnlnln NuNuNuv20 火箭体对喷射的气体的推力: tdddd mutvuvm ])[(【 思考 】 自由空间火箭质量随时间变化 ,
甲烷 C.一定没有乙烷 解析: 依题意,两种烃的平均分子组成为 ,故混合气 体中一定有 CH4,由于平均氢原子数为 4,因而另一烃的氢原子 数为 4。 答案: A C 【 例 3】 (2020 嘉兴统考 )下列有机分子中,所有的原子不可能 处于同一平面的是 ( ) A. CH2=CH2 =CHCH=CH2 C. CH2=CHCN =C(CH3)CH=CH2 解析: A是乙烯,所有的原子都共面;
质与 类似 , 可以发生 、 和 等。 • 烯烃 使酸性 KMnO4溶液退色。 乙烯 加成 氧化 加聚 能 • 2. 乙炔和炔烃 • (1)乙炔的分子组成和结构 • 乙炔的分子式为 , 电子式为 , 结构式为 • 结构简式为 , 分子构型为 , (填 “ 极性 ”或 “ 非极性 ” )分子 , 键角 180176。 C2H2 H—C≡C—H CH≡CH 直线形分子 非极性 •(2)乙炔的物理性质
固态物质吸热后不经过液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 利用某些物质具有升华的特性,将这种物质和其它受热不升华的物质分离开来,例如加热使碘升华,来分离 I2和 SiO2的混合物。 1渗析 利用半透膜(如膀胱膜、羊皮纸、玻璃纸等),使胶体跟混在其中的分子、离子分离的方法。 常用渗析的方法来提纯、精制胶体溶液。 以提纯 Fe(OH)3 胶体为例,说明如何证明胶体中已无杂质。 取烧杯中的少量溶液加入到一个试管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