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贸易常识内容摘要:
煤炭贸易常识 主 要 产 地 :在各大陆、大洋岛屿都有煤分布,但煤在全球的分布很不均衡,各个国家煤的储量也很不相同。 中国、美国、俄罗斯、德国是煤炭储量丰富的国家,也是世界上主要产煤国,其中中国是世界上煤产量最高的国家。 中国的煤炭资源在世界居于前列,上海以外其它各省区均有分布,但分布极不均衡。 在中国北方的大兴安岭兰山之间的地区,地理范围包括煤炭资源量大于 1000 亿吨以上的内蒙古、山西、陕西、宁夏、甘肃、河南 6 省区的全部或大部,是中国煤炭资源集中分布的地区,其资源量占全国煤炭资源量的 50%左右,占北方地区煤炭资源量的 55%以上。 在中国南方,煤炭资源量主要集中于贵州、云南、四川三省,吨,占南方煤炭资源量的 探明保有资源量也占南方探明保有资源量的 90%以上。 种 类1 烟煤(末) 6000 大卡,硫:发分:27,灰分:182 动力煤 7000 大卡,硫:1,挥发分:13右3 无烟煤 7000 大卡,硫:焦精煤 硫:发分 18结指数>855 肥精煤 硫:发分:32,粘结指数>856 1/3 焦精煤 硫:发分:28,粘结指数>807 无烟煤(中) 6800卡,硫:发分:9烟煤(小) 6800卡,硫:发分:9烟煤(末) 5500卡,硫:发分:9煤 5500 大卡,硫:1,挥发分: 消 费 用 途 :煤炭的用途十分广泛,可以根据其使用目的总结为两大主要用途:(1)动力煤,(2)炼焦煤。 (1)动力煤 从世界范围来看,动力煤产量占煤炭总产量的 80%以上。 世界 10 大煤炭公司主要生产动力煤,其比重约占该 10 大公司煤炭总产量的 82%;美国动力煤产量占其总产量的 90%以上;我国动力煤产量也占到煤炭总产量的 80%以上。 在国外,动力煤绝大部分用来发电,工业锅炉也有一些用量。 全世界约有 55%的煤炭用于发电,煤炭需求的增量部分基本上都在电力部门,但中国例外,在中国实施工业化的进程中,各行各业都需要大量的煤炭(动力煤)。 从动力煤的品种来看,以长焰煤和不粘煤储量最大, 褐煤和无烟煤也占有相当的比例,而贫煤和弱粘煤则相对较少,仅为全国动力煤总储量的 煤种 占全国动力煤储量,% 占全国煤炭总储量,%长焰煤 1) 发电用煤:我国约 1/3 以上的煤用来发电,目前平均发电耗煤为标准煤370g/(kW·h)左右。 电厂利用煤的热值,把热能转变为电能。 2) 蒸汽机车用煤:占动力用煤 2%左右,蒸汽机车锅炉平均耗煤指标为 100万吨·右。 3) 建材用煤:约占动力用煤的 上,以水泥用煤量最大,其次为玻璃、砖、瓦等4) 一般工业锅炉用煤:除热电厂及大型供热锅炉外,一般企业及取暖用的工业锅炉型号繁多,数量大且分散,用煤量约占动力煤的 30%。 5) 生活用煤:生活用煤的数量也较大,约占燃料用煤的 20%。 6) 冶金用动力煤:冶金用动力煤主要为烧结和高炉喷吹用无烟煤,其用量不到动力用煤量的 1%。 (2)炼焦煤 我国虽然煤炭资源比较丰富,但炼焦煤资源还相对较少,炼焦煤储量仅占我国煤炭总储量 炼焦煤类包括气煤(占 ,肥煤(占 ,主焦煤(占 ,瘦煤(占 ,其它为未分牌号的煤(占 ;非炼焦煤类包括无烟煤(占 ,贫煤(占 ),弱碱煤(占 ,不缴煤(占 ,长焰煤(占 ,褐煤(占 ,天然焦(占 ,未分牌号的煤(占 和牌号不清的煤(占。 