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次语文月考答案内容摘要:
指/涉百家之书/纵不能增益德行/敦厉风俗/犹为一艺/得以自资/父兄不可常 依/乡国不可常保/一旦流离/无人庇荫/当自求诸身耳 [解析 ][给文言文断句,传统上称之为‚句读‛。 断句的基础在于对通篇文章的领会,因此断句前先要通读几遍,力求对全文的内容有个大体的了解,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然后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句与上下文的联系。 在断句时,还应注意文章的体裁、语言风格、句意的完整与否。 标点的使用要合乎规范,和现代汉语标点的用法相同。 这段文字要注意几组动宾结构的对称句子。 ] 10. ( 1)这首诗以花喻人,借繁花凋落的景象写征妇幽怨。 ( 1 分)开头四句.写香浓花腴的灿烂美景,一夜之 间便凋零、败落。 ( 1 分)颈联以花喻人,写少妇欣赏院里的梅花,因花开花落而想到时光易逝、盛年不再,包含着不能与出征戍边的丈夫一起共度大好年华的幽怨。 ( 1 分)尾联重新归到落花。 此时花都已谢了,飘飘扬扬落满了庭院,仿佛覆盖了一层白雪。 观花人由满地的落梅联想到辽海的雪野,却硬要反过来说:请别用辽海的白雪来比喻满院的落梅吧,这样会勾起我心头的无限愁绪的,( 1 分) 评分标准:手法 1 分,分析 3 分。 手法错,但分析中对诗意理解准确.酌情给分。 ( 2)这首诗既是咏物诗,又是闺情涛,而且还含有一定的时代内容,它的新意在于诗人并不仅是由落英缤纷引发出岁月易逝的感叹,而且是用细腻的笔触描写了战事给普通家庭带来的痛苦和不幸,从庭院落梅这一个小视角延伸到整个时代大背景,使得这首婉约的小诗含蕴丰富,耐人寻味。 ( 2 分) 评分标准:分析意思对即可。 共 2 分 对两处得一分,依此类推。 错断漏断量出扣一分,依此类推,扣完为止。 12. B E(B 项‚超越‘人类中心主义’这一中国传统观念‛的表述有误,‚人类中心主义‛ 是西方传统观念; E 项文中无此意 ) 13. C(整体把握文章,依相关中心旬的表述可得 ) 14.背景:生态危机日益严重,全世界都普遍关注生态环境的保护问题 (2 分 );现实意义:有助于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的沟通和互相认同,有助于构建多元文明之间的和谐和共同繁荣的格局,对于实现人类的世界大同的美好理想,。第三次语文月考答案
相关推荐
B、安庆失陷 C、洪秀全病逝 D、 天京陷落 下列对《资政新篇》的评价,不 正确的是( ) A、 是太平天国革命的产物 B、是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寻求真理的产物 C、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 D、不能反映农民阶级的迫切要求和愿望 下列太平天国的活动中,与当时世界潮流同步的是( ) A、 颁布 《天朝田亩制度》 B、 颁布《资政新篇》 C、严惩外国侵略者 D、反对没落的封建统治 1 中国同盟会是
应。 一天 夜里 ,孔繁森 悄悄地 来到 医院,请求献血。 医生见他年纪大 了,身体又不好,没有同意。 经孔 繁森再三恳求,医生才勉强答应。 一天 夜里 ,孔繁森 悄悄地 来到 医院, 请求 献血。 医生见他年纪大 了,身体又不好,没有同意。 经孔 繁森再三 恳求 ,医生才勉强答应。 一天 夜里 ,孔繁森 悄悄地 来到 医院, 请求 献血。 医生见他年纪大 了,身体又不好,没有同意。 经孔 繁森
第二小节并思考回答: 花木兰是一位( )的 女英雄。 她想:父亲年老多病,难以出征 ; 弟弟又小,还不够当兵的年龄。 自己理应为国为家分忧。 说一说。 父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弟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国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 年 4 月 lO 日是星期日,則 2020 年 6 月 1 日是星期 ______。 14.小明有一包彈球,其中 25%是綠色的, 10%是黃色的,餘下的 20%是藍色的。 如果藍色的彈球是 13 個,那麼這包彈球的個數是 ______。 15.甲、乙兩車同時從 A、 B 兩地沿相同的方向行駛。 甲車如果每小時行駛 60 千米,則 5 小時可追上前方的乙車;如果每小時行駛 70 千米,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87 年,日本 _______________超过美国,一度跃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之首。 1在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三国领导人的推动下, 1961 年召开了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标志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