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生物蛋白质和核酸内容摘要:

数为 123 个。 图 2 中含有的 R 基团是 ②④⑥⑧ , ① 为氨基。 该蛋白质由一条肽链构成,结合图 2 可推知肽链至少含有 3 个游离的羧基。 蛋白质的合成场所为核糖体。 答案 D 2 .免疫球蛋白 Ⅰ gG 的结构如图所示,其中 — S — S —表示连接两条相邻肽链的二硫键。 若该 Ⅰ gG 由 m个氨基酸构成,则该 Ⅰ gG 有肽键数及形成该蛋白质时相对分子质量减少了 ( ) A. m 个 (m - 4) 18 B . (m + 1) 个 (m - 4) 18 C . (m - 1) 个 (m - 4) 18 - 6 D . (m - 4) 个 (m - 4) 18 + 6 D 解析 计算分子量时若出现二硫键不要漏掉脱去氢的数量。 3 .如图所示,表示有关蛋白质分子的简要概念图,对图示分析正确的是 ( ) A. 甲中一定含有 S 、 P 等元素 B . ① 过程发生所需的模板和运输乙的工 具都是RNA C .多肽中乙的数目等于丙的数目 D .蛋白质结构的多样性是同一生物体细胞多样性的根本原因 解析 甲中主要由 C 、 H 、 O 、 N 4 种化学元素组成,很多重要的蛋白质中还含有 P 、 S 等元素; ① 过程表示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的翻译过程,其所需模板是m R NA ,运输氨基酸的工具是 t RN A ;多肽中氨基酸的数目大于或等于肽键的数目;同一生物体细胞多样性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答案 B 考点二 蛋白质与核酸 1 . 肽键和磷酸二酯键的形成 ( 1) 两种化学键的形成都伴随着 H2O 生成,都是吸能反应,都消耗 A TP。 ( 2) 肽键的断裂需要蛋白酶或肽酶;磷酸二酯键的形成需 DNA 聚合酶或 D NA 连接酶 ( 片段连接 ) ,断裂需 DNA 水解酶或限制性核酸内切酶。 ( 3) 肽键形成场所 —— 核糖体;磷酸二酯键形成场所—— 细胞核、叶绿体、线粒体等。 2 . 蛋白质与核酸的关系 (1) 由 A 、 B 、 C 三种大分子之间的关系分析推断甲、乙、丙三个过程分别为:甲是 DNA 复制,乙是转录,丙是翻译。 组成单位 a 、 b 、 c 分别是脱氧核苷酸、核糖核苷酸和氨基酸,大分子物质 A 、 B 、 C 分别是DNA 、 m R NA 和蛋白质。 (2) 生物多样性的直接原因是蛋白质多样性;根本原因是 DNA 多样性 ( 不能说核酸多样性,因为核酸有两种 ) ;同一生物不同部位细胞形态功能不同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 转录形成的 RNA 不同 )。 ( 3) 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及种类具有物种差异性,因而可以从分子水平上,通过分析不同物种的核酸和蛋白质来区分或判断不同物种间的亲缘关系,也可用于刑事案件的侦破或亲子鉴定。 特别提醒 生物体内的水、无机盐、糖类、脂质、氨基酸等则不具有物种差异性。 对位训练 4 .如图表示人体细胞内的几种重要化合物 A 、 B 、 C的化学组成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下列相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和 B 是染色体的主要成分 B .过程 1 、 2 、 4 都有水的产生 C .密码子存在于 B 和 C D .过程 3 、 4 进行的场所和所利用的酶不同 解析 小分子 a 的组成元素是 C 、 H 、 O 、 N ,由此可以初步判断其为氨基酸,小分子 b 的组成元素是 C 、H 、 O 、 N 、 P ,由此可以初步判断其为核苷酸。 再根据 A 、 B 、 C 三种大分子物质的相互关系图解,联想到转录和翻译过程, B → C → A 为基因表达过程, C 为m R NA ,这样就可以判断 A 是蛋白质, B 是 DNA。 因 a( b ) 合成 A( B) 的过程属于聚合过程,该过程有水产生。 C → A 属于氨基酸的脱水缩合,也有水的生成。 B → C 是转录过程,主要在细胞核中进行, C → A 是翻译过程,在核糖体上进行,转录和翻译所利用的酶不同。 密码子是指在 m R NA ( C) 上三个相邻的决定氨基酸的碱基,所以 C 项错误。 答案 C 5 .如图为人体中的两种重要有机物 B 、 E 的组成及相互关系图,关于此图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和 G 在同一个体的不同细胞中含量基本相同 B . G 是遗传物质的载体,在细胞核中合成 C . B 是细胞中含量最多的有机物 D .鉴定 B 时需要水浴加热 解析 由元素的种类和 E 、 G 、 B 的关系可知, E 代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