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年级化学第三次阶段检测(含答案,苏教版)内容摘要:
与水反应: Na+ 2H2O===Na+ + 2OH- + H2↑ B.氧化 铝 与盐酸: O2- + 2H+ ===H2O C. NaOH 溶液与小苏打溶液反应: HCO3- + OH- ===CO32- + H2O D. 氯气通入水中: Cl2+ H2O H+ + Cl- + ClO- 1 对于某些离子的检验及结论一定正确的是 ( ) A、加入稀盐酸产生无色气体, 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溶液变浑浊,一定有 CO32175。 B、加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再加盐酸,沉淀不消失,一定有 SO42175。 C、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并加热,产生的气体能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一定有 NH4+ D、加入碳酸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盐酸白色沉淀消失,一定有 Ca2+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难溶于水的电解质 不 一定是弱电解质 B.强电解质在水溶液导电能力一定比弱电解质的水溶液强 C.电解质在通电情况下电离成阴、阳离 子 D.强电解质在水溶液里全部电离成阴、阳离子 1 某学生发现滴瓶中溶液里有悬浊物, 拟用右图所示操作进行过滤,错误的操作有 ( ) A. 4处 B. 3处 C. 2处 D. 1处 第一、二题选择题(共 56 分 ) 三、填空题 ( 35分) 1 ( 3 分) 将相同质量的镁条分别放在① O2 中、② N2 中、③空气中、④ CO2 中燃烧,将燃 烧后所得固体的质量按由小到大排列的顺序是。 1 ( 12 分) 用双线桥 标出下列反应中的电子转移 的方向及数目 : 3Cu+ 8HNO3===3Cu( NO3) 2+ 2NO↑+ 4H2O ( 1) 标出电子转移情况后的化学方程式为:。 ( 2) 该反应中的还原剂是 ,还原产物是 ,被还原的硝酸与未被还原的硝酸的质量比为。高一年级化学第三次阶段检测(含答案,苏教版)
相关推荐
现在不用兵马劳顿,坐观成败,使两虎相斗而我们获长远的利益,这才是最好的策略。 ” 2 议论的群臣还是说:“刘裕向西进入函谷关,就会进退两难,走投无路,腹背受敌;向北上岸,姚军一定不出关救助我们。 刘裕声言向西征伐姚泓,真实的意图在于北上,情况就是这样。 ”明元帝 于是采纳了大臣们的意见,派长孙嵩阻截晋军。 两军在畔城交战,北魏军队被晋将朱超打败。 明元帝对没有采纳崔浩的建议悔恨不已。 ①
平面上,它们的质量分别为 M和 m,若 M> F分别拉 A和 B, A、 B间绳的拉力分别为 T T2,则 = T1 > T1 < T1 ,吊篮 P悬挂在天花板上,与吊篮质量相等的物体 Q由在吊篮中的轻质弹簧托住,当悬 挂吊篮的细绳剪断的瞬间,吊篮 P和物体 Q的加速度是 ( ) = g,aQ= g = 2g,aQ= 2g = g,aQ= 2g = 2g,aQ= 0 ,长 L=
通过大会要求各国减少工业排放量的气体是 ( ) A、二氧化硫 B、二氧化碳 C、氮的氧化物 D、氟里昂 二、选择题(每小题只有 1 个选项符合题意 3 分 5) 16.根据反应 : 2H2S+O2=2S↓ +2H2O, 4NaI+O2+2H2SO4=2I2+2Na2SO4+2H2O, Na2S+I2=2NaI+S↓, 判断下列物质的氧化性强弱,正确的是: A、 O2I2S B、
2Fe2++Cl2==2F3++2Cl HClO+HCl==Cl2+H2O,2Fe3++Cu==2Fe2++Cu2+ Fe+Cu2+==Fe2++Cu,判断下列氧化剂的氧化性强弱顺序正确的是 ( ) ( A) Fe3+HClOCl2Fe2+Cu2+ ( B) HClOCl2Fe3+Cu2+Fe2+ ( B) Cl2HClOFe3+Cu2+Fe2+ ( D) HClOFe3+Cl2Cu2+Fe2+
V(H2)=(L•s),则 3s 末 NH3的浓度为: A、 、 、 、 1 一定温度下可逆反应 N2(g) + 3H2(g) ≒ 2NH3(g)达平衡的标准是:(分别用 V△ 催化 剂 Ʋ逆 Ʋ正 t1 t2 t3 O t Ʋ 表示正反应速率, V╯ 表示逆反应速率) A、 V(N2) = V╯ (N2) B、 V(N2) = 3V(H2) C、 V(H2) = 3/2V╯ (NH3)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