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唐山市20xx年高考数学一模试卷理科内容摘要:
, 由题意,此时应该满足条件 |b﹣ a|< m,退出循环,输出 b 的值为 . 可得: |﹣ 3|≥ m,且 |﹣ |< m, 解得: < m≤ , 故选: B.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程序框图,模拟循环的执行过程是解答此类问题常用的办法,属于基础题. 10.已知 ω> 0,将函数 f( x) =cosωx 的图象向右平移 个单位后得到函数的图象,则 ω的最小值是( ) A. B. 3 C. D. 【考点】 函数 y=Asin( ωx+φ)的图 象变换. 【分析】 利用诱导公式化简和同名函数,根据三角函数平移变换规律,建立关系.即可求 ω的最小值. 【解答】 解:由函数 f( x) =cosωx=sin( ωx )图象向右平移 个单位后得到: sin( ), 由题意可得: ,( k∈ Z) 解得: , ∵ ω> 0, ∴ 当 k=0 时, ω的值最小值为 . 故选 A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函数 y=Asin( ωx+φ)的图象变换规律,属于基础题. 11.在一次比赛中某队共有甲,乙,丙等 5 位选手参加,赛前用抽签的方法决定出场的顺序,则乙、丙都不与甲相邻出场的概率是( ) A. B. C. D. 【考点】 列举法计算基本事件数及事件发生的概率. 【分析】 先求出基本事件总数 n= =120,再求出乙、丙都不与甲相邻出场包含的基本事件个数 m= + + =36,由此能求出乙、丙都不 与甲相邻出场的概率. 【解答】 解:在一次比赛中某队共有甲,乙,丙等 5 位选手参加, 赛前用抽签的方法决定出场的顺序, 基本事件总数 n= =120, 乙 、 丙 都 不 与 甲 相 邻 出 场 包 含 的 基 本 事 件 个 数m= + + =36, ∴ 乙、丙都不与甲相邻出场的概率 p= = . 故选: D. 【点评】 本题考查概率的求法,是中档题,解题时 要认真审题,注意等可能事件概率计算公式的合理运用. 12.已知 a> b> 0, ab=ba,有如下四个结论: ① b< e; ② b> e; ③ ∃ a, b 满足 a•b< e2; ④ a•b> e2. 则正确结论的序号是( )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考点】 有理数指数幂的化简求值. 【分析】 根据题意,得出 = , f( x) = , x> 0,利用导数判断 0< x<e 时 f( x)增, x> e 时 f( x)减; x=e 时 f( x)取得最大值;根据 f( a) =f( b)得出 a> e> b,判断 ① 正确 ② 错误; 由 > e> b 得出 f( b) < f( )且 f( a) < f( ),即 ab> e2,判断 ④ 正确③ 错误. 【解答】 解: ∵ a> b> 0, ab=ba, ∴ blna=alnb, ∴ = , 设 f( x) = , x> 0, ∴ f′( x) = , 当 0< x< e 时, f′( x) > 0,函数 f( x)单调递增, 当 x> e 时, f′( x) < 0,函数 f( x)单调递减, 当 x=e 时, f( x) max=f( e) = ; ∵ f( a) =f( b), ∴ a> e> b> 0, ∴① 正确, ② 错误; ∴ > e> b, ∴ f( b) < f( ), ∴ f( a) < f( ), ∴ a> > e, ∴ ab> e2, ④ 正确, ③ 错误; 综上,正确的命题是 ①④ . 故选: C. 【点评】 本题考查了利用构造函数的方法判断数值大小的应用问题,是综合性题目.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 4小题,每小题 5分,共 20分,把答案填写在题中横线上. 13.若变量 x, y 满足约束条件 ,则 z=x+y 的最小值是 ﹣ 2 . 【考点】 简单线性规划. 【分析】 由约束条件作出可行域,化目标函数为直线方程的斜截式,数形结合定点最优解,联立方程组求得最优解的坐标,代入目标函数得答案. 【解答】 解:由约束条件 作出可行域如图, 联立 ,得 A(﹣ 1,﹣ 1), 化目标函数 z=x+y 为 y=﹣ x+z, 由图可知,当直线 y=﹣ x+z 过点 A 时,直线在 y 轴上的截距最小, z 有最小值为﹣ 1﹣ 1=﹣ 2. 故答案为:﹣ 2. 【点评】 本题考查简单的线性规划,考查数形结合的解题思想方法和数学转化思想方法,是中档题. 14.设数列 {an}的前 n 项和为 Sn,且 ,若 a4=32,则 a1= . 【考点】 数列的概念及简单表示法. 【分析】 利用 , a4=32,可得 =32,即可得出结论. 【解答】 解: ∵ , a4=32, ∴ =32, ∴ a1= , 故答案为 . 