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第三章光现象复习测试内容摘要:
5 B、 21:15 C、 20:15 D、 20:05 某人突然以很快的速度向平面镜跑去,他在镜中的像( ) A、 突然变大 B、逐渐变大 C、大小不变 D、逐渐变小 1如图所示,有两个平面镜相交成 60176。 角,一束光线 AO 射到一个 平面镜上,经两镜反射,要使最后反射回去的光线与 AO 重合,但方向 相反,则 AO 与镜面的夹角α必须等于( ) A、 30176。 B、 60176。 C、 90176。 D、 45176。 晚上,在桌面上铺一张白纸,把一块小平面镜平放在纸上,让手电筒的光正对着平面镜照射,60176。 α O A . S 第 2 页 共 3 页 从侧面看去,白纸被照亮原因是 ______________ ,而平面镜却比 较 暗 原 因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画出点光源 S 在平面镜中成像的光路图 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光源,光源分为 ______光源和 _______光源。 太阳光通过棱镜后会分解成七色光,这说明太阳光是由 __________组成的,这是光的 ________现象。 首先用实验研究这一现象的是英国物理学家 _______。 光能够使周围变得温暖,说明光具有 _____。 夜晚,我们在水池边可以看到岸边路灯倒映在水中,这是由于光的 _______ 造成的。 若池水深 ,路灯距水面的高度是 8m,则路灯和它在水中的像的距离为______m . 如 图是 __________成因的示意图 (选填“日食”或“月食” ) 物体的温度越高,辐射的 _________就越强; _________可以使荧光物质发光;电焊工人在焊接时戴上防护眼罩是为了防止 _________对人眼的伤害。 生活、生产中常用到光学知识:在开凿大山隧道中,用激 光引导掘进机掘进方向,如图 3 所示,是利用了光沿 _________;有时人们把电视机遥控器的红外线发射窗.对着电视机对面墙壁发射,也能控制电视机,这是利用了光的 ___________现象。 我们能从不同方向看到银幕上的画面,这是因为光在银幕上发生了 _______。 用久了。八年级物理第三章光现象复习测试
相关推荐
号 实验处理 甲 乙 方案一 无菌条件 自然条件 方案二 先灭菌,再放于无菌条件下 自然条件 方案三 先灭菌,再放于无菌条件下 先灭菌,然后接种细菌,最后置于无菌条件下 请你思考回答以下问题: ( 1)甲乙两组为什么用 相同的树叶。 ( 2)你认为哪个实验方案能够达到目的。 请简要说明理由。 3 40.( 7 分)下图是科学家做的“涡虫对光的行为反应”实验。 请仔细观察图示,并回答问题: (
是△ ABC 的中位线, FG 为梯形 BCED 的中位线,若 BC= 8,则 FG 等于 ____ 15.一次函数 1 32yx与 x轴的交点坐标是 ________,与 y 轴的交点坐标是 ________. 16.图中的图象折线 ABCDE描述了一辆汽车在某一直线上行驶过程中,汽车离出发地的距离 s(km)和行驶时间 t(h)之间的函数关系,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给出下列说法
件是 D 19. 右图 人物在 1940年在前线正在指挥的有一百多个团参加的战役是 A 20. 在中华民族艰难岁月里,人民音乐家聂耳谱曲的一首不朽的民族战歌,传遍大江南北、长城内外,极大的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抗战斗志,请你判断这首战 歌是 D A.《大路歌》 B.《黄河大合唱》 C.《开路先锋》 D.《义勇军进行曲》 21. 陈毅贺“七大”闭幕:“ 百年积弱叹华夏,八载干戈仗延安。 试问九州谁作主。
60s 的平均速度是 3m / s 70s 的平均速度是 2m / s 70s 的平均速度是 / s v =s /t,可知 [ ] ,路程跟时间成反比 D. 以上说法都不对。 ,用力将塑料尺拉直后进行测量,其结论是 [ ] A. 这是准确的测量方法 B. 测量值将大于物体实际长 二、 填空题 ,这是以 _____为参照物,实际上卫星的运动情况是___________。 160___ (填单位 )
以南,青藏高原以东,东部和南部面临东海和南海。 4186。 N- 32186。 N, 100 186。 E- 120 186。 E 地形 : 以山地丘陵为主,平原主要分布在河流三角洲地区 气候 : 亚热带季风气候(主要)、热带季风气候 河流特征 : 河湖众多,水网密布 二、主要作物 1.农作物: 水稻 是本区的主要粮食作物,其他还有油菜、棉花等。 2.经济作物和林果 本区的经济林木种类也很多
在画平面图时要注意什么问题。 地图的“语言” 方向 比例尺 图例和注记 地图的三要素 表示方法: ① 数字式: 如: 1: 500000 ② 线段式: 如: ③ 文字式: 比例尺: 就是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 公 式: 比例尺 = 图上距离 实地距离 └ ┚ 0 5千米 如: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