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内容摘要:
会议 召开原因: 时间国家: 主要条约: 条约 内容 影响 中 日 《 解决山东问题悬案条约 》 及附约 日本将山东主权和一部分权利归还中国,同时它仍在山东保留一些特权。 ① 是对 《 凡尔赛和约 》 有关山东问题的不公正条款的重要修正。 ② 是中国人民坚持斗争取得的重大外交成果。 ③ 日本被迫放弃“二十一条” 中的一些条款。 条约 内容 影响 《 九国公约 》 声称尊重中国的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但 “ 门户开放 ”“ 机会均等 ”才是列强奉行的对华政策的基本原则。 ① 使美国长期追求的 “门户开放”在中国成为现实。 ② 打破了日本对中国的独占局面 ③ 又使中国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 三、华盛顿会议 召开原因: 时间国家: 主要条约: 影响: ( 1)是巴黎和会的继续,建立起 美国主导 的列强在亚太地区的国际关系格局,与凡尔赛体系一起构成了一战后新的国际关系格局。 ( 2)暂时缓和列强矛盾。 使列强的关系在亚太地区保持了暂时的稳定,军备也得到一定的控制,有利于各国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 3)隐含许多矛盾,和平并不长久。 日本并未放弃称霸亚太的野心,不断寻机冲破华盛顿体系的束缚,埋下了侵华战争和日美战争的祸根。 凡尔赛体系 华盛顿体系 对象 解决战胜国与战败国的矛盾 解决战胜国之间的矛盾 范围 欧洲、非洲、中东 亚洲太平洋 主导 英法 美国 相同 ① 背景 : 一战后大国力量对比改变 ②内容: 侵犯中国主权,带有强权色彩 ③实质: 帝国主义重分世界的体系 ④影响: 暂时缓和矛盾维护了世界和平, 隐含许多矛盾必然不能持久。 日本 美国 英国 法国 德国 争夺世界霸权 争夺欧洲大陆霸权 巴黎和会 华盛顿会议 日本 争夺亚太地区霸权 四、维和和平的尝试 国联的维和活动: 苏俄的和平外交: ( 1)外交政策: ① 提出 《 和平法令 》 ; ② 提出和资本主义国家和平共处的外交政策。 ( 2)外交活动: ① 1922年参加热那亚国际经济会议,初步打破了苏俄建国以来的孤立境地。 ②同德国缔结 《 拉巴洛条约 》 : 内容: 规定两国在法律上互相承认,恢复外交关系;双方放弃战争赔款;发展两国的经济贸易关系。 作用: 以缔约双方的平等互利、互相尊重主权为基础,它打破了西方国家孤立苏俄的企图,实现了不同社会制度国家间的和平共处。 四、维和和平的尝试 《 洛迦诺公约 》 的签署: ( 1)原因: ① 鲁尔危机后, 法国国内主张对德和解的力量渐占上风 1923年 鲁尔危机的原因、结果。 1924年道威斯计划:美英向德国提供贷款、复兴德国经济、再取得赔款。 ②白里安出任外长后主张改善法德关系,德国政府积极回应 ( 2)签署: 1925年 10月,德法比英意签订 《 相互保证公约 》 ,德国分别同法、比签订了 《 仲裁条约 》。 ( 3)影响: ①改善了法、德等国的关系,有利于稳定欧洲局势。 ②德国取得了与其他国家平等的地位,逐步打破 《 凡尔赛和约 》 的限制。 ③法国失去在德国违约时单独制裁的权力、安全置于英意的空头保证之下。 《 洛迦诺公约 》 国际联盟第一次全体大会 四、维和和平的尝试 《 非战公约 》 的签订: ( 1)原因: ①法国地位削弱,希望争取美国对其安全提供某种保证。 ②美国出于避免卷入欧洲纠纷和提高美国国际地位的考虑,决定缔结一项多边的非战公约。 ( 2)签订: 1928年 8月,美德法比英意日波捷等 15国在巴黎作为创始国签订 《 非战公约 》 ,规定了和平解决国际争端或冲突的原则。 1933年 63个国家加入。 ( 3)影响: 积极: ①有利于巩固欧洲的和平秩序;②是第一个提出放弃把战争作为国家政策的国际条约;③为和平解决国家之间的争端,奠定国际法中的互不侵犯原则,提供了重要的法律基础。 消极: ①对侵略者并没有强大的约束力;②列强借助各自的“ 保留条件 ” ,为以后发动战争埋下了伏笔。 1. 1919年美、英、法、意、日在巴黎和会都 A.要求最大限度的削弱战败国 B.根据自身实力提出利益要求 C.分得了战败国的殖民地 D.赞同限制战胜国陆海军军备 、法、美三大国争夺的根本点是 3.对签订 《 凡尔赛和约 》 目的的叙述最确切的是 A.瓜分德国的海外殖民地 B.将德国在中国山东攫取的一切权利交给日本 C.惩罚和削弱德国 D.惩罚和削弱以德国为首的同盟国 4.