炼焦煤的主要用途是炼焦炭,焦炭由焦煤或混合煤高温冶炼而成,一般 左右的焦煤才能炼一吨焦炭。 焦炭多用于炼钢,是目前钢铁等行业的主要生产原料,被喻为钢铁工业的“基本食粮”,是各国在世界原料市场上必争的原料之一。 煤炭发热量分级 中 转 港 :秦皇岛 天津 京唐港 日照 枝城连云港 广州 钦州 徐州 芜湖煤炭调出区:内蒙古 山西 陕西 日照 河南宁夏 黑龙江 贵州 四川 新疆煤炭调入区:北京 天津 河北 辽宁 山东吉林 上海 江苏 浙江 福建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报 价 方 式 :在煤炭生产的地方交货的价格。 指在火车车厢交货、含增值税的价格。 指在火车车厢交货、不含增值税的价格,也就是 说,没有在煤价上加13%的税。 指在某个堆放场地交货的价格,一般是不包括税的。 指把煤装到船上,未经过平整(不包括这项费用)的交货价。 指把煤装到船上,经过平整以后,包括这项费用的交货价。 指价格里包括不包括增值税(13%),比如,不含税价是 100,含税价就是 113。 含税包干价是指,把煤运到用户指定的地点的价格,一般是用火车或者船、或者汽车运输。 含税和不含税是说用户需要不需要发票,如果需要发票,是以煤价和运费为基础,加上税。 和 不包括火车运费的价格。 含税包干价、不含税包干价一样。 坑口价:是指在坑口进行交易的价格,一般不包含除煤价外的费用(如山西装火车费用的代发费、站台费、装车费、借户费、能源基金等等) ,也叫出厂价。 工 方 法 分 类 :按煤的加工方法和质量规格可分为原煤、精煤、粒级煤、洗选煤和低质煤等五类。 原煤是指从地下或地下采掘出的毛煤经筛选加工去掉矸石、黄铁矿等后的煤。 煤矿生产出来的未经洗选、未经加工的毛煤也叫原煤。 包括天然焦及劣质煤,不包括低热值煤等。 精煤 是指经过精选(干选或湿选)后生产出来的,符合质量要求的产品。 粒级煤 是指煤通过筛选或精选生产的,粒度下限大于 6分小于或等于 40%的煤。 按不同的粒度可分为洗中块、中块、洗混中块、混中块、洗混块和混块、洗大块和大块、洗特大块和特大块、洗小块和小块、洗粒煤和粒煤。 洗选煤 是指将原煤经过洗选和筛选加工后,已除或减少原煤中所含的矸石、硫分等杂质,并按不同煤种、灰分、热值和粒度分成若干品种等级的煤。 其粒度分级为5025803下。 洗选煤可分为洗原煤、洗混煤、混煤、洗混末煤、混末煤、洗末煤、末煤、洗粉煤、粉煤等品种。 除洗混煤的灰分要求小于等于 32%外,其余均要求小于等于 40%。 低质煤 是指灰分含量很高的各种煤炭产品。 低劣煤用于锅炉燃烧,不仅经济性差,而且造成燃烧辅助系统和对流受热面的严重磨损以及维修费用的增加,因为低劣煤灰分比较大,经济性差,灰分量大,对受热面的冲刷、磨损严重。 工 业 分 析 中 各 项 指 标 :1、水分,水分一项重要的煤质指标、它在煤的基础理论研究和加工利用中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根据煤中水分随煤的变质程度加深而呈规律性变化:从泥炭、褐煤、烟煤、年轻无烟煤,水分逐渐减少,而从年轻无烟煤到年老无烟煤,水分又增加。 