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复习研讨内容摘要:

的进步作用。 ) 联合国成立的时间、原因、主要国家、宗旨、机构。 成立初期和后来所发挥的不同作用等等。 ( 2)知识发散: 三国同盟与三国协约。 世界反法西斯同盟。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北美自由贸易区。 欧洲共同体和欧盟的成立。 8.国家的分裂与统一(欧洲统一、朝鲜核问题、台湾问题) ( 1)核心知识: 欧洲统一(略)。 朝鲜核问题: 朝鲜历史重大事件回顾。 台湾问题:重在澎湖巡检司设立、郑成功收复台湾及开发台湾的主要措施、台湾府的设立、新中国成立后台海两岸对峙( 1949~ 1979年)和交流频繁( 1979年至现在)、阻碍台湾统一的主要国内和国际因素。 ( 2)知识发散: 人类使用核能的重大史实。 爱因斯坦提出的质能转换关系式。 美国试验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 二战后,原子能技术成为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标志性成就之一。 1954年,第一座核电站建成,标志核能开始为人类生产和生活服务。 9.和谐社会和和谐世界 ( 1)核心知识: 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关于建立和谐社会的思想主张。 孔子、老子、孟子、韩非子、墨子、庄子、荀子、王充、范缜、朱熹、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 中国近代思想家实现和谐发展的重要观点。 (地主阶级抵抗派、地主阶级洋务派、资产阶级维新派、资产阶级革命派、资产阶级激进的民主主义者、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等。 ) 世界近现代史中建立和谐社会的运动和主张。 (文艺复兴运动、启蒙运动、自由主义思想和自由主义运动、干预主义经济思想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思想的发展。 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 ) ( 2)知识发散: 科学发展观: 中国古代农业、手工业生产对自然的破坏。 近代外国资本主义列强对中国资源的掠夺。 新中国建立后经济发展中对自然环境的破坏。 世界近现代史对自然资源的利用和破坏。 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 中非关系和中印关系等。 10.建立法制社会 ( 1)核心知识 中国古代的法制史 中国近代的法制建设 新中国的法制和民主政治的发展 ( 2)知识发散 世界近现代史上的法制建设 宪法类: 《 权利法案 》 、 《 人权宣言 》 、 《 1787年美国宪法 》 、 1781年法国宪法。 法律类: 《 宅地法 》 、 《 民法典 》 等。 社会主义的法律文献: 苏联 1936年新宪法。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 等。 国际性法律文件: 《 国际联盟盟约 》 、 《 联合国宪章 》 、 《 大西洋宪章 》 等。 (二) 2020年、 2020年热点问题。 1.长征胜利七十周年(革命精神 —— 井冈山、延安、西柏坡精神) ( 1)核心知识 ( 2)知识发散 2.内蒙古自治区成立六十周年(民族问题) ( 1)核心知识 ( 2)知识发散 3.香港回归十周年(祖国统一) 4.周年问题 与 2020年相关的周年问题: ( 1)公元前: ( 2)公元后: 与 2020年相关的周年问题: 三、整合教材,创新专题复习 按新课标的要求,分成十个专题进行复习。 1.中外政治文明历程 2.中外历史上的重大改革 3.中国革命史中的国共两党及其相互关系、政党史 4.古代手工业及近代现代工业化 5.三农问题与新农村建设 6.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以及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 7.中外民族关系与国家统一 8.中外交往与国际关系的发展演变 9.中外科技发展、文化思想发展历程 10.中外城市化及区域经济的发展 四、科学复习,答题指导,提高得分效率 1.复习策略 ( 1)抓热点,三科教师齐努力。 ( 2)理冷点,主干知识不遗漏。 关注教材中的小字。 关注教材上的重要地图、照片、漫画等图片。 2.辅导策略 ( 1)辅: “ 提问 ” 与 “ 背书 ” 的协调 逼迫式提问,培养学生会提问。 强迫式背书,发现知识网络的疏漏。 ( 2)导:心理疏导与知识梳理 心理疏导。 配合心理教师。 知识梳理。 从不同角度纵横联系。 ( 1)审题角度 —— 规范化。 选择题:审时间、空间、人物、事件、关键限制词、答题要素。 非选择题:审主题词、按语、标点、引文、释语 材料解析题提问的三种方式及类型 ( 1)内涵式。 提示语是 “ 根据 ”。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