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化学化学实验课件内容摘要:
固态物质吸热后不经过液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 利用某些物质具有升华的特性,将这种物质和其它受热不升华的物质分离开来,例如加热使碘升华,来分离 I2和 SiO2的混合物。 1渗析 利用半透膜(如膀胱膜、羊皮纸、玻璃纸等),使胶体跟混在其中的分子、离子分离的方法。 常用渗析的方法来提纯、精制胶体溶液。 以提纯 Fe(OH)3 胶体为例,说明如何证明胶体中已无杂质。 取烧杯中的少量溶液加入到一个试管中,再加入用 HNO3酸化的 AgNO3溶液, 若无白色沉淀生成,说明杂质已除尽。 1盐析 某些物质在加入无机盐时,其溶解度降低而析出或凝聚。 1洗气 将杂质气体溶解于水、溶液或反应除去。 例 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将浓硝酸保存在无色玻璃瓶中 B、用镊子取出白磷并置于水中切割 C、把氯酸钾制氧气的残渣倒入垃圾桶 D、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先加热再通氢气 B 例 在实验室中可按如图所示装置来干燥、收集气体 R,多余 气体 R可用水吸收,则 R是( ) A. HCl B. Cl2 C. CO D. NH3 D 例 下列不需要水浴加热的是( ) D 例 某试管装有约占其容积 1/10的溶液,溶液的体积是( ) lmL 3mL 因为。 题目并没有指明试管的大小规格 例 下列实验问题处理方法正确的是( ) A、制氧气时排水法收集氧气后出现倒吸现象,应立即停止加热 B、在气体发生装置上直接点燃乙炔气体时,不需先检验乙炔气体的纯度 C、白磷在空气中易自燃,用剩的白磷可溶解于 CS2后倒入垃圾箱 D、在实验中不慎将手划破,应立即用浓 FeCl3溶液止血 E、取一小片 pH试纸放在玻璃片上用蒸馏水润湿,用玻璃棒蘸取 NaOH溶液,点在 pH试纸的中部,测得溶液 pH为 D ( ) ( ) ( ) 如图所示, A、 B、 C是中学化学实验中常见的几种使用分液漏斗的装置图。 请从①~⑩选出必须使用分液漏斗的实验,把编号填入最适宜的装置图A~ C下面的括号中 ①酒精和浓硫酸混合加热制乙烯 ②浓盐酸和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制氯气 ③分离苯和硝基苯的混合物 ④用氯化钠和浓硫酸加热制取氯化氢 ⑤浓硫酸跟亚硫酸钠制二氧化硫 ⑥用浓硝酸跟铜反应制二氧化氮 ⑦用饱和亚硝酸钠溶液跟饱和氯化铵溶液共热制氮气 ⑧用电石跟水反应制乙炔 ⑨分离乙酸和乙醇的混合物 ⑩从溴水中用苯提取溴单质 第五讲 常见气体的制取 一、气体发生装置 气体发生装置的设计原则: 根据反应物质的状态和反应条件 气体发生装置的基本类型 : A、固体 +固体 → 气体(加热) B、固体 +液体 → 气体(不加热) C、固(液)液反应物(加热) 试管 导管 酒精灯 铁架台 注意事项: ( 1) 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 ( 2) 试管夹夹在试管的中上部 ( 3) 药品应平铺于试管底部 ( 4) 导管不宜伸入试管过长 ( 5) 实验开始时先检验装置的 气密性 (如何检验。 ) ( 6) 加热时,先预热且应用外焰加热 固体 +固体 → 气体(加热) 该装置可用于制备 O NH3和 CH4 224242 OM n OM n OKK M n O 23 322 2 OK C lK C l O M n O 4323 CHCONaN a O HC O O N aCH C a O启普 发生器 简易 装置 注意事项: (1)启普发生器只适用于块状固体 与 液体 在 不加热条件下制取难溶于水的气体如 CO H2S、 H2(不可用于制 C2H2) (2)简易装置则适用于固体与液体在不加热下制取气的反应 (3)操作时应注意: H2S时应在通风橱中 , H2S剧毒 固液反应物 (不加热) 图 2 图 3 图 4 图 5 图 6 常见装置 启普发生器的拓展与延伸 启普发生器原理式反应器的设计 可用于制备 H O H2S、 NO2和 C2H2 2222 22 2 OOHOH M n OOHCOC a C lH C lC a C O 2223 2 SHF e S OSOHF e S 2442 22222 )(2 HCOHCaOHC a C 2442 HZ n S OSOHZn注意事项: ( 1) 检验装置的气密性 ( 2) 加热时要预热,受热均匀 ( 3) 加热液体的混合物时要 加 碎瓷片 ,防暴沸 ( 4) 制乙烯时浓硫酸与乙醇可先混合,故不必用分液漏斗,换成温度计控制反应温度 固(液)液反应物(加热) 液体 分液漏斗 固体 圆底烧瓶 石棉网 常见装置 可用于制备 Cl HCl、 SO NO和 C2H4 OHHCOHHC SOH 24252 42 170C OHNONOCuH N OCu 2233 42)(3)(83 稀OHClKClM nC lH ClK M nOOHClM nC lH ClM nO222422228522)(1622)(4 浓浓饱和食盐水 浓硫酸 思考:实验室如何制取纯净的氯气。 二、收集装置 气体收集装置的设计原则: 根据气体的溶解性或密度 装置类型 排水法 向上排气法 向下排气法 示意图 气体性质 难溶或微溶于水的气体 密度大于空 气的气体 密度小于空气的气体 实例 H2,O2,NO, C2H2,N2,CO CO2,Cl2,HCl H2,NH3, CH4 收集装置拓展与延伸 图 24 图 25 图 26 气体净化装置的设计原则: 根据净化药品的状态和净化条件 三、净化装置 酸 、 碱性 据气体的 氧化 、 还原性 气体的酸碱性 干燥剂的酸碱性 保持一致 气体的干燥 ( 1) 、选择原则 ①气体在被干燥的过程中要不能被减少 ②不要引入新的杂质。 ( 2) 、选择方法 干燥剂 选择 干燥剂状态 干燥装置 酸性干燥剂 (如:浓硫酸、 P2O硅胶等)不能用来干燥 碱性气体; 碱性干燥剂 (如碱石灰 、 生石灰 、 固体 NaOH等 )不能用来 干燥酸性气体如 Cl2。 有氧化性的干燥剂 ( 如浓硫酸 ) 不能干燥有还原性气 体 ( 如 H2S、 HI等 )。 ( 3) 、常见干燥剂 常见干燥剂及使用装置 液态干燥剂 固态干燥剂 装 置 常见干燥剂 可干燥 气体 不可干燥 气体 → → 浓硫酸 无水 CaCl2 碱石灰 H2,O2, Cl2, SO2, CO, N2, CH4 O2,Cl2,HCl,SO2, H2, CO,N2,CH4 H2,O2, N2, CH4, NH3 H2S NH3, HBr, HI, C2H4 HX,H2S,SO2,CO2,NO2, Cl2 NH3 气体的净化 所选用的吸收剂只能吸收气体中的杂质,而不能与被提纯的气体反应。 一般情况下: ①易溶于水的气体杂质可用水来吸收; ②酸性杂质可用碱性物质吸收; ③碱性杂质可用酸性物质吸收; ④水分可用干燥剂来吸收; ⑤能与杂质反应生成沉淀(或可溶物)的物质也可作为吸收剂。 常见的吸收剂和被吸收气体(见下表) 吸收剂 被吸收气体 浓 H2SO4 NH水蒸气 碱石灰 CO2及其他酸性气体、 水蒸气 NaOH溶液 CO Cl SO2 溴水 C2H C2H2 Cu网,加热 O2 CuSO4溶液 H2S 洗气瓶 进气管应 “ 长进 短出 ” 干燥管 应 大口 方向进 气, 小口 方向 出气 液体试剂 固体试剂 固体试剂需加热 c d 燃烧法 如 CH C2H C2H H CO等。 碱液吸收法 如 Cl H2S、 CO SO NO NO等。 水溶解法 如 HCl、 NH3等。 四、除尾气装置 袋装储存法 CO、 H CH4等 思考: 分析右图装置有哪些作用。 净化气体 收集气体(密度比空气大) 排水集气法收集气体 收集气体(密度比空气小) 五、气体性质实验装置 ( 1)常温反应装置 ( 2)加热反应装置 ( 3)冷却装置 ( 4)、排水量气装置 六、装置气密性检查 方法:如右图将导管出口插入水中,用手掌或热毛巾焐容积大的部位,看水中的管口是否有气泡逸出, 过一会儿移开焐的手掌或毛巾,观察浸入水中的导管末端有无水上升形成水柱。 