煤的水分对其加工利用、贸易和储存运输都有很大影响。 锅炉燃烧中,水分高会影响燃烧稳定性和热传导;在炼焦工业中,水分高会降低焦炭产率,而且由于水分大量蒸发带走热量而延长焦化周期;在煤炭贸易上,煤的水分是一个重要的计质和计量指标。 在现代煤炭加工利用中,有时水分高反是一件好事,如煤中水分可作为加氢液化和加氢气化的供氢体。 在煤质分析中,煤的水分是进行不同基的煤质分析结果换算的基础数据。 2、灰分,煤中灰分是另一项在煤质特性和利用研究中起重要作用的指标。 在煤质研究中由于灰分与其他特性,如含碳量、发热量、结渣性、活性及可磨性等有程度不同的依赖关系,因此可以通过它来研究上述特性。 由于煤灰是煤中矿物质的衍生物,因此可以用它来算媒中矿物质含量。 此外,由于煤中灰分测定简单,而它在煤中的分布又不易均匀,因此在煤炭采样和制样方法研究中,一般都用它来评定方法的准确度和精密度。 在煤炭洗选工艺研究中,一般也以煤的灰分作为一项洗选效率指标。 在煤的燃烧和气化中,根据煤灰含量以及它的诸如熔点、粘度、导电性和化学组成等特性来预测燃烧和气化中可能出现的腐蚀、沾污、结渣问题,并据此进行炉型选择和煤灰渣利用研究。 3、挥发分,煤的挥发分产率与煤的变质程度有密切的关系。 随着变质程度的提高,煤的挥发分逐渐降低。 如煤化程度低的褐煤,挥发分产率为 65%37;变质阶段进人烟煤时,挥发分为 55%10;到达无烟煤阶段,挥发分就降到 10%甚至 3以下。 因此,根据煤的挥发分产率可以大致判断煤的煤化程度。 在我国煤炭分类方案以及苏(原)、美、英、法、波和国际煤炭分类方案中都以挥发分作为第一分类指标。 根据挥发分产率和测定挥发分后的焦渣特征可以初步确定煤的加工利用途径。 如高挥发分煤,干馏时化学副产品产率高,适于作低温干馏或加氢液化的原料,也可作气化原料;挥发分适中的烟煤,粘结性较好,适于炼焦。 在配煤炼焦中,要用挥发分来确定配煤比,以将配煤的挥发分控制到适宜范围 25%31。 此外,根据挥发分可以估算炼焦时焦炭、煤气和焦油等产率。 在动力用煤中,可根据挥发分来选择特定的燃烧设备或特定设备的煤源。 在气化和液化工艺的条件选择上,挥发分也有重要的参考作用。 在环境保护中,挥发分还作为一个制定烟雾法令的依据。 此外、挥发分与其它媒质特性指标如发热量、碳和氢含量都有较好的相关关系。 利用挥发分可以计算煤的发热量和碳、氢、氯含量及焦油产率。 4、固定碳,固定碳是煤炭分类、燃烧和焦化中的一项重要指标,煤的固定碳随变质程度的加深而增加。 在煤的燃烧中,利用固定碳来计算燃烧设备的效率;在炼焦工业中,根据它来预计焦炭的产率。 质 量 指 标 分 级 : 煤炭质量是指煤炭的物理、化学特性及其适用性,其主要指标有灰分、水分、硫分、发热量、挥发分、块煤限率、含矸率以及结焦性、粘结性等。 正确使用微机量热仪、升降式微机全自动量热仪、微机灰熔点测定仪、自动测氢仪、工业分析仪、快速灰化炉、微电脑粘结指数测定仪、奥亚膨胀度测定仪煤燃点测定仪、煤炭结渣性测定仪、活性炭测定仪等煤炭化验设备,可以测试出煤炭的不同指标,从而可以确定煤炭质量。 