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持续发展整合与评价内容摘要:

场广阔 , 可进入性强。 种茶历史悠久 , 劳动力数量和经验丰富。 ( 2 ) 邻近台湾 , 有利于经贸合作。 是著名侨乡 , 便于引进外资( 或台资 ) 与先进技术。 拥有铁路、公路和海港 , 海陆交通便利。 有国家优惠政策的支持。 劳动力和土地价格相对较低。 ( 3 ) 特点 : 城市化水平较高 , 发展速度较快。 成因 : 民营经济的发展 ( 工业化的推动 )。 微专题四 区域能源、矿产资源丰富地区的开发 [ 整合梳理 ] ( 1 ) 区域能源、矿产资源的开发条件 开发条件优劣直接影响着区域资源开发的早晚、规模及区域发展的周期。 评价区域能源、矿产资源的开发条件需要抓住以下几点 : ①资源状况 , 包括分布范围、种类、储量、质量、开采条件等。 ②市场条件。 ③位置与交通。 ( 2 ) 区域能源、矿产资源的开发与区域发展的关系 ①资源和能源影响着传统工业区发展的区位条件、工业部门特征或工业结构特征及企业规模特征。 世界和我国的传统工业区一般是在丰富的煤、铁资源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 以煤炭、钢铁、机械、化工、纺织等传统工业为主 , 以大型工业企业为轴心。 ②在能源资源或矿产资源较为丰富的区域 , 不同区域的能源资源或矿产资源的构成各不相同。 因此 , 不同区域的地理环境状况 , 对区域能源和矿产资源的开发和区域的可持续发展会有不同的影响 , 它决定着区域产业结构、发展进程和发展方向。 ( 3 ) 区域能源、矿产资源开发及资源型地区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①能源、矿产资源开发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主要包括 : a. 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 b. 破坏地表植被和土壤 ,引起水土流失和土地沙化。 c. 诱发地震、滑坡等地质灾害。 d. 对地下水的影响。 等等。 ②资源型地区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主要包括 : a. 区域资源不断减少或枯竭 , 区域空间不断加大 ,资源供给与需求出现矛盾 , 导致区域经济衰落 , 这是此类地区普遍存在的问题。 b. 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和以重化工业为主的产业结构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 c. 区域内部产业结构单一 , 导致应对市场变化困难 , 逐渐失去竞争优势。 d. 能源、资源地位下降 , 新技术革命的冲击 , 世界性重工业产品过剩导致的传统产业衰落。 e.内部经营与管理体制落后 , 技术更新缓慢 , 导致企业竞争能力降低。 等等。 ③实现能源、矿产资源丰富地区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首先 , 要提高 能源和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程度和附加值 , 做到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治理同步。 其次 , 应针对区域条件和存在问题 , 从调整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完善基础设施、提高科学技术、治理环境污染等方面制定可持续发展的具体措施。 对于烟尘 , 可通过改造设备 , 增加除尘装置做无害处理。 对于排放大量二氧化碳气体而产生的温室效应 , 应逐步改变能源消费结构 , 增加清洁能源的利用量 ,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 典例巩固 ] 读黄河流域示意图 , 回答下列问题。 ( 1 ) 黄河流域中游能源资源开发的有利条件有哪些 ? 开发利用中应注意的事项有哪些 ? ( 2 ) 黄河流域 要将能源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 在能源产业结构上应作的调整是什么 ? 【解析】 第 ( 1 ) 题 , 从市场、资源、交通等方面分析黄河流域中游能源资源开发的有利条件。 开发利用中应注意的事项一般指限制性因素 , 可从交通、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进行分析。 第 ( 2 )题 , 主要从提高利用率 ( 如延长产业链 ) 和附加值等方面分析。 【答案】 ( 1 ) 有利条件 : 种类多 , 储量大 , 开采条件好。 交通比较便利。 市场广阔。 注意事项 : 保护植被。 保持水土。 有计划地复垦。 保护生态 , 防止地面沉降、塌陷。 防治环境污染。 修建能源外运通道。 ( 2 ) 延长产业链。 发展深加工 , 提高能源产品附加值。 提供多样化能源。 一、选择题 下图为世界经纬网图层与人口超过 1 亿的国家的行政中心图层叠加图 , 图中相邻经线之间、相邻纬线之间的间隔度数相等。 读图 , 回答 1~2 题。 1. 图中④地与⑤地相比 , 制约其农业发展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 A. 土壤贫瘠 B. 热量不足 C. 降水较少 D. 地势起伏较大 2. 图中①④两地农业生产发展的共同特点是 ( )。 A. 以家庭经营为主 B. 属于粗放经营 C. 机械化水平都较高 D. 商 品率都较低 【解析】 第 1 题 , 据图中北京的经纬度和人口超过 1 亿的国家的行政中心的经纬度位置可知 , ①为美国的商品谷物农业区 ,②是阿根廷的大牧场放牧业区 , ③为澳大利亚的混合农业区 , ④为我国三江平原的商品谷物农业区 , ⑤为我国江南地区的水稻种植区。 三江平原商品谷物农业区纬度高 , 热量不足成为制约其农业发展的主要自然因素。 第 2 题 , 美国的商品谷物农业区和我国三江平原的商品谷物农业区农业生产的机械化水平都比较高。 【答案】 读我国中温带某地的地形剖面图及年降水量曲线图 , 回答 3~4 题。 3. ①②③④ 四个区域土地资源按利用类型分依次为 ( )。 A. 草地、林地、以旱地为主的耕地、林地 B. 沙漠、草地、林地和草地、林地 C. 草地、林地、以水田为主的耕地、林地 D. 沙漠、林地、草地、林地 4. 下列关于图示农业基地开发的说法 , 正确的有 ( )。 ①大力开垦黑土和沼泽土 , 扩大耕地面积 , 提高粮食产量 ②依靠科技提高单产 ③种植业、养殖业、农产品加工业全面发展 ,使农产品多层次、大幅度地升值 ④淡化农业土地开发 , 使该地逐步转化为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解析】 第 3 题 , 根据图 示的地形海拔分布、年降水量分布及距海远近可判断 , 该地为东北地区 , 其中①为内蒙古高原 , 草原广阔。 ②为大兴安岭 , 为我国主要的林业基地。 ③为东北平原 ,是主要的农耕区 , 且位于北方 , 以旱地为主。 ④为小兴安岭 , 是我国主要的林业基地。 第 4 题 , 东北地区应加强黑土培肥和沼泽土的保护。 从该地区的农业可持续发展而言 , 应努力提高单产及推进农产品的深加工。 【答案】 鲁尔区形成于 19 世纪中叶 , 被称为“德国工业的心脏”。 20 世纪 60 年代开始 , 鲁尔区为了摆脱走向衰落的困境 , 采取了一系列可持续发展策略改善投资环境 , 很快 在 80 年代再次走向繁荣。 据此回答 5~ 6 题。 5. 自身具有的优越投资环境是鲁尔区得以快速走向复苏的基础 ,其具体表现有 ( )。 ①地理位置优越、市场广阔 ②完善的科研与信息服务设施 ③丰富廉价的劳动力 ④海陆交通便捷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解析】 鲁尔区位于欧洲中部 , 位置优越 , 内河航运和陆地交通便捷。 周边经济发达 , 市场广阔。 上述材料显示 , 鲁尔区发展历史久 , 应具有完善的科研与信息服务设施。 劳动力成本过高是鲁尔区煤炭等产业走向衰。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