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整理)06基础施工方案(人工挖孔桩和条形独立基础内容摘要:

施工时孔底积水采用潜水泵抽水,排入现场临时排水沟。 如遇到含水量比较丰富时,出现流砂的情况,可在钢筋处塞稻草以当流砂流出,若遇到严重情况时,可在护壁位置的四周打入 14@ 100的钢筋,不至于造成桩孔的四周坍方。 钢筋笼制作及安装 挖孔桩桩芯钢筋笼采取现场孔外成型,用塔吊吊运放入孔内定位,钢筋笼纵向钢筋连接采用闪光对焊,钢筋笼内环钢筋与纵向钢筋连接采用电弧焊,钢筋笼外环钢筋与纵向钢筋的连接采用绑扎,为防止钢筋笼变形,笼内设加劲支撑。 为保证钢筋笼位置正确和砼保护层厚度,在笼的四周纵向筋每隔 3m 加焊一钢筋耳环,作钢筋笼定位控制用。 桩芯砼施工 砼采用现场机械拌制,砼坍落度按配合比要求。 砼下料采用φ 300 铁皮串筒,串筒每节长 1500mm,采用扣接方式连接,串筒下口至砼操作面距离不大于1500mm,砼振捣操作人员作业平台采用木枋置于砼护壁接头处,平台随桩芯砼浇筑逐节向上移动。 砼要分层振捣密实,每层浇灌厚度不得大于 300mm。 振动棒应快插慢拔。 浇灌过程中注意不得随意撞击和扭曲钢筋,防止移位。 五、混凝土条形基础 及独六基础 施工技术措施 条形基础持力层为强 风化岩石,承载能力 不 低于 240Kpa,基础嵌入持力层不少于 300,基础砖砌体采用 水泥砂浆砌筑。 (一 ) 施工准备 主要机具:平头铁秋、手推车、铁镐、空压机、风镐等。 14 (二)作业条件 基槽土方开挖前,根据本工程地勘报告及相关资料分析,地下未任何障碍物。 建筑物的位置或场地的定位控制线(桩),标准线水平桩及基槽的灰线尺寸,必须经过检查验收,并办理预检手续。 场地表面要清理完整,做好排水坡度,在施工区域内,要做好临时性排水沟。 (三 ) 操作工艺 定开挖顺序 沿灰线挖出槽边轮廓线 分层开 挖 休整槽边 清底 本工程基槽上土方至上而下分层开挖,每层深度以 60CM 为宜,从开挖端部按踏步型挖掘 ,碎石类先用镐翻松,正向挖掘。 挖至中风化岩石,采用空压机凿打岩石,分层进行,随时作好一定的 坡度,以利泄水。 凿打到设计标高后, 不得挖至设计标高以下,如不能准确挖至设计标高时,可在设计标高以上暂留一层土不挖,以便在抄平后,由人工挖土。 修帮和清底:在开挖到设计标高 50cm 槽帮处,抄出水平线,钉上小木撅,然后用人工将暂留土层挖走,同时两端轴线中心线引拉通线,检查槽边尺寸,确定槽边 标准,以次休整槽边,最后清除槽底土方,槽底修理铲平后,最后进行质量验收。 开挖基槽土方 ,在场地有条件堆放时,一定要留足需用的回填土,其余的土运至到指定地点。 15 (四)素混凝土垫层施工 基底杂物清理 混凝土拌制 混凝土压实 混凝土养护 对于基底干燥的土应用水洒湿,表面内不得有积水现象,本工程条形基础混凝土采用原槽浇灌。 混凝土拌制:后台要认真按混凝土配合比投料,每盘投料顺序为石子 水泥 砂 水,严格控制用水量,投料要 均匀,最短时间不得低于 90s。 混凝土采用木抹子拍打夯实,最后用木抹子搓平。 混凝土养护: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应在 12h 内浇水养护,浇水的次数应保持混凝土有足够的湿润状态,一般不少于 7 昼夜。 (五)砖基础施工方案 工艺流程 拌制砂浆 确定组砌方法 排砖撂底 砌筑 防潮层施工(在 — 处用 C20细石混凝土作防潮层) 拌制砂浆 砂浆配合比采用重量比,并由实验室确定,水泥计量精度在 2%,砂为 5%。 