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一物理期末试题内容摘要:

C、 D是依次排列的 4 个计数点,仅能读出其中 3 个计数点到零点的距离: AS =16. 6mm BS =126. 5mm DS =624. 5mm 若无法再做实验,可由以上信息推知: ①相信两计数点的时间间隔为 __________S ②打 C 点时物体的速度大小为 ____________m/s(取 2 位有效数字) ③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 __________(用 AS 、 BS 、 CS 、 DS 和 f 表示) 12.( 8 分) 现要验证“当质量一定时,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与它所受的合外力成正比”这一物理规律。 给定的器材如下:一倾角可以调节的长斜面(如图)、小车、计时器一个、米尺。 (1)填入适当的公式或文字,完善以下实验步骤(不考虑摩擦力的影响): ① 小车自斜面上方一固定 点A 1从静止开始下滑至斜面底端A 2,记下所用的时间 t ② 用米尺测量 A 1与A 2 之间的距离 s,则小车的加速度 a ____________。 ③ 用米尺 A 1 相对于A 2 的高 h。 设小 车所受重力为 mg,则小车所受的合外力F=________。 ④ 改变 _________________,重复上述测量。 ⑤ 以 h 为横坐标, 2/1t 为纵坐标,根据实验数据作用作图。 如能得到一条过原点的直线,则可以验证“当质量一定时,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与它所受的合外力成正比”这一规律。 (2)在探究如何消除上述实验中摩擦阻力影响的过程中,某同学设计的方案是: m M ① 调节斜面倾角,使小车在斜面上匀速下滑。 测量此时 A 1点相对于斜面底端A 2的高度 ho。 ② 进行( 1)中的各项 操作。 ③ 计算与作图时用( h- ho)代替 h。 对此方案有以下几种评论意见: A.方案正确可行 B.方案的理论依据正确,但利用所给的器材无法确定小车在斜面上是否做匀速运动。 C.方案的理论依据有问题,小车所受摩擦力与斜面倾角有关。 其中合理的意见是 ________。 三、本题共 3 小题, 46 分。 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 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 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3.( 12分)固定光滑细杆与地面成一定倾角,在杆上套有一个光滑小环,小环在沿杆方 向的推力 F 作用下向上运动,推力 F 与小环速度 v 随时间变化规律如图所示,取重力加速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