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货企业车队制度汇编内容摘要:

事故(事件)的调查、取证。 ( 4)完善机动车辆事故(事件)监测和预防系统 ;做好应急处置物资、设备的储备和维护。 ( 5)采取应急行动,对事故(事件)作出判断,下达指令,积极组织车辆驾驶人员进行自救,及时恢复正常的工作秩序;必要时,请求地方政府有关部门援助。 ( 6)根据事故(事件)的发展趋势,及时调整应急处置措施或适时宣布应急结束,指导事故(事件)善后工作。 ( 7)组建应急处置队伍,定期组织应急处理队伍和所有机动车驾驶员培训和演练。 预防与预警 预防及预警信息 制订机动车辆事故(事件)的有效预防、预警和处置措施,形成完善的预警工作 机制。 对可能引发机动车辆事故(事件)的隐患和苗头,要进行全面评估和预测,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解决。 预警行动 机动车辆应急领导小组在接到预警信息后应迅速核实情况,及时、有效地采取处置措施,将事故消除在萌芽状态。 预警体系建设进一步整合机动车辆检测、监控技术装备资源,完善机动车辆事故监测预警平台,逐步形成完善的预警工作机制。 6 有关应急预案 车辆起火应急预案 26 ⑴ 机动车辆若在停车场内发生自燃事故,第一目击者应迅速利用停车场常备灭火器灭火, 并立即通知机动车辆应急领导小组,视情况拨打 119报警电话;机动车辆应急领导小组接到报告后,应立即组织人员参与灭火、疏散停车场车辆,并安排专人引导消防车辆。 ⑵ 机动车辆在行驶过程中起火,驾驶员应立即靠右侧停车,并使用车载灭火器灭火;车上人员迅速离开车辆,请求过往车辆和群众的帮助,报告机动车辆应急领导小组,视情况拨打 119报警电话,并向保险公司报案;失火车辆如随车带有贵重物品或货物时,随车人员应负责警戒,在保证人身安全的前提下,抢救随车物资;机动车辆应急领导小组接到报告后,应立即组织人员迅速赶赴现场参 与灭火,保护好现场重要物资,必要时进行安全转移。 ⑶ 若发生机动车辆纵火事件,纵火者仍在现场的,第一目击者和随车人员应首先制止其纵火行为,灭火自救,并报告机动车辆应急领导小组,同时拨打 110 和 119 报警电话;在灭火的同时,参与灭火人员需注意保护现场,以便公安机关取证;机动车辆应急领导小组接到报告后,应立即组织人员迅速赶赴现场参与灭火,保护现场重要物资,必要时进行安全转移。 ⑷ 机动车辆起火后,机动车辆应急领导小组应及时向公司应急领导小组报告,并通知保险公司,核实损失; ⑸ 机动 车辆应急领导小组配合地方政府有关部门进行调查、处理,与保险部门协调相关事宜,将事故发生、处理的全过程书面上报公司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 车辆故障应急预案 27 ⑴ 车辆行驶过程中发生故障时,驾驶员应立即将车停靠到道路右侧安全地带在道路来车方向距故障车 50 至 100米(高速公路不低于 150米)处摆放故障车警示牌,亮起示宽灯。 ⑵ 妥善安置故障车后,驾驶员应初步判定故障原因,排除故障。 ⑶ 驾驶员难以自行排除,应维护现场秩序,确保车辆、人员、随车物品的安全,同时报告机动车辆应急领导小 组,等待支援。 ⑷ 机动车辆应急领导小组接到报告后,应组织专业维修人员,及时赶赴车辆故障现场,帮助排除车辆故障;现场无法排除时,应请求修理厂或交警帮助,将故障车送修理厂进行维修。 ⑸ 送货车辆发生和紧急任务车辆发生故障,公司机动车辆应急领导小组接到报告后,要立即派出备用车辆赶赴现场进行替换。 车辆交通事故应急预案 ⑴ 发生未造成人员伤亡的交通事故时,司机或随乘人员应注意保证自身安全,保护好现场,立即拨打 122 电话报警,向保险公司报案,同时向机动车辆应急领导小组报告;因 特殊情况需改变现场的,要做好标记,尽可能找到证明人,取得联系方式。 ⑵ 当交通事故造成人员伤亡时,应视情况开展自救或拨打 120;当司机或随乘人员生命受到威胁时,可视情况离开现场,但需要保持与政府有关部门和机动车辆应急领导小组的联系。 ⑶ 机动车辆应急领导小组接报后立即组织相关人员迅速赶赴现场,配合政府有关部门积极采取应急处置,同时及时报告公司应急领导小组。 ⑷ 机动车辆应急领导小组根据现场情况,及时通知伤者家属赶到就治 28 医院,配合医疗救护人员开展医疗救护,并及时开展善后处理。 