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版)建筑物消防员职业技能鉴定考试指导手册--答案填写完成内容摘要:
B)可燃气体 ( C)蒸汽锅炉 ( D)气体钢瓶 3下列 C 的爆炸属于物理爆炸。 ( A)粉尘 ( B)炸药 ( C)钢瓶 ( D)炸弹 3 A 是指可燃的气体、蒸气或粉尘与空气混合后,遇火会产生爆炸的最高或最低的浓度。 ( A)爆炸浓度极限 ( B)爆炸 ( C)爆炸温度极限 ( D)自燃 3 C 是指可燃液体受热蒸发出的蒸气浓度等于爆炸浓度极限时的温度范围。 ( A)爆炸浓度极限 ( B)爆炸 ( C)爆炸温度极限 ( D)自燃 3 D 是评定可燃气体爆炸危险性的主要依据。 ( A)燃点 ( B)自燃点 ( C)闪点 ( D)爆炸极限 3爆炸极限是评定可燃气体、蒸气或粉尘爆炸危险性大小的主要依据。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A)爆炸下限俞低,爆炸极限范围俞宽,发生爆炸的危险性就越大 ( B)爆炸下限俞高,爆炸极限范围俞宽,发生爆炸的危险性就越大 ( C)爆炸下限俞低,爆炸极限范围俞窄,发生爆炸的危险性就越大 ( D)爆炸下限俞高,爆炸极限范围俞窄,发生爆炸的危险性就越大 3固体可燃气体由于其分子结构的复杂性,物理性质的不同,其燃烧方式也不同,有蒸发燃烧、分解燃烧、 表面燃烧和 D 四种。 ( A)动力燃烧 ( B)扩散燃烧 ( C)着火 ( D)阴燃 3固体物质的燃烧特点有多种, A 不属于固 体物质的燃烧特点。 ( A)沸溢燃烧 ( B)表面燃烧 ( C)分解燃烧 ( D)蒸发燃烧 3某些固体可燃物在空气不流通、加热温度较低或含水分较高时就会发生 B。 ( A)闪燃 ( B)阴燃 ( C)自燃 ( D)轰燃 无可见光的缓慢燃烧,通常产生烟和温度升高的迹象称为 C ( A)闪燃 ( B)自燃 ( C)阴燃 ( D)轰燃 4阴燃是 A 的燃烧特点。 ( A)可燃固体 ( B)可燃液体 ( C)可燃气体 ( D)液体混合物 4木材燃烧属于 B。 ( A)蒸发燃烧 ( B)分解燃烧 ( C)表面燃烧 ( D)沸溢燃烧 4石蜡的燃烧属于 A。 ( A)蒸发燃烧 ( B)分解燃烧 ( C)表面燃烧 ( D)沸溢燃烧 4焦炭的燃烧属于 C。 ( A)蒸发燃烧 ( B)分解燃烧 ( C)表面燃烧 ( D)沸溢燃烧 4天然高分子材料中的木材、棉、麻等物及合成高分子化合物中的热固塑料、合成橡胶、化学纤维等的燃烧, 均属 C。 ( A)蒸发燃烧 ( B)预混燃烧 ( C)分解燃烧 ( D)均相燃烧 4成捆堆放的棉、麻、纸张及大量堆放的 煤、杂草、湿木材等,受热后易发生 C。 ( A)燃烧 ( B)自燃 ( C)阴燃 ( D)闪燃 4 B 可能发生阴燃。 ( A)塑料 ( B)煤 ( C)橡胶 ( D)蜡烛 4焦炭以及铁、铜、钨的燃烧均属 A。 ( A)表面燃烧 ( B)蒸发燃烧 ( C)分解燃烧 ( D)阴燃 4棉、麻、煤等在空气不流通、加热温度较低或含水分较高时发生没有火焰的缓慢燃烧现象称为 D。 ( A)闪燃 ( B)轰然 ( C)爆燃 ( D)阴燃 50、熔点 较低的可燃固体受热后融熔,然后与可燃液体一样蒸发成蒸气而发生的有焰燃烧现象,称为 D。 A)分解燃烧 ( C)表面燃烧 ( B)扩散燃烧 ( D)蒸发燃烧 5液体物质的燃烧特点有多种, B 不属于液体物质的燃烧特点。 ( A)动力燃烧 ( B)阴燃 ( C)沸溢燃烧 ( D)喷溅燃烧 5 D 的长时间燃烧可能会发生 “ 沸溢 ”。 ( A)汽油 ( B)煤油 ( C)柴油 ( D)原油 5可燃气体从喷口喷出,在喷口处与空气中的氧边扩散混合、边燃烧的现 象,称为 D。 ( A)蒸发燃烧 ( B)分解燃烧 ( C)表面燃烧 ( D)扩散燃烧 5天然气井口发生的井喷燃烧等均属于 B。 ( A)分解燃烧 ( B)扩散燃烧 ( C)喷溅燃烧 ( D)动力燃烧 5在燃烧反应过程中, 如果生成的燃烧产物不能再燃烧,称为 A 产物。 ( A)完全燃烧 ( B)不完全燃烧 ( C)充分燃烧 ( D)猛烈燃烧 5下列燃烧产物中, B 是不完全燃烧产物。 ( A) CO2 ( B) CO ( C) H2O ( D)灰分 5烟气的危害性有多 种, C 不属于烟气的危害性。 ( A)毒害性 ( B)减光性 ( C)扩散性 ( D)恐怖性 5合成高分子物质燃烧时不仅会产生一氧化碳、二氧化碳,而且还会分解出乙醛、氯化氢、 C 等有毒气 体,给人的生命安全造成更大的威胁。 ( A)甲酸 ( B)乙酸 ( C)氰化氢 ( D)氨气 5火焰的颜色与燃烧温度有关,燃烧温度越高,火焰就越接近 C。 ( A)蓝色 ( B)白色 ( C)蓝白色 ( D)黄色 60、火焰的颜色与可燃物的含氧量有关。 当含氧量达到 B %以上的可燃物质燃烧时,火焰几乎无光。 ( A) 30 ( B) 50 ( C) 60 ( D) 80 6燃烧时发出黄色火焰的物质为 B。 ( A)铝 ( B)磷 ( C)铜 ( D)钾 6火焰的颜色与可燃物的含碳量也有关。 当燃烧物的含碳量达到 D 以上,火焰显光且带有大量黑烟。 ( A) 10% ( B) 30% ( C) 40% ( D) 60% 6火焰的颜色取决于燃烧物质的化学成分和氧化剂的供应强度。 大部分物质燃烧时火焰是橙红色的, 但有些 物质燃烧时火焰具有 特殊的颜色,如 B 燃烧的火焰是蓝色的。 ( A)磷 ( B)硫磺 ( C)钾 ( D)钠 6通过烟雾的 D 等特征,消防人员可以大致判断燃烧物质的种类、火灾阶段、火势蔓延方向等。 ( A)气味、颜色、浓度 ( B)气味、颜色、流动方向 ( C)颜色、浓度、流动方向 ( D)气味、颜色、浓度、流动方向 6物体一端受热,通过物体的分子热运动,把热量从温度较高一端传递到温度较低的一端的过程,叫作 A。 ( A)热传导 ( B)热辐射 ( C) 热对流 ( D)热传播 6热对流是热传播的重要方式, 是影响 A 火灾发展的最主要因素。 ( A)初期阶段 ( B)猛烈燃烧阶段 ( C)发展阶段 ( D)熄灭阶段 6以电磁波形式传递热量的现象,叫做 D。 ( A)热传播 ( B)热对流 ( C)热传导 ( D)热辐射 6热辐射在火灾处于 B 时,成为热传播的主要形式。 ( A)初起阶段 ( B)发展阶段 ( C)猛烈燃烧阶段 ( D)熄灭阶段 6热辐射是以 B 形式传递热量的。 ( A)声波 ( B)电磁波 ( C)介质 流动 ( D)物体接触 70、关于热辐射的特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A)只有在空气中才能传播热 ( B)不需要通过任何介质 ( C)不受气流、风速、风向的影响 ( D)通过真空也能进行热传播 7下列关于热辐射的说法,正确的是 B。 ( A)热源温度愈高,与受辐射物体之间的距离越大,辐射越大 ( B)热源温度愈高,与受辐射物体之间的距离越小,辐射越大 ( C)热源温度愈低,与受辐射物体之间的距离越大,辐射越大 ( D)热源温度愈低,与受辐射物体之间的距离越小,辐射越大 7关于热对流与通风口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通风口的面积愈大、高度愈低,热对流速度愈快 ( B)通风口的面积愈大、高度愈高,热对流速度愈快 ( C)通风口的面积愈小、高度愈低,热对流速度愈快 ( D)通风口的面积愈小、高度愈高,热对流速度愈快 7热传播除了火焰直接接触外,还有三个途径,即传导、对流和 D。 ( A)照射 ( B)加热 ( C)烘烤 ( D)辐射 7热通过流动介质将热量由空间中的一处传到另一处的现象,叫做 A。 ( A)对流 ( B)传 导 ( C)辐射 ( D)照射 7通风孔洞愈多,各个通风孔洞的面积愈大、愈高,则热对流的速度 A。 ( A)愈快 ( B)愈慢 ( C)不变化 ( D)停止 7火灾发生、发展的整个过程始终伴随着 D 过程。 ( A)热辐射 ( B)热对流 ( C)热传导 ( D)热传播 7利用破坏燃烧爆炸的基础的原理,用阻燃剂对可燃材料进行阻燃处理,以提高耐火极限,这样的防火方法称 之为 A。 ( A)控制可燃物 ( B)隔绝空气 ( C)消除着火源 ( D)阻止火势蔓延 7利用破坏 助燃条件的原理,密闭有可燃介质的容器、设备等,这样的防火方法称之为 B。 ( A)控制可燃物 ( B)隔绝空气 ( C)消除着火源 ( D)阻止火势蔓延 7利用不使新的燃烧条件形成的原理,在建筑之间留足防火间距、筑防火墙等,这样的防火方法称之为 D。 ( A)控制可燃物 ( B)隔绝空气 ( C)消除着火源 ( D)阻止火势蔓延 80、搬离可燃物的灭火方法是 C。 ( A)窒息法 ( B)冷却法 ( C)隔离法 ( D)抑制法 8如采用冷却灭火,对于木材燃烧必须将其冷却到 A 之下时,燃烧才会中止。 ( A)燃点 ( B)闪点 ( C)自燃点 ( D) 0℃ 8通过降低火场空气中氧气含量的灭火方式称为 B 灭火。 ( A)冷却 ( B)窒息 ( C)稀释 ( D)乳化 8用水冷却灭火,其原理就是将着火物质的温度降低到 A 以下。 ( A)燃点 ( B)闪点 ( C)自燃点 ( D) 0℃ 8用直流水喷射着火物来降低燃烧物的温度,这样的灭火方法称之为 A。 ( A)冷却法 ( B)窒息法 ( C)隔离法 ( D)抑制法 8窒息法灭火其主要原理是 C。 ( A)减少可燃物 ( B)降低温度 ( C)消除助燃物 ( D)降低燃点 8利用消除助燃物的原理,往着火的空间充灌惰性气体、水蒸气等,这样的灭火方法称之为 B。 ( A)冷却法 ( B)窒息法 ( C)隔离法 ( D)抑制法 8利用使着火物与火源隔离的原理,用难燃或不燃物体遮盖受火势威胁的可燃物质等,这样的灭火方法称之 为 C。 ( A)冷却法 ( B)窒息法 ( C)隔离法 ( D)抑制法 8利用中断燃烧链反应的原理,往着火物上直接喷射气体、干粉等灭火剂,覆盖火焰, 中断燃烧等。 这样的 灭火方法称之为 D。 ( A)冷却法 ( B)窒息法 ( C)隔离法 ( D)抑制法 三、参考答案 (二) 选择题 第三章 危险化学品基础知识 一、判断题 危险品化学品指有爆炸、易燃、毒害、感染、腐蚀、放射性等危险特性,在运输、储存、生产、经营、使用和 处置中,容易造成人身伤亡、财产损毁或环境污染而需要特别防护的化学品。 ( 对 ) 根据《危险货物分类和品名编号》 GB69442020,爆炸品指不受外界条件作用就能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瞬间产 生大量的气体和热量, 发生爆炸的物品。 (错 ) 根据《危险货物分类和品名编号》 GB69442020,易燃气体是指在 20℃ 和 条件下与空气的混合物按 体 积分数占 13%或更少时可点燃的气体;或不论易燃下限如何,与空气混合,燃烧范围体积分数至少为 12%的气体。 ( 对) 根据《危险货物分类和品名编号》 GB69442020,易燃液体是指在其闪点温。电子版)建筑物消防员职业技能鉴定考试指导手册--答案填写完成
相关推荐
序号 工序 检验项目 性质 质量标准 质量检验结果 单项评定 29 仪表继电器防振措施 可靠 30 带电部分对地距离mm 一次回路 按 GBJ 149— 1990 中表 规定 31 二次回路 按 GBJ 50171— 1992中表 规定 以下空白 验收结论: 质量检验机构 质量验收评定意见 签 名 施工单位 年 月 日 项目部 年 月 日 监理单位 年 月 日 建设单位 年 月 日 交
认 3.向全体作业人员交代工作票所载的安全措施和作业注意事项及人员分工、负责、监护的项目 高空作业 高空坠落 高度超过 米的 作业使用合格的安全带,并选择适合作业和合适活动范围的牢固挂点系好安全带。 穿着符合登高要求的服装及绝缘鞋。 检修架搭设与拆除 人员伤亡 1.检修架搭设牢固可靠,部件无缺陷,上下梯子固定牢固,围栏固定牢固,平台满铺脚手片并加装防护围栏。 2.暂时不使用的工器具
司帐户。 严禁施工项目负责人自己设立私人账户。 违者公司将解除项目负责人承包合同,由公司另行安排承包人。 二、 不论施工项目造价的多少,公司财务部一律按照总造价提取 2%作为安全应急费用和安全防护费用。 确保投入到施工安全防护 中。 三、 单位单项工程的施工员未按规定作好安全防护或安全防护不符合《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的,公司财务部将从工程款中扣取 2%的安全预留费交安全部直接安排使用。
序号 监视区域 监视点数 镜头 云台 防护罩 解码器 至中控室距离(米) 变焦 定焦 电动 固定 室外 室内 1 炉顶集管联箱 1 √ √ √ √ 300 2 运转层区域(给水操作平台) 1 √ √ √ √ 280 3 运转层区域(炉后设备) 1 √ √ √ √ 280 4 0 米层区域(送风机) 2 √ √ √ √ 240 5 0 米层区域(引风机) 2 √ √ √ √ 300 6 0
个机会对于我们师范生来说很难得,所以我毅然地选择了顶岗。 不知道顶岗的生活会是怎样,学校怎么样,学生好不好管,会是收获满满还是不如不曾经历过,一切都充满疑惑。 曾经问过师哥师姐,答案却是相差甚大,一切都是未知数。 可转眼间,实习已接近尾声,中学是一个小社会,是大社会的一个缩影,顶岗实习是大学步入社会的一个缩影,是大学进入社会的一个过渡。 在这为期半年的实习中,我们有最初的迷茫、紧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