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蓥市老岩湾煤业有限公司联合试运转方案内容摘要:
斯监控、压风、通信、人员定位、紧急避险、压风自救等系统巳安照初设(包括设计修 改 部分)要求完成任务,且“三量”达要求: 开拓煤量: 万吨 ,可采期 年; 准备煤量: 万吨 ,可采期 月 ; 回采煤量 :万吨 , 可采期 月 月。 第 二 章 生产系统 一、矿井开拓设计及建设情况 设计 利用老岩湾 +350m主斜井作提升井、关闭报废回风平硐,向主斜井北侧掘进 20m开始变坡,新掘一条暗斜井安装架空乘装置,实现机械运送人员出入井,利用原新源煤矿 +360m主平硐作北风井, ( 后期 12 利原老岩湾 +350m老井 作南风井 )。 主斜井、暗斜井、老岩湾老井进风,形成中央分列式通风 , 利用老岩湾煤矿工业广场。 建设情况 矿井采用斜井 平硐开拓。 三层煤联合布置,主要进、回巷道及运输巷布置在煤层底 板岩石中。 明斜井标高 +350m,斜井在井底落平标高 +200m,回风平硐标高 +360m。 全矿只有一个生产水平,即 +200m~ +300m水平 ,矿井南翼为老生产区域,矿井北翼为技改区域。 开拓系统建 设 按照《初设》及《初设修改说明》 矿井技改主要在矿井 +200北翼建设。 利用老岩湾 +350m主斜井作提升井,主斜井落平高为 +200m, 经井底车场石门长 60m进入大连煤层底板 , 布置 +200m岩石运输大巷 , 经 石冂进入大连、四连、六连煤层, 布煤层运输巷。 +200水平经 201轨道上山与煤层上山与 +300m水采区 各 采煤回 风相通→经石门联结 +300m集中回风巷 ,经 回风上山 与 +360m回风平硐井筒相联 , 构成开拓系统。 二、矿井采掘系统系设计及建设情况 矿井采掘系统设计 设计首采区 201采区 首采区位于主斜井井底车场北翼附近,开采标高 +300m~ +200m,垂高 100m,斜长 105m, 采首采区走向长 740m。 将采区划分为一个区段开采,在运输大巷留设 20m保护煤柱,回风巷留设 10m保护煤柱,工作面实际长度 75m。 13 采掘系统 : 采区运输大巷 、采区回风巷、 采区回风上山、溜煤上山都沿煤层布置; 采区内在六连煤层底布置 采区轨道上山相 连 +300m水平相连,作为 采 区工作面 、行人、运料、运矸用。 采区回风石门连接贯通三层煤,与 +300m岩石集中回风大巷相连,采区内各煤层回风通过该石门进入 +300m岩石集中回风大巷到地面。 溜煤上山沿煤层布置倾角 72176。 ,采用园木箍盘支护。 201首采 区 共布有两个采煤工作面 三个掘进头 : 即 大 连煤层 21101采煤工作面 、 四连煤层 21201采煤工作面 ; 3个掘进工作面,即 +300m六连回风巷。 +200m六连大巷。 +200m集中岩石运输大巷。 建设情况 ( 1)、采区 巷道布置: 在建设采掘生产系统时, 因首采区 设 计在煤层 变薄 带 ,在建设中又 遇到了一条大断层 , 断层由 +300m延伸至+200m水平 , 断距 5m, 倾角 80 ,煤层向顶板方向推移了 5m, 使煤层 完全 断失 , 给采掘系系绕 布置带来困难。 采掘生产系统时建设时仍按照设计要求建设,大连煤层 21101采煤工作面,布置时避开了煤层变薄带,四连煤层 21201采煤工作面,布置断层附近。 +300m水平布置一条 岩石 总 回巷 ,再 由一 号总回风石门贯通 大连煤层、四连煤层、六连煤层 ,并沿煤层走向布置各煤层 回风巷 ; +200m水平布置有 一条 岩石运输巷,经石门连结 大连煤层、四连煤层 、六连煤层 , 并沿沿煤 层走向布置各煤层运输大巷巷,其后用开切眼形成,2110 21201两个采煤工作面 14 +200m水平 大连煤层 内 , 布置有 两条回风上山 , 四连煤层一条回风上 , 与 +300m水平煤层回风巷相联 , 作为 掘进 工作 回风之用。 