煤炭硫分按下表进行分级: 序号 1 2 3 4 5 6级别名称 特低硫煤 低硫分煤 低中硫煤 中硫分煤 中高硫煤 高硫分煤 代号 分(围,%1炭灰分按下表进行分级: 序号 1 2 3 4 5 6级别名称 特低灰煤 低灰分煤 低中灰煤 中灰分煤 中高灰煤 高灰分煤 代号 分(围,%煤的固定碳按下表进行分级 级别名称 特低固定碳煤 低固定碳煤 低固定碳煤 中等固定碳煤 中高固定碳煤 高固定碳煤 特高固定碳煤 代号 级范围(% 验方法 用 分 类 的 情 况 :1989 年 10 月 ,国家标准局发布中国煤炭分类国家标准 (依据干燥无灰基挥发分 结指数 G、胶质层最大厚度 Y、奥亚膨胀度 b、煤样透光性 P、煤的恒湿无灰基高位发热量 6 项分类指标,将煤分为 14 类。 即褐煤、长焰煤、不粘煤、弱粘煤、1/2 中粘煤、气煤、气肥煤、1/3 焦煤、肥煤、焦煤、瘦煤、贫瘦煤、贫煤和无烟煤。 根据煤的煤化度,将我国所有的煤分为褐煤、烟煤和无烟煤三大煤类。 又根据煤化度和工业利用的特点,将褐煤分成 2 个小类,无烟煤分成 3 个小类。 烟煤比较复杂,按挥发分分为 4 个档次,即 020%、2028%、28 37%和37,分为低、中、中高和高四种挥发分烟煤。 按粘结性可以分为 5 个或 6 个档次,即 为 05,称不粘结或弱粘结煤; 520,称弱粘结煤; 2050,称为中等偏弱粘结煤;I50 65,称中等偏强粘结煤; 65,称强粘结煤。 在强粘结煤中,若y25 b 150%(对于 8%,的肥煤,b220%) 的煤,则称为特强粘结煤。 参见类煤的基本特征如下: (1)无烟煤(。 无烟煤固定碳含量高,挥发分产率低,密度大,硬度大,燃点高,燃烧时不冒烟。 01 号无烟煤为年老无烟煤;02 号无烟煤为典型无烟煤;03 号无烟煤为年轻无烟煤。 如北京、晋城、阳泉分别为 01、02、03 号无烟煤。 (2)贫煤 (贫煤是煤化度最高的一种烟煤,不粘结或微具粘结性。 在层状炼焦炉中不结焦。 燃烧时火焰短,耐烧。 (3)贫瘦煤 (贫瘦煤是高变质、低挥发分、弱粘结性的一种烟煤。 结焦较典型瘦煤差,单独炼焦时,生成的焦粉较多。 (4)瘦煤 (瘦煤是低挥发分的中等粘结性的炼焦用煤。 在炼焦时能产生一定量的胶质体。 单独炼焦时,能得到块度大、裂纹少、抗碎性较好的焦炭,但焦炭的耐磨性较差。 (5)焦煤 (焦煤是中等及低挥发分的中等粘结性及强粘结性的一种烟煤。 加热时能产生热稳定性很高的胶质体。 单独炼焦时能得到块度大、裂纹少、抗碎强度高的焦炭,其耐磨性也好。 但单独炼焦时,产生的膨胀压力大,使推焦困难。 (6)肥煤 (肥煤是低、中、高挥发分的强粘结性烟煤。 加热时能产生大量的胶质体。 单独炼焦时能生成熔融性好、强度较高的焦炭,其耐磨性有的也较焦煤焦炭为优。 缺点是单独炼出的焦炭,横裂纹较多,焦根部分常有蜂焦。 (7)13 焦煤 (1313 焦煤是新煤种,它是中高挥发分、强粘结性的一种烟煤,又是介于焦煤、肥煤、气煤三者之间的过渡煤。 单独炼焦能生成熔融性较好、强度较高的焦炭。 (8)气肥煤 (气肥煤是一种挥发分和胶质层都很高的强粘结性肥煤类,有的称为液肥煤。 炼焦性能介于肥煤和气煤之间,单独炼焦时能产生大量的气体和液体化学产品。 (9)气煤 (气煤是一种煤化度较浅的炼焦用煤。 加热时能产生较高的挥发分和较多的焦油。 