砂浆采用搅拌机搅拌,一般水泥浆应在拌制 3h 内用完,不允许使用过夜砂浆。 基础按每一个楼层,每 250m3砌体,至少一组试块。 组砌方法:组砌方法采用满丁满条,里外咬槎,上下层错缝,采用“三一”砌筑方法,严禁采用使用水冲砂浆灌洗方法。 基础放大脚的撂底尺寸及收退方法必须符合设计图纸的规定,如一层 16 一退,里外均匀,砌丁砖,二层一上,第一层为条砖,第二层砌丁砖。 放大脚的转角处,应先摆放七寸头,其数量为一砖半厚放三块,二砖墙放四块,以次类推。 砌筑:砖基础砌筑前,基础垫层表面应清扫干净,洒水湿润,先盘墙角,每次盘角高度不应超过五层砖, 随盘随靠平,吊直。 砖基础墙应挂线, 24 墙应从低处向高处砌筑,应经常拉线检查,以保持砌体通顺,平直,防止砌成螺旋墙。 防潮层的处理:将墙顶重新砌好,清扫干净,浇水湿润,随即采用 C20细 石混凝土在 处采用细石混凝土抹实 条形基础振捣混凝土操作平台架 1本工程土方放坡系数参照下表: 土壤类别 放 坡 起 点( M) 人工挖土 机械挖土 在坑内作业 在坑上作业 一、二类土 1: 1: 1: 三类土 1: 1: 1: 基槽深度5cm 木板通设 水平横杆 立杆 17 四类土 1: 1: 1: 1本工程基槽施工所需工作面大小按下表施工 土方回填:土方回填土不得含有杂质,含水率符合压实要求。 六、 柱下独立基础施工方案 独立基础持力层 为强 风化岩石,承载能力不低于 240Kpa,基础嵌 入持力层不少于 300。 施工程序 定位放线 → 人工挖土 → 基坑土质验收 → 浇砼垫层 → 扎承台钢筋 → 支模 → 验收钢筋 → 浇筑砼 → 人工养护 → 基础砌体 → 验收 → 土方分层回填。 土方开挖 基坑 按规范 放坡,并在承台每边留 300mm 宽工作面,采用机械开挖人工清理,承台间距离 1m 时,即将二个承台同时挖通。 局部松软外,准备木板支撑,经计算挖方及所需回填方后,净余土及时运出场外,用作回填土坡脚至槽边距离不少于 1m。 土方开挖过程中,将标高测量控制作为重点,防止超挖和欠挖。 开挖中及时请业主、监理、设计院进 行验槽,及时插入混凝土垫层施工,加快基础的施工进度。 土方开挖的注意事项 基础材料 每边各增加工作面宽度( MM) 混凝土基础垫层支模板 300 混凝土基础支模板 300 18 在清土完成后立即浇筑混凝土垫层,不得使基底暴露时间过长。 在开挖至基底标高时,加强标高控制,以防止出现超挖现象。 承台施工 按红线定位桩将轴线引至垫层面上后,准确放出柱基承台梁模板与柱子边线,再按设计间距弹线分格,严格控制承台底板钢筋绑孔间距,并按施工规范绑扎成型。 KJ 柱插筋绑扎成型时,必须在最下面用一道箍筋固定,就位后柱筋脚保证与底板筋点焊牢固,桩身根据工程轴线横成排,纵成列,形成网状整体用满堂钢管脚手架牢固定位,从而防止柱筋振捣移位。 承台基础采用 18 厚九夹板, 50100 木枋支模,并支撑牢固,砼等级 C25采用商品砼,现场搭设钢管脚手架、竹跳板跑跳,再铺设砼输送管道,送至工作面,要确保砼强度及和易性;用插入式振捣器, 每层厚度 300MM,承台内振捣顺序先边角后中间,振捣密实,按施工规范要求一次成型。 柱子施工缝留于承台上表面。 承台基础终凝后浇水养护 ,不少于 14 天。 土方回填:土方回填土不得含有杂质,含水率符合压实要求。 第六章 基础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