对英国推行的“势力均衡”政策的最恰当的解释是 A.英国与欧洲各国力量保持均衡 B.英国与欧洲大陆强国保持均势 C.欧洲大陆强国之间力量保持均衡 D.欧洲大陆各国力量保持均势 5. 当第一次世界大战还在进行的时候,某国领导人就曾扬言:“当战争结束时,我们能够迫使它们 (协约国 )按照我们的方式思考,因为到那时在所有的事情中至少在财政上它们掌握在我们的手中。 ”发表这番讲话的应是 A.美国总统 B.英国首相 C.法国总理 D.中国国务总理 6. 在巴黎和会上,英国既有与法国联合抵制美国称霸世界的图谋,又与美国联合反对法国过分削弱德国的要求,英国这样做的目的是 A.维护其传统的势力均衡政策,以便三国共同主宰世界 B.维护其世界霸主的地位并主宰欧洲 C.充分利用法美的矛盾,为自己谋取利益 D.维护欧洲安全既防止德国的东山再起,也反对美国介入欧洲事务 《 凡尔赛和约 》 A.萨尔煤矿划归法国 B.莱茵河东岸领土由协约国占领 15年 C.德国与奥地利永远不得合并 D.德国将波兹南划给捷克斯洛伐克 8.凡尔赛和约的内容最能反映巴黎和会性质的是 ①德国在中国山东的特权转给日本 ②对德国的军备严格限制 ③莱茵河西岸由协约国军队占领 15年 ④以“委任统治”的形式瓜分德国的海外殖民地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 ①④ 1. 在 《 凡尔赛和约 》 之后,协约国又相继同奥地利、保加利亚、匈牙利、土耳其签订了和约。 其中,对奥、对保、对匈和约的相同内容包括 ①严格限制这些国家的军备。八年级历史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
相关推荐
《 爱珲条约 》 中俄 《 北京条约 》 60多万平方千米 ( 19世纪中期、共 150万平方千米) 请同学们看图并回答问题 • 据图分析,英国如何一步步侵占香港地区。 • 地区恢复行使主权 ? • ,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 九龙司地方一区 界限街 答:① 《 南京条约 》 被割去香港岛; ② 1860年中英 《 北京条约 》 被割九龙司地方一区。 ③ 1898年英国强租 “ 新界 ” 答
展了一场 “ 师夷长技以自强 ” 的洋务运动。 • 口号 : 自强 (前期创办军事工业 ); 求富 (后期创办民用工业 ); • 时间 : 19世纪 60— 90年代。 • 代表人 : 中央 — 奕訢 地方: 曾国藩 、 李鸿章 、 左宗棠 、 张之洞。 •主要内容 :① 创办近代军事工业; ② 创办近代民用工业; ③ 创建近代海军; ( 北洋 、 福建 、 南洋 三支
画的 《 步辇图 》。 此画以 贞观十五年文成公主嫁给吐蕃王松赞干布这一重要历史事件 为题材 , 描绘唐太宗李世民坐步辇接见松赞干布使者禄东赞的情景。 这是西藏拉萨市布拉宫内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的塑像。 唐蕃会盟碑 拉萨大昭寺 唐蕃“和同为一家” 唐蕃会盟碑 开元十八年 (730年 ),尺带珠丹给唐玄宗上书说:“ 外甥是先皇帝舅宿亲,又蒙降金城公主,遂 和同为一家。 天下百姓,普皆安乐。 ”
不仅将给世界带来和平和公正,也将给中国带来和平和公正。 我们怀着这样的期待和希望来到和会。 我们努力实现着我们渴望已久的梦想。 ” 带领同学思考: 这样一些大国主持召开的和会,能否成为真正意义上的 “ 和平会议 ”。 这些野心勃勃的争霸计划能否都如愿以偿地得到兑现。 经过长时期的激烈争吵,会议最终确定对德 《 凡尔赛和约 》。 《 凡尔赛和约 》 • 关于领土问题。 和约重新划定德国疆界
E谈新闻 F其他 有时不想沟通的原因 ( ) A无话可说 B没有机会 C得不到理解 D家长爱生气 E家长不可信 F难以启齿 G家长厌烦甚至讨厌我 问题:除了谈话还有哪些沟通的方式。 小结 同学们,要建立和谐融洽的家庭关系,不仅 我们需要父母对我们的理解和关心,父母也同样 需要我
在宗族亲戚聚居的村落。 村中设有宗祠,供奉着祖先的牌位。 同宗人在族长的主持下,修订家谱,制定族规。 族长按照族规处理公共事务,维持教化。 有的宗族还设有义仓和义田。 战乱时期,有的村落成为武装堡垒。 中国古代农民对故土无比眷恋,只要有一丝生机,就不会离开家乡。 农民是赋税徭役的主要承担者。 各级政府为了有效地控制农民,把农民编入户籍。 许多无地或少地的农民,租种地主土地,向地主交纳田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