胶质体的热稳定性低于肥煤,能够单独炼焦。 但焦炭多呈细长条而易碎,有较多的纵裂纹,因而焦炭的抗碎强度和耐磨强度均较其他炼焦煤差。 (10)1 2 中粘煤(12。 12 中粘煤是一种中等粘结性的中高挥发分烟煤。 其中有一部分在单独炼焦时能形成一定强度的焦炭,可作为炼焦配煤的原料。 粘结性较差的一部分煤在单独炼焦时,形成的焦炭强度差,粉焦率高。 (11)弱粘煤(。 弱粘煤是一种粘结性较弱的从低变质到中等变质程度的烟煤。 加热时,产生较少的胶质体。 单独炼焦时,有的能结成强度很差的小焦块,有的则只有少部分凝结成碎焦屑,粉焦率很高。 (12)不粘煤(不粘煤是一种在成煤初期已经受到相当氧化作用的低变质程度到中等变质程度的烟煤。 加热时,基本上不产生胶质体。 煤的水分大,有的还含有一定的次生腐植酸,含氧量较多,有的高达 10%以上。 (13)长焰煤(长焰煤是变质程度最低的一种烟煤,从无粘结性到弱粘结性的都有。 其中最年轻的还含有一定数量的腐植酸。 贮存时易风化碎裂。 煤化度较高的年老煤,加热时能产生一定量的胶质体。 单独炼焦时也能结成细小的长条形焦炭,但强度极差,粉焦率很高。 (14)褐煤(褐煤分为透光率 0 的年轻褐煤和 050的年老褐煤两小类。 褐煤的特点为:含水分大,密度较小,无粘结性,并含有不同数量的腐植酸,煤中氧含量高。 常达 1530%左右。 化学反应性强,热稳定性差,块煤加热时破碎严重。 存放空气中易风化变质、破碎成效块甚至粉末状。 发热量低,煤灰熔点也低,其灰中含有较多的有较少的 了以上的煤种以外,我国其它的煤炭品种尚有:(1)烛煤:有一种炭,用纸就可点燃,并发出明亮的光焰,像蜡烛一样,因此人们称它为烛煤。 烛煤通常呈灰黑色或褐色,光泽也较暗淡,有时略带油脂光泽,断口呈贝壳状,含植物小袍子较多,可含少量藻类,也可能不含。 烛煤挥发物含量和焦油产出军较高。 主要产地:山西的浑源、大同,山东的新滇、兖州和枣庄。 (2)藻煤:有种光泽暗淡、结构均一、呈块状构造、韧性较大、易燃、有沥青味的煤;在显微镜下观察,可见它主要是由密集的藻类组成的,也含有少量粘土矿物,这就是藻煤。 藻煤的挥发物氢含量高、焦油产出宰高,但有时灰分也高。 主要产地:山西的浑源、蒲县,山东的肥城和兖州。 (3)弱钻煤:弱粘煤是隔绝空气加压时产生的。 胶质体很少,有时也可单独炼焦,但焦炭多呈小块,易粉碎。 炼焦时可小量配用。 它的主要用途是作气化原料和机车、发电厂燃料。 主要产地有陕西的彬(县)长(武)矿区、铜川的焦坪等。 (4)煤精:煤精是煤的一个特殊品种,煤精又称煤玉、炭精、灰根、乌玉、墨石、煤根石、墨精石等。 它同普通煤一样可以燃烧,其主要特点是质地致密,具有一定的韧性,不透明,黝黑闪亮,抛光后呈玻璃光泽,硬度 ,相对密度 用作工艺雕刻制品原料;实物资料证实,有些煤精制品及其坯料被埋在地下数百年乃至数千年,仍保存完好,没有风化、龟裂现象。 沈阳新东遗址发掘出来的煤精雕刻制品,是我国从六七千年前石器时代就已开始利用煤炭的直接证据。 我国煤炭储量主要分布在华北、西北地区,集中在昆仑山秦岭大别山以北的北方地区,以山西、陕西、内蒙古等省区的储量最为丰富。 晋陕蒙(西)地区(简称“三西”地区)集中了中国煤炭资源的 60%,另外还有近 9%集中于川、云、贵、渝地区。 