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统一标准测试物理试验(二)内容摘要:
D 均为直线 OO′上的点,测出 AB =16 cm,BC =48 cm,摆长为 64 cm(可视为不变),摆角小于 5176。 ,则该沙摆的周期为 ______s,木板的加速度大小约为 ______ m/s2(g取 10m/s2) 12.( 8 分)在利用双缝干涉测定光波波长时,首先调节光源、滤光片、单缝和双缝的 中心均位于遮光筒的中心轴线上,并使单缝和双缝竖直并且互相平行,当屏上出现了干涉图样后,用测量头上的游标卡尺去测量,转动手轮,移动分划板使分划板中心刻线与某条明纹中心对齐时(如图 A所示),将此明纹记为 1,然后再转动手轮,分划板中心刻线向右移动,依次经过 3……等条明纹,最终与明纹 6 中心对齐 .分划板中心刻线与明纹 1 和明纹 6 对齐时— 4— 游标卡尺示数分别如图 B、 C 所示(游标卡尺为 10 分度) .则图 B 对应的读数为 ______m,图 C 对应的读数为 cm,由双缝上的标示获知双缝间距为 mm,则发生干涉的光波波长为 ______m. 在实验中,若经粗调后透过测量头上的目镜观察,看不到明暗相间的条纹,只看到一片亮区 .造成这种情况的最可能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13.( 8 分)用电压表、电流表、滑动变阻器、直流电源和一只灯泡组成一电路,测得该灯泡 I— U图象如图所示(实线),已知滑动变阻器的总电阻为 25 Ω,电源电动势为 6 V,且内阻不计 (1)在 I— U图中, BA过程灯泡电阻改变了 ______Ω . (2)在方框中,不改变滑动变阻器和电源位置,补 充电表和灯泡符号,完成电路图,要求滑动变阻器触头从变阻器最左端向右滑动时,灯泡两端的电压从 0 开始逐渐增大 . (3)按你所画的电路图,用铅笔线代替导线连接实物图 . 三、本题共 7 小题,共 90 分 .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全国统一标准测试物理试验(二)
相关推荐
骨髓细胞,正处于细胞周期的 S期,则该细胞内所发生的主 要变化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___________。 ( 2)若这是昆虫的飞行肌细胞,则该细胞中的细胞器[ ] ______________较多,因为该细胞的生理活动需要 _____________________多。 ( 3)若这是一个人体的肠腺细胞
简单,生活在水中。 苔藓植物 一般只有矮小的茎和又小又薄的叶,没有根,茎叶中没有输导组织,生殖离不开水。 蕨类植物 有根、茎、叶和输导组织,生殖离不开水 . 裸子植物 根、茎、叶发达,种子裸露,没有果皮包被,生殖不需要水 . 被子植物 有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形成果实,生殖过程不需要水。 造成动植物濒临的原因主要是自然条件的变迁或人为破坏。
小是 v2,比较这两个速度的大小,正确的是 :( A ) A、 v1< v2 B、 v1= v2 C、 v1> v2 D、无法比较 1下列关于噪声的叙述,错误的是: ( C ) A、发声体做无规则的杂乱无章的振动发出的是噪声 B、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也是噪声 C、为了保证中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应控制噪声不超过 100 分贝 D、在校园内植树造林可以减弱校外传来的噪声 1如图所示
络结构 无机小分子物质 生成 形成 组成 演变 第一阶段 场所 实验 第二阶段 场所 过程 第三阶段 场所 过程 第四阶段 场所 过程 原始大气 195美国米勒 原始海洋 聚合、缩合 原始海洋 原始海洋 浓缩、凝聚 长期演变、 相互作用 特点 特点 原始界膜和 原始的 物质交换 原始新陈代谢和繁殖 有机小分子物质 有机高分子物质 多分子体系 原始生命 二、生物的进化 —— 生物进化阶段
10.我国北方早春育苗常用温床,电热温床是其中的一种。 电热温床是这样制成的:先将床土挖去约 20cm 厚,床底铺一层麦秸或锯末,再铺一层塑料膜。 将电热线按 10cm间距,均匀地铺在塑料膜上,再把床土放回,这样电热温床就 做成了。 电热温床的温控仪相当于一个阻值随温度变化的可变电阻,利用它可以根据温度自动控制通过电热线的电流,从而实现温床温度的自动控制。 使用时应该把温控仪与电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