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化学碳硅及其化合物内容摘要:
( ) 典例精析 变式 1 向 MgSO4和 Al2(SO4)3的混合溶液中 , 逐滴加入NaOH溶液。 下列图象中 , 能正确表示上述反应的是 (横坐标表示加入 NaOH溶液的体积 , 纵坐标表示反应生成沉淀的质量 ) ( ) A 典例精析 【 解析 】 向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 NaOH溶液 , NaOH溶液先后与 Al2(SO4)3溶液 、 MgSO4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铝 、氢氧化镁沉淀 , 当沉淀达到最多时 , 继续加入的 NaOH溶液将氢氧化铝沉淀溶解 , 但氢氧化镁不能与过量的NaOH溶液反应 , 所以应该沉淀的量先增加后减少 , 最后不变 , 故只有 A符合题意。 典例精析 【 例 2】 “温室效应 ” 是全球关注的环境问题之一。 CO2是目前大气中含量最高的一种温室气体。 因此 , 控制和治理CO2是解决温室效应的有效途径。 (1)下列措施中,有利于降低大气中 CO2浓度的有:。 (填字母 ) ,增大植被面积 、风能 abcd 植物能吸收二氧化碳,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采用节能技术、利用太阳能、风能都能减少化石燃料使用,减少二氧化碳的产生。 典例精析 (2)将 CO2转化成有机物可有效实现碳循环。 CO2转化成 有机物的例子很多,如: a. 6CO2+6H2O C6H12O6+6O2 b. CO2+3H2 CH3OH+H2O c. CO2+CH4 CH3COOH d. 2CO2+6H2 +4H2O 以上反应中,最节能的是 ,原子利用率最高 的是。 光合作用 催化剂 △ 催化剂 △催化剂 △ CH2CH2a c 不需要加热的反应即最节能;反应物所有原子全部 进入目标产物时,原子利 用率最高 【 例 2】 “温室效应 ” 是全球关注的环境问题之一。 CO2是目前大气中含量最高的一种温室气体。 因此 , 控制和治理CO2是解决温室效应的有效途径。 典例精析 (3)文献报道某课题组利用 CO2催化氢化制甲烷的研究过程如下: 【 例 2】 “温室效应 ” 是全球关注的环境问题之一。 CO2是目前大气中含量最高的一种温室气体。 因此 , 控制和治理CO2是解决温室效应的有效途径。 典例精析 反应结束后 , 气体中检测到 CH4和 H2, 滤液中检测到HCOOH, 固体中检测到镍粉和 Fe3O4。 CH HCOOH、 H2的产量和镍粉用量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仅改变镍粉用量 , 其他条件不变 ): 图中可知 , Ni粉越多 , 最后剩余甲酸越少 , 生成的氢气也越少 , 说明Ni粉是两个反应的催化剂。 当镍粉用量从 1 mmol增加到 10 mmol,甲烷的量越来越多 , 表明催化剂对反应Ⅱ 更加有效 典例精析 研究人员根据实验结果得出结论: HCOOH是 CO2转化为 CH4的中间体,即: CO2 HCOOH CH4 Ⅰ Ⅱ ① 写出产生 H2的反应方程式 ② 由图可知,镍粉是。 (填字母 ) Ⅰ 的催化剂 Ⅱ 的催化剂 Ⅰ 、 Ⅱ 的催化剂 c3Fe+4H2O Fe3O4+2H2 300℃ 典例精析 研究人员根据实验结果得出结论: HCOOH是 CO2转化为 CH4的中间体,即: CO2 HCOOH CH4 Ⅰ Ⅱ ③ 当镍粉用量从 1 mmol增加到 10 mmol,反应速率的变化情况是。 (填字母 ) Ⅰ 的速率增加,反应 Ⅱ 的速率不变 Ⅰ 的速率不变,反应 Ⅱ 的速率增加 Ⅰ 、 Ⅱ 的速率均不变 Ⅰ 、 Ⅱ 的速率均增加,且反应 Ⅰ 的速率增加得快 Ⅰ 、 Ⅱ 的速率均增加,且反应 Ⅱ 的速率增加得快 Ⅰ 的速率减小,反应 Ⅱ 的速率增加 e 【 评注 】 迅速获取图中有效信息 , 得出变化规律才能正确解题。 Ni粉增加 , 氢气量减少 , 说明水转化为甲酸的速率加快; Ni粉增加 , 甲酸量减少 , 说明甲酸转化为甲烷速率加快。 典例精析 变式 2 二氧化碳的过量排放,严重影响人类的自下而上环境,处理和利用二氧化碳是全球关注的重大问题。 (1)大气中二氧化碳增。高三化学碳硅及其化合物
相关推荐
( ) 典例精析 变式 1 向 MgSO4和 Al2(SO4)3的混合溶液中 , 逐滴加入NaOH溶液。 下列图象中 , 能正确表示上述反应的是 (横坐标表示加入 NaOH溶液的体积 , 纵坐标表示反应生成沉淀的质量 ) ( ) A 典例精析 【 解析 】 向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 NaOH溶液 , NaOH溶液先后与 Al2(SO4)3溶液 、 MgSO4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铝 、氢氧化镁沉淀 ,
析氢腐蚀 ; 析氢腐蚀 和 吸氧腐蚀 都 属于 电化学腐蚀。 结合课本 P90P91相关内容 什么是金属腐蚀。 有哪些类别。 化学腐蚀和哪些因素有关。 什么是电化学腐蚀。 有哪些类别。 分别发生哪些电极反应。 知识总结 金属阳离子 失 e 氧化反应 金属腐蚀的类型 化学腐蚀 电化腐蚀 析氢腐蚀 吸氧腐蚀 (常见普遍) 一、金属腐蚀 金属原子 金属腐蚀的本质: 金属腐蚀: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 3 ) 该同学无法断定反应中是否有氧气生成,拟使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 图中铁架台等装置已略去 )。 装置中 B 的作用是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D 的作用是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容易得到电子被还原生成。 使 H2O 电离向右移动,因此阴极 浓度增大pH。 阴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Na+、 Cl H+、 OH Cl、 OH Cl Cl2 H+ H2 OH 增大 Na+、 H+ 2Cl 2e = Cl2↑ 2H+ + 2e = H2↑ (2)避免生成物 H2和 Cl2混合 , 因为 :。 (1)避免 Cl2接触 NaOH溶液会反应 ,使产品不纯 , 反应方程式 :。 Cl2
++H2O2 2Fe2++O2↑+2H+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H2O2的氧化性比 Fe3+强,其还原性比 Fe2+弱 B.在 H2O2分解过程中,溶液的 pH逐渐下降 C.在 H2O2分解过程中, Fe2+和 Fe3+的总量保持不变 D. H2O2生产过程要严格避免混入 Fe2+ 解析 : A项,由第一个反应判断 H2O2的氧化性比 Fe3+强,由 第二个反应判断 H2O2的还原性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