六连煤层底布置采区轨道上山与 +300m水平相连,作为 采 区工作面、行人、运料、运矸用。 三、矿井 通风系统设计及建设情况 矿井通风系统设计 ( 1)通风方式:设计矿井初期采用中央分列式抽出式通风方法,后期采用两翼对角式抽出式通风方法。 采煤工作面风流成“ U”型流动,掘进工作面采用局部通风机作压入式通 风。 在矿井投产初期,即 +200m水平开采 201采区时,采用中央分列式抽出式通风方法,采用 +350m主斜井作主要进风井, +350m安全平硐和南平硐辅助进风井, +360m北风井平硐回风。 开采后期 采用两翼对角式抽出式通风方法,即采用 +350主斜井作主要进风井, +360m北 风井平硐和 +350m南平硐作为两翼回风井。 ( 2) 主要通风路线 矿井在改建工程投产时期通风路线最短,通风阻力最小,此时为通风容易时期,布置 2个采煤工作面和 3个掘进工作面。 通风容易时期 (风容易时期 通风 系统图 ): ① 201采区 21101采煤 工作面: 新鲜风流→主斜井、安全平硐→+200m水平井底车场 → +200m水平岩石集中运输大巷→石门→ +200m大连运输巷→ 21101采煤工作面→ +300m大连回风巷→ +300m水平 1号总 15 回风石门 → +300m水平岩石集中回风巷 → +300m水平岩石集中回风巷→集中回风上山→ 360总回风巷→北风井平硐→抽风机→地面。 ② 201采区 21201采煤工作面:新鲜风流→主斜井、安全平硐→+200m水平井底车场→ +200m水平岩石集中运输大 → 201采区 2号运输石门 → +200m四连运输巷→ 21201采煤工作面→ +300m四连 回风巷→+300m水平 1号总回风石门 → +300m水平岩石集中回风巷 →集中回风上山→ 360总回风巷→北风井平硐→抽风机→地面。 ③ +200m六连大巷 掘进工作面:新鲜风流→主斜井、安全平硐→+200m水平井底车场→ +200m水平岩石集中运输大巷 → 2- 2号运输石门 → 局部通风机→掘进工作面→ 六连回风上山 → +300m水平 1号总回风石门 → +300m水平岩石集中回风巷 →集中回风上山→ 360总回风巷→北风井平硐→抽风机→地面。 ④ +300m六连 回风巷 掘进工作面:新鲜风流→主斜井、安全平硐→ +200m水平井底车场 → +200m水平岩石集中运输大巷 → 2- 2号运输石门→ 局部通风机→掘进工作面→ +300m水平 2号总回风石门→ +300m水平岩石集中回风巷板 → +300m集中回风上山→ +360m总回风巷→北风井平硐→抽风机→地面。 ⑤ +200m水平岩石集中运输大 巷掘进工作面:新鲜风流→主斜井、安全平硐→ +200m水平井底车场→ +200m水平岩石集中运输大巷 → 2-3号运输石门 →局部通风机→掘进工作面→ 回风上山 → +300m水平岩石集中回风巷 →集中回风上山→ 360总回风巷→北风井平硐→抽风机→地面。 16 ( 3) 矿井风量分配 矿井通风容易时期(投产时 期): 矿井布置 2个采煤工作面, 3个掘进工作面,根据用风地点的实际需要配风如下: 采煤工作面各配风 ,共计 m3/s; 掘进工作面各配风 ,共计 ; 南平硐等其他巷道各配风 ;共计 m3/s; 合计矿井总风量为。 ( 4) 通风设备 根据以上参数及投产时期主要通风机的需要静风压和需要风量,经验算,初设通风容易时期(投产时期)所选用的 FBCDZ4№ 13A2 30kW型矿用防爆对旋轴流式通风机二台,一台运转,一台备用符合相关要求, 风机风量为 40~ 15m3/s,风压为 783~ 1815Pa,功率为 230kW。 建设情况 ( 1)通风方式: 矿井通风方式仍按设计 建设 , 矿井初期采用中央分列式抽出式通风方法,后期采用两翼对角式抽出式通风方法。 矿井投产初期 仍 采用 +350m主斜井作主要进风井, 建设时 为了减小通风阻对 +350m主斜井进了喷浆支护。 +350m南平硐辅助进风井, 井简 480m长 , 建设时 进了扩巷 处理 ,采取了碹石支护和喷浆支护断面净高 , 净宽。 17 +360m北风井 回风 平硐 ,井简 440m长, 建设时 进了扩巷 处理 ,采取了碹石 支护和喷浆支护断面净高 , 净宽。 目 前 北风井 巳建成,安装有 2台 FBCDZ4№ 13A2 30kW型矿用防爆对旋轴流式通风机,一台运转,一台备用。 +350m南风 井风机房 尚未 建成。 实 测矿 井总 进风量 为 m3/min, 其 中: +350m主斜 进风 m3/min, +350m安全平硐进风 m3/min, +350m南平硐辅助进风 m3/min, +360m北风井 总回风量为 /min。 风量分配: 21101采煤工作面 m3/min, 21201采煤工作面 m3/min, +200m六连大巷掘进工作面 m3/min, +300m六连回风巷掘进工作面 m3/min,其他地点配风 m3/min。 ( 2)主要通风路线 按照初设调整版,布置 2个采煤工作面和 3个掘进工作面。 由于+200m六连大巷 、 +300m六连回风巷掘进工作面遇到断层,工作位置作了调整,其通风路路线如下: ① 21101采煤工作面、 21201采煤工作面通风路线 与设一致 没有发生变化 (通风路线同上 不再叙述 )。 ② +200m六连大巷掘进工作面:新鲜风流→主斜井、安全平硐→+200m水平井底车场→ +200m水平岩石集中运输大巷→ 2- 3号 运输石门→局部通风机→掘进工作面→ 六连 回风上山→ +300m六连回风巷→+300m水平 2号总回风石门→ +300m水平岩石集中回风巷→集中回风上山→ 360总回风巷→北风井平硐→抽风机→地面。 ③ +300m六连回风巷掘进工作面:新鲜风流→主斜井、安全平硐 18 → +200m水平井底车场 → 2- 3号运输石门→ 201采区材料上山→局部通风机→掘进工作面→石冂→ +300m水平岩石集中回风巷 →集中回风上山→ 360总回风巷→北风井平硐→抽风机→地面。 ④ +200岩石集中运输大巷掘进工作面:新鲜风流→主斜井、安全平硐→ +200m水平井 底车场→ +200m水平岩石集中运输大巷→ 2- 3号运输石门→局部通风机→掘进工作面 →回风上山→ 300m水平六连煤层回风巷→ +300m水平 2号总回风石门 → +300m水平岩石集中回风巷(六连底板)→集中回风上山→ 360总回风巷→北风井平硐→抽风机→地面。 四、 矿井 提升、运输系统设计及建设情况 矿井提升、运输系统设计 ① 提升方式 :设计利用 +350m主斜井作为提升井 .主斜井至 +200m水平(倾角 25176。 ), 铺设双轨 , 轨距 600mm, 轨型 22Kg/m,落平点标高+ 1台双滚筒矿用提升绞车,担 负矿井提升煤、矸和下放材料任务。 矿井主提升绞车选用 提升绞车,电动机功率 75kW,最大静张力 30kN,最大静张力差 20kN,滚筒直径 ,宽度 ,绳速。 每次提升 ②、暗斜井 : 原 +350m回风平硐 20m处开口(回风平硐开口以里的巷道进行密闭),向主斜井北侧掘进 20m开始变坡,倾角 25176。 , 落平于 +200m水车。 布置在煤层顶板砂质泥岩、粗粒长石岩屑砂岩岩层中,暗斜井安装 RJY3025/500型煤矿固定抱索架空乘人装置,作为运送进 19 出井人员、敷设管线、进风及安 全出口之用。 ③、水平运输巷运输 本矿井为小型矿井,年生产能力 90kt/a。 +200m水平集中岩石运输大巷采用轨道运输方式,鉴于运距较远,人力推车运输难以满足生产需要,选用 CTY5/6G型矿用安全型蓄电池电机车运输。 牵引采用 1t标准矿车 ,其设备检修和充电均设置在地面充电房内。 +200水平岩石集中运输大巷坡度为 4‰,铺设 22kg/m钢轨。 矿井设计使用混凝土轨枕和木轨枕,轨距为 600mm。 建设情况 ①提升方式: +350m主斜井作是技改前老岩湾原有的 提升系统,矿井主提升绞车为 用提升绞车,电动机功率75kW, 本次 技改建设对原有 15kg/m双轨 ,更换成成 22kg/m钢轨 ,并对井筒进了锚喷支护。 