车辆盗抢应急预案 ⑴ 发生机动车辆盗抢事件,驾驶员及随车人员在确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采取相应的措施实施正当防卫,立即拨打 110 报警电话,应尽可能记住盗抢嫌疑人的像貌、体态特征及逃逸方向和使用交通工具的车种、车型、颜色、牌号等,并及时报告机动车辆事故(事件)应急小组;若出现人员伤亡,应及时拨打 120 急救电话,并视情况进行现场施救。 ⑵ 机动车辆应急领导小组接到报告后,立即组织人员赶往事发地,同时向公司应急领导小组报告;到达现场后,组织现场人员尽力控制事态的发展,保护好现场,禁止无关人员出 入事发地。 ⑶ 公安机关勘察取证后,机动车辆应急领导小组应组织相关人员对被盗抢车辆上的物品进行盘存清点,列出损失清单,做好善后处理工作。 ⑷ 机动车辆应急领导小组配合政府有关部门进行事故调查、处理,与保险部门协调相关事宜,将事故发生、处理的全过程书面上报公司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 机动车辆遭遇突发自然灾害应急预案 ⑴ 机动车辆行驶途中遭遇洪水、山体滑坡、泥石流、恶劣天气等自然灾害时,驾驶员应迅速将车辆开至安全地带,等待救援,并及时向政府有关部门及机动车辆应急领导小组报告。 ⑵ 当情况紧急,危及生命安全,驾驶员和随车人员可当即弃车,撤离至安全地带,并随时保持与机动车辆应急领导小组的联系。 ⑶ 机动车辆应急领导小组接报后,应立即组织人员、车辆抢救被困人 29 员和物资。 情况危急时,可通过公司应急领导小组,请求地方政府支援。 ⑷ 应急处置工作结束后,机动车辆应急领导小组与保险部门协调相关事宜,将事故发生、处理的全过程书面上报公司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 7 应急处置 机动车辆应急领导小组接报后,下达先期处置指令,迅速组织人员开展应急处置工作,并做好应急 处置现场记录。 发生机动车辆重大事故(事件)的,当事人除按一般事故(事件)报警、处置方法和程序进行外,还应及时向公司应急领导小组报告。 8 善后处置 应急处置结束后,机动车辆应急领导小组协调有关部门开展对事故伤亡人员的救治和事故善后处理工作,作好现场清理工作,核实损失情况,协助有关部门进行调查、取证和理赔工作,提出整改建议,并按公司应急领导小组的要求组织整改,迅速恢复正常工作秩序。 机动车辆应急领导小组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市局有关规章制度进行事故调查、处理,依据有关标准对事故损失作出评估,对责任人提出处 理意见。 对事故中暴露出来的问题,机动车辆应急领导小组应提出整改措施,尽快消除隐患,防止事故重复发生。 9 保障措施 通信保障 机动车辆应急领导小组全体人员及车队值班电话必须保证全天 24 小时通讯畅通。 物资保障 30 所有机动车辆和停车场应配备灭火器、狼牙棒等必要的应急救援物品,明确应急设备类型、数量、性能和存放位置,指定专人保管和维护保养,保证应急状态下的迅速调用。 10 宣传、培训和演习 宣传教育 积极利用办公自动化系统、电子屏、黑 板报、内部专栏等多种渠道,广泛宣传道路交通法律、法规和道路交通事故的预防、避险、自救、互救的常识,提高守法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 每年至少组织机动车驾驶员及相关部门工作人员进行一次法律法规和应急知识的学习,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培训与演习 定期组织机动车驾驶员及应急处置人员应急救援技能培训,熟悉预案操作程序和处置方法,每年至少组织一次预案演练,检验预案培训效果,提高应急救援人员的应急处置能力。 11 附则 预案更新 根据预案实施与演习情况,结合形势的发展,及时对 预案进行修订、完善,保证其有效性、可操作性。 奖励与责任 对在应急救援和处置行动中反应迅速、表现突出、处置果断、决策正确的单位和个人,依据相关规定给予表彰奖励。 对隐瞒、谎报、漏报、或故意延迟不报、处置不及时、处置不力,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和规定,追究有关单位负责人和有关责任人的责任。 