若焐时有气泡溢出,移开焐的手掌或毛巾,有水柱形成,说明装置不漏气。 方法:关闭分液漏斗活塞,将将导气管插入烧杯中水中,用酒精灯微热园底烧瓶,若导管末端产生气泡,停止微热,有水柱形成,说明装置不漏气。 方法:关闭导气管活塞,从漏斗上口注入水,待漏斗下口完全浸没于水中后,继续加入适量水到漏斗球体高度约 1/2处,做好水位记号 静置几分钟,水位下降的说明漏气,不下降的说明不漏气。 方法:关闭 K,把干燥管下端深度浸入水中(图 B所示),使干燥管内液体面低于烧杯中水的液面,静置一段时间,若液面差不变小,表明气密性良好。 方法:关闭导气管活塞,从 U型管的一侧注入水,待 U型管两侧出现较大的高度差为止, 静置几分钟,两侧高度差缩小的说明漏气,不缩小的说明不漏气。 A B C D 方法:向 B、 D中加水使导管口浸没在水面下,关闭分液漏斗活塞,打开活塞 K,微热 A中的圆底烧瓶, D中导管有气泡冒出;停止加热,关闭活塞 K片刻后, D中导管倒吸入一段水柱, B中没入液面的导管口会产生气泡。 有这些现象说明气密性良好。 ( ) NaHCO3制 CO2 Cu与稀 HNO3反应制 NO NH4Cl与 NaOH溶液反应制 NH3 NaCl与浓 H2SO4制 HCl B 某课外活动小组欲利用右图和下列试剂制取下列 气体 : A浓硫酸 B浓盐酸 C食盐 D二氧化锰 E氯酸钾 F过氧化氢 G高锰酸钾 H浓氨水 J氢氧化钠 试用各试剂序号回答: 若要快速制备少量氧气,应选择 若要快速制备少量氯化氢,应选择。高三化学化学实验课件
相关推荐
质与 类似 , 可以发生 、 和 等。 • 烯烃 使酸性 KMnO4溶液退色。 乙烯 加成 氧化 加聚 能 • 2. 乙炔和炔烃 • (1)乙炔的分子组成和结构 • 乙炔的分子式为 , 电子式为 , 结构式为 • 结构简式为 , 分子构型为 , (填 “ 极性 ”或 “ 非极性 ” )分子 , 键角 180176。 C2H2 H—C≡C—H CH≡CH 直线形分子 非极性 •(2)乙炔的物理性质
甲烷 C.一定没有乙烷 解析: 依题意,两种烃的平均分子组成为 ,故混合气 体中一定有 CH4,由于平均氢原子数为 4,因而另一烃的氢原子 数为 4。 答案: A C 【 例 3】 (2020 嘉兴统考 )下列有机分子中,所有的原子不可能 处于同一平面的是 ( ) A. CH2=CH2 =CHCH=CH2 C. CH2=CHCN =C(CH3)CH=CH2 解析: A是乙烯,所有的原子都共面;
因素: ( 1)实践经验: ①炼丹制药;②冶金实践:广泛使用木炭 ( 2)知识积累: ①春秋战国时期,制作火药的原料硫磺、硝石已经为人们所熟知。 ② 《 神农本草经 》 中,硫磺、硝石都被列为重要的药材,对炭、硫、硝三种物质性能的认识,为火药的发明准备了条件。 ③东晋葛洪的 《 抱朴子 仙药 》 中已提到 “ 火药 ” 2.火药的应用 (1)唐末至宋初的战争中,已经开始使用火药箭、火炮。
/17 15 (5)相互间置换: 置换能力: F2Cl2Br2I2 Cl2+2Br- = Br2 + 2Cl- Cl2+2I- = I2 + 2Cl- Br2+2I- = I2 + 2Br- (I2+S2- = S + 2I- ) (卤化氢与活泼卤素间也可置换 ) 2HBr+Cl 2 =Br 2 +2HCl 2020/12/17 16 最高价含氧酸酸性 HClO4HBrO4HIO4
性质 过程矢量 过程标量 意义 力对时间的累积效果 力对位移的 累积效果 大小关系 W为零, I不一定为零。 I为零, W一定为零 思考题:比较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总冲量和总功 冲量和功的求解方法 对象为质点时的求解对策 恒力 变力 某个力 首选定义式 用平均力 用恒功率 用定理 合力 先求合力,再套定义; 用定理。 思考题:物理量正负的含义。 对象是质点时的动量定理和动能定理的比较 动量定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