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工程试验检测工程师考试(单选题)docx页内容摘要:

B、 10% C、 15% D、 20% ( B) 有关 A、天然含水量 B、土粒组成特征 C、天然密度 D、天然孔隙比 123.室内 CBR试验,试件应饱水的昼夜数为( D ) B. 2 C. 3 D. 4 124. 绘制 CBR 单位压力( P)与贯入量( L)的关系曲线,出现凹曲时应 ( A )。 125. 室内 CBR 试验,荷载板共需加几块( D ) B. 8 C. 10 D. 4 126. CBR 值,是指试料贯入量达 时,单位压力对( C )压入相同贯入量时标准荷载强度的比值。 B.标准 混凝土 C.标准碎石 D. 标准合成材料 CBR 试验,进行标准贯入试验时,贯入杆上应先加( D )荷载,然后进行仪表数据调整。 B. 60N C. 55N D. 45N ,试样的最大粒径宜控制在 20mm 以内,最大不得超过 40mm且含量不超过 ( B )。 A、 3% B、 5% C、 10% D、 15% ,试样的最大粒径宜控制在 20mm 以内,最大不得超过( C ) 且含量不超过 5%。 A、 25mm B、 30mm C、 40mm D、 50mm 130. 制 作承载比试件时,试料加水拌匀后装入密闭容器或塑料袋内浸润备用。 浸润时间:重粘土不得少于 ( D )。 A、 1 小时 B、 2 小时 C、 12小时 D、 24 小时 131. 制作承载比试件时,试料加水拌匀后装入密闭容器或塑料袋内浸润备用。 浸润时间:轻粘土可缩短到 ( C )。 A、 1 小时 B、 2 小时 C、 12小时 D、 24 小时 132. 制作承载比试件时,试料加水拌匀后装入密闭容器或塑料袋内 浸润备用。 浸润时间:砂土可缩短到 ( A )。 A、 1 小时 B、 2 小时 C、 12小时 D、 24 小时 133. 制作承载比试件时,试料加水拌匀后装入密闭容器或塑料袋内浸润备用。 浸润时间:天然砂砾可缩短到 B。 A、 1 小时 B、 2 小时 C、 12小时 D、 24 小时 ,一般采用贯入量为 ( A ) 时的单位压力与标准压力之比作为材料的承载比。 A、 B、 5mm C、 3mm D、 ,一般采用贯入量为 时的单位压力与标准压力之比作为材料的承载比。 如贯入量为 5mm 时的承载比大于 时的承载比,则试验应重做。 如结果仍然如此,则采用 ( B ) 时的承载比。 A、 B、 5mm C、 3mm D、 ,根据 3个平行试验结果计算的承载比变异系数 Cv 小于 12%,且3个平 行试验结果计算的干密度偏差小于 ( A ) ,则取 3 个结果的平均值。 A、 、 、 、 ,根据 3个平行试验结果计算的承载比变异系数 Cv 小于 12%,如3个试验结果计算的干密度偏差超过 ( A ) ,则去掉一个偏离大的值,取其余两个结果的平均值。 A、 、 、 、 ,根据 3个平行试验结果计算的承载比变异系数 Cv 小于 12%,如3个试验结果计算的干密度偏差超过 ,则去掉一个 ( B ) 的值,取其余两个结果的平均值。 A、 偏离小 B、 偏离大 C、中间值 ( B )。 A、 30mm B、 50mm C、 55mm D、 60mm 140. 制作承载比试件时,大试筒击实后,试样不宜高出筒高 ( B )。 A、 3mm B、 10mm C、 6mm D、 5mm ,贯入杆压入试件的速度为 ( C )。 A. ~ 、 ~ 、 1~ D、 ~ 用于测定( A )回弹模量。 A、细粒土 B、中粒土 C、粗粒土 143. 土的回弹模量试验中承载板法,对于含水率大于塑限的土的预压荷载为( B )。 ~ 50kPa B. 50~ 100kPa C. 60~ 100kPa ~ 200kPa 144. 土的回弹模量试验中承载板法,对于含水率小于塑限的土的预压荷载为( D )。 ~ 50kPa B. 50~ 100kPa C. 60~ 100kPa ~ 200kPa 145. 土的回弹模量试验,试件数量至少( A )。 个 B. 5个 C. 7个 D. 9 个 146. 承载板法测定土的回弹模量是通过 ( D ) 的方法,测出每级荷载下相应的 ( B ) 值,通过计算求得土的回弹模量。 A、承载板对试件施加固定荷载; B、试件回弹变形值; C、试件塑性变形; D、承载板对试件逐级加载、卸载。 147. 承载板法测定土的回弹模量,采用承载板的直径为 ( B )。 A、 30mm B、 50mm C、 55mm D、 60mm 回弹模量,将预定的最大压力分为( B ) ,作为每级加载的压力。 