31 制定与解释 本预案由山西煤炭运销集团大元新能源阳泉分公司解释 实施时间 本预案经山西煤炭运销集团大元新能源阳泉分公司批准后实施 附: 气体泄漏应急处理与 LNG 危 险因素及相关防护措施 LNG 槽车紧急情况处理办法 一、紧急情况分类 ; ; 、受撞等交通事故; ;。 二、应急处理方案 ( 1)驾驶员、押运员发现装车时发生泄漏,如漏气量微小,立即关闭进液阀门,协助站内操作工检测漏气点。 ( 2)驾驶员、押运员检测出槽车泄漏量较大(液体呈现喷洒状态时),立即气动关闭紧急切断阀门。 ( 3)驾驶 员立即将事故情况准确地报告给分队长、充装站站长,协助站内相关人员做好准备工作。 32 ( 4)车队队长、安 全 员接到通知后,赶往事故现场进行事故处理,同时通过客服中心将事故情况报告抢险小组。 ( 5)事故处理完毕,经现场技术人员确认无任何危险隐患后,方可继续行车。 ( 1)当槽车行驶途中罐体压力过高(超过 ),运输车应立即选择人员稀少、通风良好的位置停车,停车点附近不能有明火。 ( 2)驾驶员和押运员打开管路放空阀进行放散,直至压力表显示 闭阀门,放散过程中要设置警戒区域,密切关注下风向人员。 ( 3)驾驶员立即将事故情况准确地报告给分队长和安检员,确认无隐患后方可继续行驶。 、受撞等交通事故 ( 1)当发生翻车、受撞等交通事故时,驾驶员、押运员首先应确定现场附近无明火、易燃物,检查槽车有无漏气,立即向 122交通事故勘察报警。 ( 2)当槽车未发现泄漏情况时,应及时准确地把现场情况报告给分队长,由分队长上报抢险小组。 同时由客服中心通知离事故现场最近的成员企业,在事故抢险小组未到之前协助驾驶员处理现场。 ( 3)当槽 车发现泄漏情况,驾驶员和押运员无法控制漏气点时,驾驶员、押运员应立即选择人员稀少、通风良好的位置停车,停车点附近不能有明火。 驾驶员气动关闭紧急切断阀,待泄漏量减小后穿戴防冻手 33 套进行堵漏。 ( 4)驾驶员立即 将现场情况及时准确地向分队长报告,分队长按事故上报程序的要求逐级上报,并由客服中心通知抢险小组的成员赶往事故现场。 待事故抢险小组到现场后确认事故的严重程度,进行必要的处置,经过技术人员确定无危险隐患后,方可把运输车拖走或开走(在此过程中,客服中心应通知就近的燃气成员企业在事故抢险小组到来之前协助抢险)。 (内容器泄漏或外容器泄漏)的应急方案 ( 1)当发现槽车压力急剧上升时,驾驶员、押运员应立即选择人员稀少、通风良好的位置停车,停车点附近不能有明火。 ( 2)驾驶员和押运员打开管路放散阀、排空阀等进行放散,同时立即 将现场情况及时准确地向分队长报告,分队长按事故上报程序的要求逐级上报,并由客服中心紧急调遣距离事发现场最近的 LNG槽车赶往现场进行倒罐。 ( 3) 安全部 通知 抢险小组的成员赶往事故现场,待事故抢险小组到现场后确认事故的严重程度,进行必要的处置,经过技术人员确定无危险隐患后 ,方可把运输车拖走或开走(在此过程中, 安全部 应通知就近的燃气成员企业在事故抢险小组到来之前协助抢险)。 (发生火灾)的应急方案 ( 1)驾驶员、押运员应立即关闭所有气、液相阀门 ,当阀门无法关闭或泄漏处无法堵塞时,立即使用槽车自带干粉灭火器灭火。 ( 2)火灾扑灭后,槽车泄漏的抢救方案参照抢救方案 4。 34 LNG 危险因素及相关防护措施 1. LNG 的危害因素 ( 1) LNG 的储存 危险与 LNG处于沸腾(或接近于沸腾)状态有关。 在 LNG贮槽中,LNG 处于沸腾 状态,在 LNG 工厂的一些管道及液化工段末端,它接近于沸腾状态,外来的热量传入会导致气化使压力超高,致使安全阀打开或造成更大的破坏。 翻滚:由于贮槽中 LNG 不同的组成和密度引起分层,两层之间进行传质和传热,最终完成混合,同时在液层表面进行蒸发。 此蒸发过程吸收上层液体的热量而使下层液体处于过热状态。 当两液体的密度接近相等时就会突然迅速混合而在短时间内产生大量气体,使储罐内压力急剧上升,甚至顶开安全阀。 为避免这种危险,应采取特殊处理的方法:①轻LNG 从槽底进料,或重 LNG 槽顶进料,或两者结合使用;②在槽内安装一自动 密度仪检测不同密度的层;③用槽内泵使液体从底至顶循环;④保持LNG 的含氮量低于 1%,并且密切监测气化速率。 ( 2)低温冻伤。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