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化学氯课件内容摘要:

. • (2)① 从题目条件上看:浓度不同, KOH溶液是 30%, NaOH溶液是 8%;温度不同, KOH溶液需水浴加热,而 NaOH溶液却用冰水浴冷却.② “ 反应完毕经冷却后,③的试管中有大量晶体析出 ” 指明该晶体的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降低,则在 “ 溶解度-温度 ” 图象中,应为增函数曲线.③晶体与液体分离的方法应采用过滤操作. • (3)由氯气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次氯酸钠的化学方程式: Cl2+ 2NaOH===NaCl+NaClO+ H2O,改写即可. • (4)① “ H+ 使石蕊变色 ” ,溶液呈酸性石蕊应变红.②石蕊属有色有机物,褪色应考虑漂白作用,是 Cl2与水反应生成的HClO作用的结果.③持续通入 Cl2,会因Cl2溶于水中而使溶液显黄绿色. • 答案: (1)分液漏斗 B • (2)碱溶液 (或反应物 )的浓度不同,反应温度不同 M 过滤 • (3)Cl2+ 2OH- ===ClO- + Cl- + H2O • (4) 红 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的 HClO将石蕊氧化为无色物质 黄绿 继续通入的氯气溶于水使溶液呈黄绿色 • 1.某化学小组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取氯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 A.该装置图中至少存在三处明显错误 • B.该实验中收集氯气的方法不正确 • C.为了防止氯气污染空气,必须进行尾气处理 • D.在集气瓶的导管口处放一片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可以证明是否有氯气逸出 • 解析: 装置图中缺少酒精灯;缺少尾气吸收装置,因为氯气有毒,不能直接排放到空气中去;应使用分液漏斗,如果使用长颈漏斗,也应该将下端插入液面下进行液封,所以 A项正确.收集氯气采用向上排空气法,故 B项错误.氯气有毒,必须进行尾气处理,所以 C项正确.氯气有氧化性,和 KI发生反应: 2KI+ Cl2===2KCl+I2,生成的碘单质使淀粉变蓝,所以 D项正确. • 答案: B • 2.已知 KMnO4与浓盐酸在常温下反应能产生 纯净、干燥的氯气,并试验它与金属的反应.每个虚线框表示一个单元装置,其中有错误的是 ( ) • A.只有①和②处 • B.只有②处 • C.只有②和③处 • D.只有②、③、④处 • 解析: ① 是制备氯气的装置, ② 是除去氯气中氯化氢杂质的装置, ③ 是干燥装置,④ 是用于氯气与金属反应的装置.除杂时不能消耗欲保留的气体,因为氯气可与NaOH溶液反应,方程式为 : • Cl2+ 2NaOH===NaCl+ NaClO+ H2O,所以②处错误;③中进气管短,出气管却插入液面下,所以无法干燥气体也不能使气体进入④中与金属反应,所以③处错误;④是一个封闭体系,未反应的气体不断蓄积会使容器内压强过大而发生爆炸,所以④处错误. • 答案: D • 方法归纳: • ( 1)有关气体制备和性质实验,其装置 • 气体制备 → 净化 → 干燥 → 性质实验 → 尾气处理 . • ( 2)对极易溶于水的气体(如 NHHCl),在性质实验和尾气处理时要注意增加防倒吸的装置 . • 1. 氟 • (1)氟无正价,无含氧酸. • (2)氢氟酸为弱酸,剧毒,能腐蚀玻璃,保存在特制塑料瓶中. • (3)2F2+ 2H2O===4HF+ O2,因此 F2通入水溶液中首先发生此反应. • 2.溴 • (1)单质溴是深红棕色液体,溴的水溶液显橙黄色. • (2)溴易挥发,通常加水水封,不能用橡胶塞. • 3. 碘 • (1)紫黑色固体. • (2)易升华. • (3)遇淀粉变蓝. • (4)与 Fe作用时生成 FeI2. • 4.卤化银 • (1)AgF易溶于水, AgCl、 AgBr、 AgI均难溶于水,也不溶于稀硝酸,分别为白色、浅黄色、黄色,因此可用 HNO3酸化的AgNO3溶液来检验卤离子. • (2)除 AgF外, AgCl、 AgBr、 AgI均有感光性,且 AgBr感光性最好. • (3)AgI可用于人工降雨. • [例题 3] 已知常温下氯酸钾与浓盐酸反应放出氯气,现按下图进行卤素的性质实验.玻璃管内装有分别滴有不同溶液的白色棉球,反应一段时间后,对图中指定部位颜色描述正确的是 ( ) ① ② ③ ④ A 黄绿色 橙色 蓝色 白色 B 无色 橙色 紫色 白色 C 黄绿色 橙色 蓝色 无色 D 黄绿色 无色 紫色 白色 • 点拨: 本题主要考查对卤素之间的相互置换、单质的颜色、 I2遇淀粉变蓝,以及 Cl2与 NaOH反应等知识的掌握情况,题目设计巧妙,是一道好题. • 解析: 由①处产生的 Cl2通过②时发生 Cl2+ 2NaBr===2NaCl+ Br2,通过③时发生Cl2+ 2KI===2KCl+ I2,通过④时发生 Cl2+ 2NaOH===NaCl+ NaClO+ H2O,因Cl2为黄绿色, Br2为橙色, I2遇淀粉变蓝,Cl2与 NaOH溶液反应,生成无色 NaCl、NaClO溶液,棉球仍为白色,故选 A. • 答案: A • 1.向 NaBr、 NaI、 Na2SO3的混合溶液中通入一定量氯气后,将溶液蒸干并充分灼烧,得到固体剩余物质的组成可能是 ( ) • A. NaCl Na2SO4 • B. NaCl NaBr Na2SO4 • C. NaCl Na2SO4 I2 • D。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