山西省是资源储量最多的省份,占全国总储量的 30%。 与资源分布相对应的,是煤炭生产也集中于这些地区。 在漫长的地质演变过程中,煤田受到多种地质因素的作用;由于成煤年代、成煤原始物质、还原程度及成因类型上的差异,再加上各种变质作用并存,致使中国煤炭品种多样化,从低变及程度的褐煤到高变质程度的无烟煤都有储存。 按中国的煤种分类,其中炼焦煤类占 非炼焦煤类占 中国虽然煤炭资源丰富,但适于露天开采的煤炭储量少,仅占总储量的 7%左右,其中 70%是褐煤,主要分布在内蒙、新疆和云南。 发 热 量 :煤炭发热量按下表进行分级: 序号 1 2 3 4 5 6级别名称 低热值煤 中低热值煤 中热值煤 中高热值煤 高热值煤 特高热值煤 代号 热量(围,MJ/的发热量,又称为煤的热值,即单位质量的煤完全燃烧所发出的热量。 煤的发热量时煤按热值计价的基础指标。 煤作为动力燃料,主要是利用煤的发热量,发热量愈高,其经济价值愈大。 同时发热量也是计算热平衡、热效率和煤耗的依据,以及锅炉设计的参数。 煤的发热量表征了煤的变质程度(煤化度) ,这里所说的煤的发热量,是指用 重液分选后的浮煤的发热量(或灰分不超过 10%的原煤的发热量)。 成煤时代最晚煤化程度最低的泥炭发热量最低,一般为 g,成煤早于泥炭的褐煤发热量增高到25 31g,烟煤发热量继续增高,到焦煤和瘦煤时,碳含量虽然增加了,但由于挥发分的减少,特别是其中氢含量比烟煤低的多,有的低于 1%,相当于烟煤的 1/6,所以发热量最高的煤还是烟煤中的某些煤种。 鉴于低煤化度煤的发热量,随煤化度的变化较大,所以,一些国家常用煤的恒湿无灰基高位发热量作为区分低煤化度煤类别的指标。 我国采用煤的恒湿无灰基高位发热量来划分褐煤和长焰煤。 (1)发热量的单位 热量的表示单位主要有焦耳(J)、卡(英制热量单位 焦耳,是能量单位。 1 焦耳等于 1 牛顿(N)力在力的方向上通过 1 米的位移所做的功1J=1N×0J 1000焦耳时国际标准化组织(采用的热量单位,也是我国 1984 年颁布的,1986 年7 月 1 日实施的法定计量热量的单位。 煤的热量表示单位:J/g、KJ/g 、g 卡(是我国建国后长期采用的一种热量单位。 1指 1g 纯水从 所吸收的热量。 欧美一些国家多采用 15 1g 纯水从 热到 所吸收的热量。 10151956 年伦敦第误解蒸汽性质国际会议上通过的国际蒸汽表卡的温度比 15低,其定义如下: 1上看出,15,每卡所含热能比 20高。 英、美等国家目前仍采用英制热量单位(,其定义是:1 磅纯水从 32F 加热到212F 时,所需热量的 1/180。 焦耳、卡、间的关系 1000J) 1J=0 的负 7 次方 0g 与 b 的换算公式: 因为 1B= 所以 1b=1/g1g=b 由于 g 的热值表示因 15 20的不同而不同,所以国际贸易和科学交往中,尤其是采用进口苯甲酸(标明其 g)作为热量计的热容量标定时,一定要了解是什莫温度(C)或条件下的热值(g),否则将会对燃烧的热值产生系统偏高或偏低。 为了使热量单位在国内外统一,不须以 J 取代 为煤的发热量表示单位。煤炭贸易常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