【点评】 本题考查数列的通项与求和,考查学生的计算 能力,比较基础. 15.已知抛物线 C: y2=2px( p> 0)的焦点为 F, ,抛物线 C 上的点 B 满足 AB⊥ AF,且 |BF|=4,则 p= 2 或 6 . 【考点】 抛物线的简单性质. 【分析】 求出直线 AB 的方程,与抛物线方程联立,求出 B 的横坐标,利用抛物线的定义,即可得出结论. 【解答】 解:由题意, kAF=﹣ , ∴ 直线 AB 的方程为 y= x+ , 代入 y2=2px,可得 p2x2﹣ 12px+36=0, ∴ x= , ∵ |BF|=4, ∴ + =4, ∴ p=2 或 6, 故答案为 2 或 6. 【点评】 本题考查抛物线的定义,考查直线与 抛物线位置关系的运用,属于中档题. 16.在三棱锥 P﹣ ABC 中, PA, PB, PC 两两互相垂直,且 AB=4, AC=5,则BC 的取值范围是 ( 1, ) . 【考点】 点、线、面间的距离计算. 【分析】 如图设 PA、 PB、 PC。河北省唐山市20xx年高考数学一模试卷理科
相关推荐
环境脆弱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乙两个区域,国土整治的重点任务分别是 ,发展立体农业 ,治理中低产田 ,发展立体农业 ,治理中低产田 下图示意相邻国家的基本情况,读图回答 38— 40题。 、乙国家最有可能是 、巴基斯坦 、德国 、日本 、美国 ,符合区域关系的是 ①为资金 ②为技术 ③为劳动力 ④为原料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导致细胞内渗透压降低 D.胰岛素分泌过程中,囊泡膜经融合成为细胞膜的一部分 18. 下列实验中科学家使用的手段或技术显著不同于其 它 的是 A.科学家对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的研究 B.鲁宾和卡门证明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来自水 C.恩格尔曼证明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 D.卡尔文探明 C02中的碳在光合作用中转化成有机物中碳的途径 19. 细胞核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图 a 图地貌景观形式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地球表面虽然经百万年的风雨侵蚀,但地面仍然是不平的,对此现象解释较为合理的是: B、地壳运动不断发生 C、时间还不够漫长 D、侵蚀不 够强烈 读右图,判断下列四种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甲处为喷出岩,含有化石 ②乙处为侵入岩 ③甲可能是火山岩 ④乙可能是沉积岩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10.右图为某地地层示
共 160 分) 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 第 3641 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 第 4246 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36. ( 24 分)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青藏高原是我国最大的湖区,这里有青海湖、纳木错、色林错等著名大湖,高原现代湖泊总面积有 36900 平方公里,占全国湖泊总面积的 52%,高原上绝大多数湖泊海拔在 4000 米以上
D.②③④ 22.“以森林民族的原生文化,直接与高度发展的中原文化相结合,实现了民族的飞跃。 ”材料描述的改革是 ( ) B. 1861年改革 C.孝文帝改革 D.王安石变法 23.王安石认为宋神宗对 改革的态度是“天下事如煮羹,下一把火,又随下一勺水,即羹何由有熟也。 ”由此,可以断定王安石变法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是 ( ) A.宋神宗急功近利 B.宋神宗动摇不定 C.宋神宗反对变法
点呢。 合作探索: 用身边的工具测量出你身边的圆形物体 的直径和周长,并完成以下这张表格。 直径 d 周长 C C247。 d 的值 物体 1 物体 2 物体 3 物体 4 物体 5 根据刚才的表格,你能归纳出直径 d和周长 C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关系吗。 圆的周长除以圆的直径之后得到的数值其实是一个固定的数,我们把它叫做圆周率。 用字母 来表示。 它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