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必修1第四章非金属元素化合物测试题及答案(a卷)内容摘要:
溶液中有 Cl2 存在 B.溶液呈黄绿色,且有刺激性气味,说明有 Cl2 分子存在 C.加入盐酸酸化的 AgNO3 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有 Cl- 存在 D.加入 NaOH 溶液,氯水黄绿色消失,说明有 HClO 分子存在 16. 下面有关硅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硅原子既不易失去电子又不易得到电子,主要形成四价的化合物 B.硅是构成矿物和岩石的主要元素,硅在地壳中的含量在所有的元素中居第一位 C.硅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在自然界中可以以游离态存在 D.硅在电子工业中,是最重要 的半导体材料 17. 如图装置中,若关闭活塞,则品红溶液无变化,石蕊试液变红,石灰水变浑浊;若打开活塞,则品红溶液褪色,石蕊试液变红,石灰水变浑浊。 据此判断气体和广口瓶中盛放的物质是 A. HCl和浓 H2SO4 B. Cl2 和氯水 C. Cl2 和 NaHCO3 溶液 D. SO2 和 NaHCO3 溶液 18.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液氯能使干燥的有色布条褪色 B. 氯气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后,氯元素化合价 变为 - 1 价 C. 新制氯水呈黄绿色是因为其中存在氯气 D. 久置氯水遇 AgNO3 溶液会产生白色沉淀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 共 41 分) 三、填空题(共 41分) 19. ( 6 分) 酸雨的形成与大气中二氧化硫及氮氧化物的 含量有关。 某火力发电厂为除去有害气体 SO2,并变废为宝,采用尾气脱硫新工艺,如图所示。 写出尾气脱硫工艺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0. ( 8分)在某 NaOH 溶液里加入几滴酚酞试液,溶液显红色,向其中逐滴加入新制的饱和氯水,当滴到最后一滴时,红色突然褪去。 回答下列问题: ( 1)产生该现象的原因可能有: ① ; ②。 ( 2)简述怎样用实验证明红色褪色的原因是 ① 或者是 ② :。人教版高中必修1第四章非金属元素化合物测试题及答案(a卷)
相关推荐
D. 葡萄糖和蔗糖不是同分异构体,但属于同系物 15. 下列过程所发生的化学变化属于取代反应的是 A.在 FeBr3催化作用下苯与液溴反应 B.在镍做催化剂的条件下苯与氢气反应 C.乙烯在空气中燃烧 D.乙醇在铜做催化剂的条件下生成乙醛 第 二部分 非选择题(共 40 分) 二、填空题(共 40分) 16.( 13 分) 在盛有少量无水乙醇的试管中,加入一小块新切的、擦干表面 煤油的金属钠
B. 增大反应体系的压强 C. 提高反应体系的温度 D. 选择合适的催化剂 14. 下列关于原电池的叙述中, 错误 . . 的是 A.原 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B.用导线连接的两种不同金属同时插入液体中,能形成原电池 C.在原电池中,电子流出的一极是负极,发生氧化反应 D.在原电池中,电子流入的一极是正极,发生还原反应 15. 已知化学能与其他形式的能可以相互转化,
将海带焙烧成灰后加水搅拌; ③ 加 CCl4 振荡; ④ 用分液漏 斗分液; ⑤ 过滤。 合理的操作顺序是 A. ①②③④⑤ B. ②⑤①③④ C. ①③⑤②④ D. ②①③⑤④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共 40 分) 二、填空题(共 40分) 16.( 12 分) 下列物质的转化或分离是用哪种方法实现的 ? A.溶解 B.裂解 C.分馏 D.裂化 E.干馏 F.蒸馏 G.电解 H.过滤 I.萃取
C. 汞的冶炼只能用还原剂法 D. 铝 的冶炼一般用还原剂法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煤是复杂的混合物,含有苯、甲苯、二甲苯等一系列重要的化工原料 B. 石油分馏得到的汽油、煤油、柴油等都有固定的熔沸点 C. 石油炼制的目的是为了获得轻质油和重要化工原料(乙烯、丙烯等) D. 天然气和沼气的主要成分是乙烯,它们都属于不可再生能源 13. 从 海水提 取 溴 的 过程中,吸收塔 内
、乙的位移 不同,故 .甲、乙不从同一地点开始运动, B错; 乙的速度始终小于甲的速度,C错; 答案: AD 8.如图所示,一位同学站在机械指针体重计上,突然下蹲直到蹲到底静止。 根据超重和失重现象的分析方法,试分析判断整个下蹲过程体重计上指针示数的变化情况( ) ,后增大 ,后减小 思路解析: 该同学突然下蹲直到蹲到底静止 的过程中,其重心先向下加速再向下减速,加速度方向先向下再向上,
C、 D是依次排列的 4 个计数点,仅能读出其中 3 个计数点到零点的距离: AS =16. 6mm BS =126. 5mm DS =624. 5mm 若无法再做实验,可由以上信息推知: ①相信两计数点的时间间隔为 __________S ②打 C 点时物体的速度大小为 ____________m/s(取 2 位有效数字) ③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 __________(用 AS 、 B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