A、 2~ 4 份 B、 4~ 6份 C、 6~ 8份 D、 8~ 10 份 ,加荷前的预压荷载是( B )。 B. C. D. 150. 土体固结试验快速试验法中,固结稳定的标准是最后 1 小时变形量不超过( A )。 A、 B、 C、 D、 ( A )。 A、压缩模量 B、回弹模量 C、 CBR值 152. 土体固结试验 单轴固结仪 法中, 一般均采用每小时变形量不大于 ( A ) 为稳定标准。 A、 B、 C、 D、 153. 土体固结试验 单轴固结仪 法中, 当不需测定沉降速度时 ,则施加每级压力后( B ),测记试样高度变化作为稳定标准。 A、 12h B、 24h C、 48h D、 72h 154. 土体固结试验 单轴固结仪 法中, 当试样渗透系数大于( A )时,允许以主固结完成作为相对稳定标准。 A、 105m/ s B、 103m/ s C、 106m/ s 单轴固结仪 法中, 如需确定原状土的先期固结压力时,荷载率宜 小于 1,可采用 0. 5或 0. 25倍,最后一级荷载应大于( A ),使 e— lgp曲线下端出现直线段。 A、 1000kPa B、 1500kPa C、 2020kPa D、 3000kPa 156. 土 直剪试验的目的是测定 ( B )。 A、 τ , σ B、 c, φ C、 σ 1, σ 3 D、 τ ,φ 157. 直剪试验可得到土的 ( A ) 指标。 A、抗剪强度 B、抗压强度 C、抗拉强度 D、抗弯强度 ( B )。 B. 速率快则强度高 159.直剪试验得到的库仑公式是 ( C )。 =fN+C =fN C.  tgcf  D.  G 160.对同一种土体分别用直剪试验的三种方法进行试验,所得内摩擦角最大的为 ( B )。 161.对同一种土体分别用直剪试验的三种剪切方法进行试验,所得内摩擦角最小的为 ( A )。 ,试件施加垂直压力,每 1小时测记垂直变形一 次,试样固结稳定时的垂直变形值为 : 每 1 小时不大于 ( D )。 A、 B、 C、 D、 ,试验时的剪切速度为 ( B )。 A、小于 、小于 C、大于 、大于 ,试验时的剪切速度为 ( C )。 A、 、 、 、剪切时应在 ( C ) 内 剪损。 A、 1~ 2min B、 2~ 3min C、 3~ 5min D、 5~ 8min ( C )。 A、 2 个 B、 3个 C、 4个 D、 5 个 粒土和巨粒土的最大干密度适合的试验方法有( B ) B.表面振动压实法 C.冲击法 168. 振动台法测定 粗粒土和巨粒土的最大干密度,试料分( C )振动压实。 B.二层 C.三层 D. 四层 ( C )。 A、碳酸钠 B、氢氧化钠 C、氯化钠 D、盐酸 ,称取烘干土 ( B )。 A、 ~ 1g B、 1~ 2g C、 2~ 3g D、 3~ 4g 171.土烧失量试验, 在 ( B ) 温度下,恒温 ,放入干燥器内,冷却 小时后称量。 A、 900℃ B、 950℃ C、 1000℃ D、 1050℃ , 试样 重复灼烧称量,至前后两次质量相差小于 ( A ) ,即为恒重。 A、 B、 C、 D、 ,称取烘干土 1~ 2g,在 950℃温度下,恒温 ( A ) ,放入干燥器内,冷却 小时后称量。 A、 小时 B、 小时 C、 小时 D、 小时 ( C ) 的土。 A、 5% B、 10% C、 15% D、 20% ,配合比设计 , 掺高性能减水剂或泵送剂的基准混凝土和受检混凝土的单位水泥用量为 ( A )。 A、 360kg/m3 B、 300kg/m3 C、 330kg/m3 D、 350kg/m3 ,配合比设计 , 掺高性能减水剂或泵送剂以外的其他外加剂的基准混凝土和受检混凝土的单位水泥用量为 ( C )。 A、 360kg/m3 B、 300kg/m3 C、 330kg/m3 D、 350kg/m3 ,配合比设计 , 掺高性能减水剂或泵送剂的基准混凝土和受检混凝土的砂率为 ( A )。 A、 43%~ 47% B、 40%~ 43% C、 47%~ 50% D、 35%~ 40% ,配合比设计 , 掺高性能减水剂或泵送剂以外的其他外加剂的基准混凝土和受检混凝土的砂率为 ( B )。 A、 33%~ 36%% B、 36%~ 40% C、 38%~ 40% D、 40%~ 45% ,配合比设计 , 掺引气减水剂或引气剂的受检混凝土的砂率应比基准混凝土的砂率为低 ( A )。 A、 1%~ 3% B、 3%~ 5% C、 5%~ 7% D、 7%~ 8% ,配合比设计 用水量: 掺高性能减水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