提升方式为串车提升,每次提升重车 3个。 ②、暗斜井 : 在地面主斜井附近 +357m水平回风平硐开口新建,位于主斜井北侧 ,倾角 25176。 ,落平于 +200m水车。 安装 RJY3025/500型煤矿固定抱索架空乘人装置,作为运送进出井人员、敷设管线、进风及安全出口之用。 暗斜井断面上 下 车 场 长 20m,断面 规格 净高 , 净宽 ,。 暗斜井 长 310m,断面 规格净宽 ,净高 ,断面积 , S净 =178。 ,巷道坡度为 250;工程量全长 350m采用混凝土浇灌支护和喷浆支护 ,架空乘人装置( 1台) 20 架空乘人装置 型号: RJY303028/382,安装总长 350m,最大输送效率 192人 /h ,运输速度 ,巷道倾角 25度,牵引力: ;吊椅间距: 15米;驱动轮直径 1000mm,拉紧行程 7米,钢丝绳 型号 6 19sФ 201770右交光面无油,直径 20mm。华蓥市老岩湾煤业有限公司联合试运转方案
相关推荐
入多种样式的艺术字 (出示《江雪》效果图 )。 同学们现在看到的就是利用这些方法做成的,漂亮吗。 想学习这些方法吗。 我们今天来学习《第 31 课 文字修饰和艺术字》 (板书课题 )。 二、新授 下面我们就针对《江雪》这首诗,边学边练,把它修饰成挂图上的效果。 1.改变文字的字型、字体及字的颜色 将古诗《江雪》的标题改为 “黑体,二号字,颜色设为红色 ”。 出示 的放大图。 师示范讲解设置字体
误 !未定义书签。 北京市餐饮企业燃气安全监管平台解决方案 1 1 项目 概述 项目背景 燃气作为一种清洁、高效的能源,日益广泛地运用于炊事、采 暖、制冷、发电、车用以及空调、洗衣、烘干等多个领域,与公众的生活密切相关。 同时,随着燃气的广泛运用,在城市中也分布着各类燃气设施,尤其是地下燃气管网,基本覆盖了本市的城区范围。 而燃气属于易燃易爆物质,一旦发生燃气突发事件
程验收测量 试验控制监理工作流程框图(框图 4) 随机抽样试样 填写委托单 进行试样加工 试验与记录 计算与评定 合格否 签发 试验报告 是 签发不合格试验项目通知单 否 追踪记录处理结果 分项工程开工审批程序 框图 (框图 5) 开工准备 材料准备 机械准备 质量保证体系 进行测量放线 编制施工方案 图纸审核及交底 准备完成 提交分项开工申请 监理审查与核查 合格证 监理批准开 否 是
%amp。 qYp@Eh5pDx2zVkum amp。 gTXRm 6X4NGpP$vSTTamp。 ksv*3t nGK8! z89Am YWpazadNuKNamp。 MuWFA5uxY7JnD6YWRr Wwc^vR9CpbK! zn%Mz849Gx^Gj qv^$UE9wEwZQc@UE%amp。 qYp@Eh5pDx2zVkumamp。 gTXRm6X4NGpP$vSTTamp。
与实践知识都有所提高,圆满地完成了教学的实践任务。 二是提高了实际工作能力,为就业和将来的工作取得了一些宝贵的实践经验。 三是在实习单位受到认可并促成就业 ...... 本文来自公务员之家,查看正文请使用公务员之家站内搜索查看正文。 第 三篇 :工厂车间顶岗实习总结 我怀着激动的心情踏上了期待已久的顶岗实习之路,当我坐上离开学校的的班车那一刻起
事故(事件)的调查、取证。 ( 4)完善机动车辆事故(事件)监测和预防系统 ;做好应急处置物资、设备的储备和维护。 ( 5)采取应急行动,对事故(事件)作出判断,下达指令,积极组织车辆驾驶人员进行自救,及时恢复正常的工作秩序;必要时,请求地方政府有关部门援助。 ( 6)根据事故(事件)的发展趋势,及时调整应急处置措施或适时宣布应急结束,指导事故(事件)善后工作。 ( 7)组建应急处置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