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生物检测生物组织细胞中的还原性糖内容摘要:
试剂遇还原糖水浴热后呈现砖红色沉淀。 所以选 D项。 D 6 .对下表中所列待测物质的检测,所选用的试剂及预期结果都正确的是 待测物质 检测试剂 预期显色结果 ① DNA 甲基绿 红 色 ② 脂肪 苏丹Ⅲ 橘黄色 ③ 淀粉 斐 林试剂 蓝色 ④ 蛋白质 双缩脲试剂 紫色 A . ① ③ B . ② ③ C . ①④ D . ②④ “汉水丑生的生物同行”超级群大型公益活动:历年高考题 PPT版制作。 本课件为公益作品,版权所有,不得以任何形式用于商业目的。 2020年 1月15日,汉水丑生标记。 ( 09福建) 1 下列对有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 ,将已经解离、漂洗、染色的根尖置于载玻片上,轻轻盖上盖玻片后即可镜检 ,用吸管吸取培养液滴满血球计数板的计数室及其四周边缘,轻轻盖上盖玻片后即可镜检 ,研磨绿叶时应加一些有机溶剂,如无水乙醇等 ,可加入适量斐林试剂后,摇匀并观察颜色变化 “汉水丑生的生物同行”超级群大型公益活动:历年高考题 PPT版制作。 本课件为公益作品,版权所有,不得以任何形式用于商业目的。 2020年 1月15日,汉水丑生标记。 C ( 09江苏) 21 下列有关实验及显色结果的叙述,错误的有( ) A.水浴加热条件下,蔗糖与斐林试剂发生作用生成砖红色沉淀 ,脱氧核苷酸与二苯胺发生作用呈现蓝色 C.常温条件下,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发生作用呈现紫色 D.常温条件下,核糖核酸与甲基绿作用呈现绿色 【 解析 】 A选项能与斐林试剂水浴加热发生作用生成砖红色沉淀的糖是还原性糖,有果糖、麦芽糖、葡萄糖,蔗糖不是; B选项沸水浴条件下, DNA与二苯胺发生作用呈现蓝色; D选项常温条件下,脱氧核苷酸与甲基绿作用呈现绿色。 ABD ( 08山东) 1 从细胞膜上提取了某种成分,用非酶法处理后,加入双缩脲试剂出现紫色;若加入斐林或班氏试剂并加热,出现砖红色。 该成分是 ( ) A.糖脂 B.磷脂 C.糖蛋白 D.脂蛋白 “汉水丑生的生物同行”超级群大型公益活动:历年高考题 PPT版制作。 本课件为公益作品,版权所有,不得以任何形式用于商业目的。 2020年 1月15日,汉水丑生标记。 【 解析 】 此题主要考察必修一第二章三大物质鉴定,较易。 “用非酶法处理”,给出信息:不考虑外加物质(蛋白质)影响;双缩脲试剂颜色反应检测蛋白质,斐林(或班氏)试剂检测可溶性还原糖,蛋白质 +糖选出糖蛋白。 C(08广东 )37 生产中使用的普通淀粉酶的最适温度在 40— 60℃ 之间,而极端耐热淀粉酶在 100℃ 仍能保持较高的活性,因此具有更为广泛的应用前景。 ( 2)在此实验中,因变量可以用碘液和斐林试剂检测,两种试剂各与何种物质反应生色 ?检测的是底物还是产物 ? 碘液与淀粉反应,碘液检测的是底物;斐林试剂与还原性糖反应,检测的是产物。 “汉水丑生的生物同行”超级群大型公益活动:历年高考题 PPT版制作。 本课件为公益作品,版权所有,不得以任何形式用于商业目的。 2020年 1月15日,汉水丑生标记。 ( 3)假设实验结果如下表,请在给出的坐标纸上绘图反映实验结果。 “汉水丑生的生物同行”超级群大型公益活动:历年高考题 PPT版制作。 本课件为公益作品,版权所有,不得以任何形式用于商业目的。 2020年 1月15日,汉水丑生标记。 ( 08全国 Ⅱ ) 30 回答下列( I)、( Ⅱ )小题: ( I)香蕉果实成熟过程中,果实中的贮藏物不断代谢转化,香蕉逐渐变甜。 图 A中 I、 Ⅱ 两条曲线分别表示香蕉果实成熟过程中两种物质含量的变化趋势。 “汉水丑生的生物同行”超级群大型公益活动:历年高考题 PPT版制作。 本课件为公益作品,版权所有,不得以任何形式用于商业目的。 2020年 1月15日,汉水丑生标记。 “汉水丑生的生物同行”超级群大型公益活动:历年高考题 PPT版制作。 本课件为公益作品,版权所有,不得以任何形式用于商业目的。 2020年 1月15日,汉水丑生标记。 请回答:取成熟到第 X天和第 Y天的等量香蕉果肉,分别加等量的蒸馏水制成提取液。 然后在 a、 b试管中各加 5mL第 X天的提取液,在c、 d 试管中各加 5mL第 Y天的提取液,如图 B。 ( 1)在 a、 c试管中各加人等量碘液后, a管呈蓝色,与 a管相比 c管的颜色更 ____,两管中被检测的物质是 _____,图 A中表示这种物质含量变化趋势的曲线是 ___。 浅 淀粉 Ⅰ “汉水丑生的生物同行”超级群大型公益活动:历年高考题 PPT版制作。 本课件为公益作品,版权所有,不得以任何形式用于商业目的。 2020年 1月15日,汉水丑生标记。 “汉水丑生的生物同行”超级群大型公益活动:历年高考题 PPT版制作。 本课件为公益作品,版权所有,不得以任何形式用于商业目的。 2020年 1月15日,汉水丑生标记。 ( 2)在 b、 d 试管中各加人等量的斐林试剂,煮沸后, b管呈砖红色,与 b管相比 d管的颜色更 ___,两管中被检测的物质是 _______,图 A中表示这种物质含量变化趋势的曲线是 ___。 还原糖 深 Ⅱ “汉水丑生的生物同行”超级群大型公益活动:历年高考题 PPT版制作。 本课件为公益作品,版权所有,不得以任何形式用于商业目的。 2020年 1月15日,汉水丑生标记。 加快 加快 ( 3)已知乙烯利能增加细胞内乙烯的含量。 如果在第 X天喷施乙烯利,从第 X天开始曲线 Ⅰ 将呈现出______(加快、减慢)下降的趋势,曲线 Ⅱ 将呈现出______(加快、减慢)上升的趋势。 “汉水丑生的生物同行”超级群大型公益活动:历年高考题 PPT版制作。 本课件为公益作品,版权所有,不得以任何形式用于商业目的。 2020年 1月 15日,汉水丑生标记。 【 解析 】 碘液是用来检验淀粉的存在,斐林试剂是用来检验可溶性还原糖的存在的。 依据题意可知,香蕉果实成熟过程中,淀粉经代谢转化为有甜味的可溶性还原糖(如葡萄糖等)。 在第 X天(较早)得到的果肉提取液(试管 a、 b)含淀粉(曲线 Ⅰ )多还原糖(曲线 Ⅱ )少,而在第 Y天(较晚)得到的果肉提取液(试管 c、 d)含淀粉少还原糖多。 乙烯利是乙烯的类似物,可促进果实的成熟,从而加快淀粉转化成还原糖的过程。 ( 08江苏) 33 某同学进行实验,甲图为实验开始状态,乙图为实验结束状态。 请在乙图所示实验结果的基础上继续实验,探究蔗糖的水解产物能否通过半透膜。 增添的实验材料:蔗糖酶溶液、斐林试剂、试管、滴管、水浴锅等。 ( 1)设计出继续实验的简要步骤: ① ; ②。 