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管营销]大高炉冶炼岗位技术操作规程内容摘要:
富氧对高炉炉况的影响 ①富氧是高炉强化冶炼的措施之一,在不增加风量的情况下,富氧率提高1%,能提高产量3%②氧势增加,可加快燃料燃烧速度,提高风口前的燃烧温度,影响炉缸热制度,富氧增加1%可提高风口前理论燃烧温度约35℃。 ③炉温充足时,冶炼强度不高,在允许使用范围内,可加氧量。 ④炉温过高或过低时,可临时停氧;炉况不顺时,可减氧或停氧;⑤富氧使高炉边缘煤气流发展。 在炉况不顺和炉温过高过低时,减氧或停氧,有利于炉况恢复;⑥正常生产时,富氧量依据操作方针而定,应尽量稳定富氧率,给氧和停氧时,应逐渐增减氧量,富氧和喷吹配合使用,效果更佳。 富氧注意事项 ①氧气阀门操作室严禁明火。 ②氧气管道严禁用钢铁件敲击。 ③动火检修前,必须停氧并吹扫管道。 ④氧气阀门应用专用阀门,并严禁沾油。 ⑤高炉送氧、停氧,应事先通知富氧操作室。 ⑥在富氧鼓风时遇到烧穿事故,处理要果断、迅速,先停氧后减风。 负荷调剂负荷调剂应坚持勤调剂、量相当的原则。 ~%为宜,减轻负荷应力求一步减到位。 下列情况允许加重负荷 (1)炉温超过规定水平。 (2)炉温充足,各参数(风温、喷吹量、加湿量等)未达到规定使用水平。 (3)上部调剂后,煤气利用率将提高。 (4)喷吹量增加,喷吹物质量变好。 (5)焦炭质量改善。 (6)入炉铁份降低。 下列情况允许减轻负荷 (1)管道、崩料、悬料。 (2)慢风作业时间长。 (3)焦碳质量变差。 (4)入炉铁份提高。 (5)渣皮脱落。 (6)冷却设备漏水。 (7)炉温低于规定水平,而各参数已无调剂余地。 (8)上部调剂后,煤气利用率将降低。 (9)计划检修(长时间休风)。 (10)布料器长时间不能正常工作。 下列情况允许附加净焦 (1)某些原因引起炉凉、渣铁温度过低。 (2)因故大量减煤或短时停煤。 (3)管道、崩料。 (4)悬料后恢复。 具体加入量依炉料崩下后的料线深度而定。 (5)低料线。 具体加入量依低料线时间的长短及实际料线深度而定。 (6)长时间休风。 具体加入量一般由车间决定。 (7)热洗炉。 由车间提出,经厂部同意后,集中加入。 碱度调剂 下列情况应调剂碱度 (1)烧结矿碱度、炉料配比变化时。 (2)炉渣碱度超出控制范围时。 (3)[s]高或过低。 (4)准备长时间休风。 (5)停、开炉。 (6)炉缸堆积。 碱度调剂注意碱度调剂前,应对当前炉料配比下的理论炉渣碱度进行核算,并与实际炉渣碱度进行对比,而后再决定调剂量。 失常炉况及处理 炉况失常是炉况顺行恶化的结果,高炉操作者应及时判断炉况的变化趋势,并果断采取相应的措施,防止炉况进一步恶化。 炉况失常分为三类:煤气流分布失常、热制度失常和造渣制度失常和操作炉型失常。 I 煤气流分布失常 边缘气流不足 象征 (1)炉项上升管四点温度靠近,温度带变窄。 (2)炉喉温度降低。 (3)风压高而不稳. (4)风量不稳,波动大。 (5)炉顶压力向下尖峰短。 (6)探尺曲线角度大且不均,有停滞和崩料。 (7)炉体冷却水温差降低。 处理措施 (1)疏松边缘。 (2)调轻负荷。 (3)降低压差。 2边缘气流过分发展 象征 (1)炉顶温度升高。 (2)炉喉温度升高。 (3)风压不稳。 (4)随着风压降低,风量相应增多,进而不接受风量。 风压易于冒尖而悬料。 (5)炉顶压力向下尖峰加长。 (6)料尺曲线角度变小,时而出现滑料或陷落。 (7)风口明亮,焦炭活动性差,拉风、休风时风口易来渣或风口自动灌渣。 (8)渣铁温度降低,生铁高硅高硫,出渣出铁先热后凉。 (9)风口破损多。 (10)炉体冷却设备水温差升高。 (11)出铁时间偏短,铁口维护难度加大。 处理措施 (1)应加重边缘或先疏松中心后加重边缘。 (2)若风口面积偏大,可换小风口、风口加套或临时堵风口。 管道行程 原因 (1)原料粉末增加。 (2)压差维持过高,风量与料柱透气性不相适应。 (3)炉顶布料失常。 (4)炉温失常。 (5)炉渣碱度过高,粘度大。 (6)风口进风不均。 (7)炉型不规则。 (8)下料闸工作不正常。 (9)偏料。 (10)边缘或中心气流过分发展或严重不足。 象征 (1)炉项压力出现向上(比设定值高)尖峰。 (2)炉顶温度分散,四点温差大,波动剧烈。 (3)探尺出现难行、停滞或崩陷。 (4)风压不稳,呈“锯齿”形。 (5)风量不稳,风压下降时,风量上升;管道堵塞时,风量突然下降。 (6)风口工作不均,时明时暗,常见生降。 处理措施 (1)适当补加净焦。 (2)原燃料质量变差可降低压差。 (3)炉热时可减风温。 (4)经常出现管道,应对目前的操作制度进行调整。 (5)若因设备缺陷引起管道行程,则应及时消除设备缺陷。 (6)严禁长时间连续出现管道。 偏料 产生原因 (1)风口进风不均。 (2)炉型不规则。 (3)布料设备不正常,造成布料失常。 (4)中心气流不足。 (5)鼓风动能低。 象征 (1)各料尺测量值不一致,偏差大。 (2)顶温四点差值大,分散不交叉。 (3)风口亮度不均。 (4)炉身水温差周向不均匀。 处理办法 (1)基准尺选用下料稳定的探尺。 (2)根据实际炉况,调整装料制度,均衡周向气流。 (3)长期偏料,可调小与料线较深方位对应的风口进风面积或临时堵风口。 (4)炉型不规则时,应及时洗炉。 (5)适当发展中心气流。 悬料 各种炉况失常、恶化最终都能导致悬料。 规定:料面探尺在无故障的情况下停滞了超过止常料速下1—2批料所需的时间,即为悬料。 操作上应该预防悬料,禁止在高炉生产条件恶化时勉强加风。 产生悬料的原因 (1)难行料(低料线料、休风料)下达。 (2)原燃料质量变差。 (3)压差控制过高。 (4)管道行程及崩料。 (5)炉憋严重。 (6)炉温陡然升高。 (7)渣皮脱落。 (8)炉墙结瘤等异常炉况。 处理方法 (1)发现料不下,应立即减风(—),若炉温充足可减风温50—100℃,争取炉料不坐而下。 (2)料仍不下,立即改常压,停喷吹,停止TRT,停氧,以求料崩下。 (3)料还是不下,应坐料。 操作步骤 ①组织出铁,适当加风提压并手动控制上料。 ②关混风大闸。 ③通知有关单位(调度室、煤气净化站、鼓风机站、TRT、槽上、槽下等)。 ④当渣铁基本出净时坐料(坐料时,应注意风口区域状况,防止灌渣或烧穿事故)。 (4)料下并确认坐料彻底后再回风,先按常压操作。 恢复速度依炉况而定,切不可过于急躁而导致反复悬料。 坐料后料线较深应加净焦,适当调轻焦碳负荷,逐步赶上料线。 (5)若连续坐料两次,则应按风压操作,—。 预计恢复困难时,可按全焦冶炼调负荷。 (6)炉凉悬料,禁止减风温,并加足够的净焦。 (7)顽固悬料(连续悬料两次以上),可以休风堵一部分风口再恢复。 (8)悬料消除后的恢复,首先考虑的是风量,并力求不再悬料,其次才是负荷,同时应注意防止炉凉。 坐料注意事项坐料注意事项: (1)坐料前炉顶、除尘器通蒸汽,有N2设施的高炉除尘器可通N2; (2)坐料前停止炉顶打水; (3)坐料过程除尘器禁止清灰; (4)料未彻底坐下来,不允许换风口或进行其他作业; (5)不允许用热风炉倒流休风坐料; (6)坐料过程风口周围人员注意安全,炉顶不准有人工作。 炉缸堆积 原因 (1)边缘气流长期过分发展,中心气流不足。 (2)风量长期偏少,风速低,鼓风动能低。 (3)炉渣碱度长期过高,生铁含硫过低,渣铁流动性差。 (4)冷却设备漏水。 (5)焦碳质量差,料柱透气性差。 (6)长期冶炼铸造铁。 (7)长时间慢风操作。 (8)长期堵风口操作。 象征 (1)下料不均匀。 (2)频繁出现管道行程。 (3)高炉所能接受的压差愈来愈低。 (4)炉顶温度四点相差大。 (5)炉喉温度相差大。 (6)炉缸工作不均匀。 若两个铁口出铁,可能出现一边出铁一边出渣的现象。 (7)风口破损多。 (8)从出铁出渣量判断炉缸容积变小。 (9)风口易自动灌渣。 处理方法 (1)上部调剂适当发展中心气流。 (2)降低焦碳负荷,改善料柱透气性。 (3)降低炉渣碱度,适当提高生铁含硫量,改善渣铁流动性。 (4)洗炉(加净焦或锰矿)。 (5)缩小进风面积或临时堵风口。 (6)加强出渣出铁,增加出铁次数。 (7)若是由于冶炼铸造铁而造成炉缸堆积,则应 改为冶炼制钢铁,但要经公司批准。 (8) 若发现冷却设备漏水,应及时处理。 炉缸的热制度失常 炉热 原因(1)矿石品位降低,焦炭水分、灰分降低,强度升高。 (2)还原性能改善。 (3)煤气利用改善。 (4)冶炼强度陡然降低。 (5)风温超过所需水平。 (6)喷吹量增大,喷吹物质量改善。 (7)装料、称量、布料矩阵错误。 象征 (1)风口耀眼。 (2)风压高且不稳,风量偏少。 (3)下料缓慢,不时出现停滞和陷落。 (4)炉顶温度高。 (5)渣铁热,铁水温度高于正常值。 (6)水渣为乳白色,颗粒细小。 应采取的措施 (1)果断采取减热调剂。 (2)检查布料矩阵是否正确。 (3)检查装料和称量情况。 (4)增加出铁次数。 炉凉 原因(1)焦炭水分、灰分升高,强度降低。 (2)矿石品位升高,还原性能恶化。 (3)煤气利用变差。 (4)冶炼强度升高。 (5)风温未用到所需水平。 (6)喷吹量减少或停喷。 (7)装料、称量、布料错误。 (8)渣皮大量脱落。 (9)冷却设备漏水。 象征 (1)风口暗红,甚至挂渣、涌渣。 (2)风压偏低,风量偏多,炉凉严重时,风量反而减少。 (3)料速增快并出现崩料。 (4)炉顶温度低。 (5)渣铁凉,渣色变深,流动性变差,渣液表面有火星,铁水温度低。 (6)水渣为深灰色。 应采取的措施 (1)进行增热调剂。 (2)检查冷却设备有无漏水。 (3)检查布料矩阵是否有错: (4)检查装料和称量情况。 (s)增加出铁次数。 (6)在炉凉引起炉况恶化时,应适当强低压差和顶压,防止崩料和悬料。 应迅速将风温提高到最高水平。 崩料时应加足够的净焦并较多的调轻负荷。 (7)大凉,风口涌渣,适当降压,降低冶炼强度(以不悬料为前提)。 应迅速采取集中加净焦的办法,制止炉凉加剧。 造渣制度失常 原因 (1)原燃料条件发生变化引起炉渣碱度波动大。 (2)炉缸热制度失常。 象征 (1) 炉渣碱度过高,“石头”渣,流动性差。 (2)炉渣碱度过低“玻璃”渣,脱硫能力差。 (3)渣温低于正常水平。 (4)生铁含硫量高或过低。 (5)水渣深灰色。 应采取的措施 (1)采取有力措施,使炉缸热制度恢复正常。 (2)根据原燃料条件,及时对炉渣碱度进行调剂。 操作炉型异常 产生原因 (1)边缘气流长期不足。 (2)原燃料质量差,粉末多。 (3)低料线。 (4)冷却设备漏水。 (5)冷却水进水温度过低,水量过大。 (6)炉温长期低于正常值。 (7)风口布局不合理。 (8) 炉渣碱度长期不正常。 (9)铁口长期不正常。 象征 (1)风量萎缩。 (2)下料不顺,时而停滞,时而陷落。 (3)频繁出现管道行程。 (4)炉体温度周向不均匀。 (5)炉体冷却水温差低于正常值。 处理措施 (1)适当发展边缘气流。 (2)适当提高炉温水平。 (3)局部使用大风口、短风口 (4)提高炉体冷却水进水温度,控制冷却强度。 (5)洗炉。 (6).严重时炸瘤。 4 出渣铁管理及时出尽渣铁是确保高炉安全生产,炉缸正常工作,炉况稳定顺行,获得最佳经济技术指标的重要环节。 4.1 出渣铁必须按规定时间进行,如有晚点应做好记录。 禁止用潮铁口出铁,不得用泥炮顶铁口。 渣铁沟必须保持畅通,出现损坏应及时维修;铁沟、砂坝及分流垻等必须烤干。 砂口必须确保能正常工作,避免砂口过渣,渣中带铁。 