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动火安全管理标准内容摘要:

站围墙以内爆炸危险区域范围内的在用油气管线及容器动火; (2) 容量小于 1000m3(含 1000m3)的油罐和原油库的计量标定间、计量间、阀 组间、仪表间、污油泵房 动火; (3) 在油气生产区域内的油气管线穿孔正压 补漏动火; (4) 采油井单井联头和采油井井口处动火; (5) 钻穿油气层时没有发生井涌、气侵条件下的井口处动火; (6) 输油 (气 )干线穿孔微正压补漏、腐蚀穿孔部位补焊加固 动火; (7) 焊割盛装过油、气及其他易燃易爆介质的桶、箱、槽、瓶 动火; (8) 制 作和防腐作业中,使用有挥发性易燃介质为稀释剂的容器、槽、罐等处 动火; (9) 除一级、二级动火外其他油气区生产和严禁烟火区域 内符合工业 动火 定义的动火。 如装置 (不包括各类储罐、容器) 、管道内有轻烃、凝析油,动火等级上调一级。 各类 油气储罐、容器未经置换合格禁止动火。 审批程序及权限 动火作业前,由施工 单位申请动火,施工单位负责办理《工业动火 许可证 》,按审批权限,逐级上报,分级负责,批准后方可进行动火 作业。 各级 生产单位在动火结束后收回 工业动火 许可证 的第一、三联, 以档案形式保存一年以上。 新建工程项目动火作业, 由 施工单位 自行审批、监护;改、扩建项目,由甲方 施工管理单位组织审查动火作业方案,生产 单位审批 工业动火许可证。 一级动火。 由二级单位主管生产的领导组织生产、施工单位有关技术、生产、工程、安全 、消防人员深入 现场调查,制定动火措施。 由施工单位编写动火作业方案和应急预案送二级单位 、 油田公司安全 部门 审查。 在动火作业前, 由油田公司 主管领导 或 其 授权人 至现场最终确认安全条件, 签发《工业动火 许可证 》方可动火 ,并由其指定 动火监督人。 二级动火。 由 二级单位 所属作业区等基层生产单位主管生产 的 领导,组 织生产和施工单位有关人员到现场调查,制定动火措施。 由施工单位编写动火作业方案和应 急预案,经二级 单位 相关生产、 技术、 安全 等主管部门 审查。 在动火作业前,由 二级单位的主管领导 或其授权人至现场最终确认安全条件,签发《 工业动火许可证》方可动火 , 并由其指定 动火监督人。 三级动火。 由 作业区 、车间、站队 等基层 生产单位负责人组织生产及施工单位有关人员进行现场调查,制定动火措施。 由施工单位编写动火作业方案和应急预案,施工单位审查后,经 基层 生产单位相关人员审查,由 基层 生产单位负责人批准。 由 作业区等 基层生产单位 指定 动火监督人。 油田公司可根据动火地点距离远近、风险等级和频繁程度等实行 一、二级动火 授权委托制度。 二级单位需要油田公司审批的一级工业动火,经油田公司 主管领导 授权认可后,可按一级动火的要求制定方案进行审查,由二级单位主管领导签发《工业动火 许可证 》,并 指定 动火监督人 ,二级单位不得再次授权下属单位办理一级动火。 取得授权认可的二级单位,每季度将 一级 《工业动火 许可证 》报油田公司安全部门备案。 现场管理 正常生产的装置和罐区内,凡是可不动火的一律不动,凡是能拆下来的必须拆下移到安全地方动火。 一般情况下节假日及夜间作业 ,非生产必 须 ,一律禁止动火。 紧急情况下经请示本级动火 批准 人批准同意后,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可采取紧急动火措施,事后补办动火作业手续及方案。 动火现场应按动火安全措施要求,配备足够的消防及医疗救护设备和器材。 凡动火作业涉及其他特种作业的,必须 同时 办理相应的 许可证 ,严禁以《工业动火 许可证 》代替。 机具要求 采用电焊进行动火施工的储罐、容器及管道等 , 应在焊点附近安装接地线,其接地电阻应小于 10Ω。 施工现场电气线路布局与要求应符合 油田公司临时用电安全管理标准或 GBJ50257《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气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的要求。 电焊机等电器设备应有良好的接地装置,并安装漏电保护 器。 各种施工机械、工具、材料及消防器材应摆放在动火安全措施确定的安全区域内。 在油气生产防爆区域内动火必须使用防爆机具,所有进入动火作业现场的施工机具必须事先经过生产单位设备工程师检查, 贴上标签,方可进入作业现场。 ,其中含硫化氢的场所具体执行《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预防硫化氢中毒事故管理暂行规定》的要求。 动火作业隔离要求 工业动火前应首先切断物料来源并加盲 板,经彻底吹扫、清洗、置换后,打开人孔,通风换气,经气体 检测 合格后方可动火。 如气体检测超过 1h 后动火的,应对气体进行再次检测,合格后方可动火作业。 与动火部位相连的油气管线必须进行可靠的隔离、封堵或拆除处理。 与动火直接有关的阀门必须 上锁、挂签、测试 ;需动火的设备、设施和与动火直接 相关 阀门的控制 必须 由生产单位 人员 操作。 动火施工区域应设置警戒,严禁与动火作业无关人员或车辆进入动火区域。 动火作业人员在动火点的上风作业,应位于避开油气流可能喷射和封堵物射。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