向 a、 b两管分别加入等量蔗糖酶溶液,水浴加热(或隔水加热) U型管至适宜温度,观察 a、 b两管内液面的变化 吸取 a、 b两管内适量液体,分别加入 A、 B两试管中,并加入斐林试剂,( 60~ 65℃ )水浴加热,观察 A、 B试管内有无砖红色沉淀“汉水丑生的生物同行”超级群大型公益活动:历年高考题 PPT版制作。 本课件为公益作品,版权所有,不得以任何形式用于商业目的。 2020年 1月15日,汉水丑生标记。 ( 2)预测实验现象并作出结论。 如果 a、 b两管液面高度差缩小且 A、 B试管内均有砖红色沉淀,则蔗糖的水解产物能通过半透膜; 如果 a、 b两管液面高度差增大且 A试管内无砖红色沉淀、B试管内有砖红色沉淀,则蔗糖的水解产物不能通过半透膜 某同学进行实验,甲图为实验开始状态,乙图为实验结束状态。 请在乙图所示实验结果的基础上继续实验,探究蔗糖的水解产物能否通过半透膜。 “汉水丑生的生物同行”超级群大型公益活动:历年高考题 PPT版制作。 本课件为公益作品,版权所有,不得以任何形式用于商业目的。 2020年 1月15日,汉水丑生标记。 ( 08上海) 41 利用纤维素解决能源问题的关键,是高性能纤维素酶的获取。 请完善实验方案,并回答相关问题。 【 实验目的 】 比较三种微生物所产生的纤维素酶的活性。 【 实验原理 】 纤维素酶催化纤维素分解为葡萄糖,用葡萄糖的产生速率表示酶活性大小;用呈色反应表示葡萄糖的生成量。 【 实验材料 】 三种微生物( A~ C)培。高一生物检测生物组织细胞中的还原性糖
相关推荐
,先要将目睹基因插入农杆菌 Ti质粒的 _________中,然后用该农杆菌感染植物细胞,通过 DNA重组将目的基因插入植物细胞的 ______________上。 T— DNA 染色体 胰岛素原(蛋白质) 相互接触 接触抑制 单层(或一层) 胰蛋白酶 衰老甚至死亡 不死性 降低 减少 19.( 2020宁夏 38)回答下列有关动物细胞培养的问题: (1)在动物细胞培养过程中
,设计了一个小试验,具体 步骤如下: 左移 f e、 g、 i 增加 ① 从室外选取 4株生长发育状况一致的天竺葵,制 作 4个能装下天竺葵的相同规格的黑色硬纸盒,每 个纸盒内分别装上不同颜色(红、黄、绿、蓝) 功率相同的彩灯; ②将 4株天竺葵分别放入 4个黑色纸盒中,在相同 适宜的条件下,接通电源,光照 4小时; ③从 4株经光照的天竺葵上同时各取一片叶片放入 培养皿中,滴加等量碘液;
( 15分) 有些细菌可分解原油,从而消除由原油泄漏造成的土壤污染。 某同学欲从受原油污染的土壤中筛选出高效降解原油的菌株。 回答问题: ( 1)在筛选过程中,应将土壤样品稀释液接种于以 为唯一碳源的固体培养基上,从功能上讲,该培养基属于 ____ 培养基。 ( 2)纯化菌种时,为了得到单菌落,常采用的接种方法有两种,即 和。 ( 3)为了筛选出高效菌株,可比较单菌落周围分解圈的大小
(活种子或植物 或动物),通过生物呼吸过程中释放 CO2或吸入 O2引起的气压变化,进而推测或计算生物的呼 吸状况,如图装置所示。 由于生物呼吸时既产生 CO2又消耗 O2,前者可引 起装置内气压升高,而后者则引起装置内气压下 降,为便于测定真实呼吸情况,应只测其中一种 气体变化情况。 为此,测定过程中 ,往往用 NaOH 或 KOH吸收掉呼吸所产生的 CO2,这样,整个装 置中的气压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