43 出铁前必须检查确认铁罐(含备用铁罐)是否配到位,是否有潮(水),是否具备受铁条件,炉前设备是否正常。 条件具备方能开铁口。 4.4 渣铁必须尽量出净并喷炉,6铁量差应小于规定值45吨;7铁量差应小于规定值80吨。 一般按对称方向交替出铁,渣铁出不净时,可重叠出铁。 4.5 铁口深度应保持合适的范围并力求稳定。 铁口深度应作记录。 4.6 铁口角度必须固定,一般≯13176。 ,泥炮角度为16176。 ~17176。 改变铁口角度必须经炉前技师生产副厂长的批准。 4.7 铁流速6高炉5~7吨/分钟为宜;7高炉以6~8吨/分钟为宜。 一般规定为:80177。 20分钟。经管营销]大高炉冶炼岗位技术操作规程
相关推荐
置 和卫生器具位置 ,经尺量后确定, 用 线坠吊线确定每层立管孔洞的位置,根据立管中心位置,修凿孔洞,使其达到安装套管要求。 扩孔过程中,若遇到钢筋需要切断,必须通过土建技术人员采取技术措施后方可进行。 预制加工 安装准备 预制加工 对口 上不锈钢管箍 紧固螺栓 闭水试验 通球试验 管道防腐和保温 管道冲洗 14 按设计图纸画出管 道 分路、管径、变径、预留管口 等施工草图
地位。 井下煤层火灾预报的愈早、愈准确,则扑灭火灾所需的人力、物力愈少,救援亦容易。 只要能够准确、适时地进行煤层火灾的预报,就能做到有的放矢地采取预防煤层火灾的措施,提高措施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从而提高煤矿防火工程的经济效益,确 保矿井免受 自燃火灾的威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7 隐蔽火源探测技术是迄今为止煤矿防灭火工作面临的最大难题,国内外采用测氡法、地质雷达法、物探磁法、电法
上他们一些同学的不配合,戏谑探究的目光更让我不知所措,语无伦次。 站在六十多人的最前面没有成为主角的兴奋的感,唯有感到孤独。 因为这边九月底有个省里的联查,所以新学期各个教研组都要有听课、评课的活动。 没几天活动就从我们这些大学生和新入编的教师开 始,很郁闷的是我是语文教研组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并且那天才上午告诉我,叫我下午放学后留一个班听我的课。 顿觉眼前一片黑暗,赶紧急急忙忙开始准备了。
......................................................................... 27 二、体育馆项目选址与建设条件 ....................................................................... 28 (一)项目选址 ........................
、水湿的毛毡、衣服、棉被等物品,迅速扑灭; e.若伴有浓烟和有毒气体,应用湿毛巾或防毒面具捂住口鼻,保护呼吸 ; f.若大面积起火或预见到火势会迅速发展而不易扑灭,应立即跑出呼救,拨打 119 向消防部门报警。 g.在危险时刻,抢救顺序是先人后物,先贵后廉。 h.在火灾蔓延到室外,要采取措施控制火势,在积极扑灭的同时,防止二次伤害。 (2)机动车灭火 a.驾驶员或其它人员发现机动车辆起火
寿命。 烧碱生产工艺及流程学习资料 注意保存烧碱(学名氢氧化钠)是可溶性的强碱。 纯碱(学名碳酸钠)实际上是个盐,由于它在水中发生水解作用而使溶液呈碱性,再由于它和烧碱有某些相似的性质,所以它与烧碱并列,在工业上叫做 “两碱 ”。 烧碱和纯碱都易溶于水,呈强碱性,都能提供 Na释磐辐柬罕年肌隔鹿四殖揪芋筑厚贡犬尤铅涯桥剁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