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物理电学和光学复习内容摘要:

器接法错误等 : (1)、先根据题意或电流表有无示数,判断电路故障类型: 有示数则短路,无示数则断路 . (2)、再根据电压表有无示数,确定电路故障的发生位置: 有示数则内断外短,无示数则内短外断 . 例 :我们做电学实验时应学会检查和排除电路故障 .如图 4是一位同学研究串联电路电流 、 电压特点的电路图 .当闭合开关时 , L1亮 , L2不亮 , A和V均有示数 , 故障的原因可能是 ( ) A. L1短路 B. L2短路 C. L1断路 D. L2断路 A V L1 L2 S 图 4 专题四 实际功率与额定功率的区别 ⑴ 额定功率就是用电器在额定电压下的电功率 .额定电压就是用电器正常工作时的电压 .额定功率和额定电压在设计时就已规定 , 并反映在铭牌上 .如灯泡上标有 “ 220V 100W”时 , 表示此灯的额定电压为220V, 额定功率为 ,所以额定功率也是唯一的 .与用电器工作与否无关 . ⑵ 实际功率就是指用电器在实际电压下的电功率 .实际电压就是指用电器工作时两端所加的电压,它可以大于额定电压,也可以等于额定电压,还可以小于额定电压,其实额定电压是实际电压的一种特殊情况 .实际功率随其两端所加的实际电压的改变而改变 ,可以有无数 .实际功率决定着灯泡的亮暗,即实际功率大的,灯就亮 . 计算实际功率的几种方法  , 已知用电器两端的实际电压时 ,根据公式 R=U2额 /P额 ,P实 =U2实 /R求解。 也可根据 P实 /P额 = U2实 / U2额 求解 . 4 .当电阻 R1和 R2串联 ( 或并联 ) 时 , 电阻上消耗的功率 P1 和 P2 与其阻值成正比 (或反比 ),即P1/P2=R1/R2(或 P1/P2=R2/R1)求解 . P=U实 I计算 .  , 已知流过用电器的实际电流时 ,根据公式 R=U2额 /P额 ,P实 =I2实 R求解 .  ,用电器 (或电阻 )消耗的总功率均等于各用电器 (或电阻 )消耗的功率之和 ,即 P总 = P1+ P2+∙∙∙∙∙∙+Pn求解 . 专题五 如何进行电路运算 根据题意画出电路图 (或分解图) 识别电路 挖掘题目中的隐含条件,运用串、并联电路的特点、欧姆定律、电功、电功率的概念及焦耳定律列方程 . 4、注意各物理量的单位、解方程、求出符合题意的解 . ( 1)电路连接方式的分析( 2)判断电压表、电流表示数变化,分析开关的开闭,滑动变阻器滑片移动引起电路的变化情况 . 例 . 如图 5所示 , 电源电压不变 , 变阻器最大阻值为 P在 a端时 , S、 S1都闭合 , A示数为 2A, 灯 L正常发光;当 S1断开 ,滑片 P滑到 b点时 , V示数为 : ( 1) 灯泡 L的额定电压; ( 2) S1断开 , P在 b端时 , 灯 L的实际功率 . 图 5 电学计算题是初中电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常作为中考的压轴题. 现行大纲规定:电路的计算限于两个电阻串联或并联的情形.为了增加中考试题难度,提高试卷的区分度,有利于重点中学选拔人才,命题者往往在电路的变换上做文章.如:电路中开关的开、闭和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滑动;电路图中电压表的连接往往有别于常规,给学生对其连接实质的识别设置一定的思维障碍. 我认为:解析电学计算综合题的关键是教会学生用以下基本知识去简化电路: 不计导线电阻,认定 R线 ≈ 0. 开关闭合时等效于一根导线;开关断开时等效于开路,可从电路两点间去掉. 电流表内阻很小,在分析电路的连接方式时,有电流表的地方可看作一根导线. 电压表内阻很大,在分析电路的连接方式时,有电压表的地方可视作开路,从电路两点间去掉. 短路模型:用电器和导线 (或电流表 )并联时,用电器中可认为无电流通过,可以把用电器从电路的两点间拆除(去掉). 在进行电学专题复习的实施过程中,每一个专题应该补充一些练习和课后作业 .以便加深对专题知识的理解,并能很好地将电学的有关知识联系起来 .让学生从更高的角度来看这一部分知识,达到有新的认识和新的提高之目的,实现突出重点、分析难点、突破难点的复习效果 . 四、加强光学、电学实验探究能力的训练 近几年来,中考物理中实验考核的分值较多,从试题内容上看,已从单纯的记忆型趋向实验探究型 .因此,在复习中要加强训练 .一般在实验研究中,尤其要注意题目中提供的信息,明确研究的目的、实验原理、实验器材的作用和选择、实验操作步骤、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和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归纳 .光学中的实验主要是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和 凸透镜成放大、缩小实像和虚像的条件 ,电学中的实验有组成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用电流表测电流、用电压表测电压、伏安法测电阻、测小灯泡的电功率五个学生分组实验 . 光学实验的复习 区别 平面镜 凸透镜 原理不同 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遵守光的折射规律 成像性质不同 总是虚像 Uf时成虚像 ; U= f时不成像 ; Uf时成实像 . 物距像距像的大小不同 像物等距,像物等大 Uf时成放大的虚像,且物距越小(大)像越小(大); fu2f时成放大的实像,且物距越小(大)像越大(小) u=2f时成等大的实像 U2f成缩小的实像,且物距越小(大)像越大(小) 位置不同 物和像总在镜的异侧 Uf时物像同侧; Uf时物像异侧 例 :在 “ 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 的实验中 , 小明用玻璃板 、 相同的两个棋子 、 刻度尺 、 橡皮泥等器材进行实验 . 玻璃板作为平面镜立放在桌面上的要求是 ,在玻璃板前、后各放一粒棋子 A、 B,移动玻璃板后的棋子 B,使它与棋子 A在玻璃板中所成的像 ,这时 B的位置就是棋子 A在平面镜中所成像的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