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鸡市生活垃圾焚烧电厂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内容摘要:

制依据和原则 法律依据 (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1989 年 12 月; ( 2)《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1984 年月; (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弃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1995 年 10 月; ( 4)《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 1998 年 11 月; ( 5)《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计规定》( 87)国环字第 002 号文; ( 6)《污水处理设施保护管理条例》 1989 年 11 月; ( 7)《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及污染防治技术政策》 2020 年 6 月。 文件依据 ( 1)《宝鸡市城市总体规划》( 20202020 年) 2020 年 4 月; ( 2)《宝鸡市建设事业十五计划和 2020 年规划建议》 2020 年; ( 3)建设单位提供的设计基础资料及其上级部门的指示和要求; ( 4)《宝鸡市前林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建设工程项目建议书》 2020 年 3月。 ( 5)《宝鸡市新建垃圾填埋场(选址勘察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2020 年 3月。 ( 6)设计委托协议书。 设计原则 ( 1)执行国家关于环境保护的政策,符合国家的有关法规、规范及标准。 ( 2)在城市总体规划的指导下,采取全面规划、科学实施的原则,使工程建设与西安市的发展相协调,既保护环境,又最大程度地发挥工程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 3)垃圾焚烧工艺和废渣处理工艺上选择可靠、高效、低成本、运行管理简便的流程。 ( 4)焚烧电厂的设备配置及管理技术水平与宝鸡市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同时满足安全可靠、节约能耗、维护方便等方面的要求。 ( 5)坚持一次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逐步建立从垃圾分类处理到废渣填埋等一系列完善的体系。 设计采用的主要标准 ( 1)《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处理工程项目建设标准》建设部 2020。 ( 2)《城市生活垃圾焚烧技术规范》建设部 CJJ172020 ( 3)《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标准》 GB168891997 ( 4)《生活垃圾焚烧电厂环境监测技术要求》 GB/T187722020 ( 5)《生活垃圾焚烧电厂环境监测技术标准》 CJ/T30371995 ( 6)《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HZB11999 ( 7)《 建筑结构设计统一标准》 BGJ6884 ( 8)《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 GBZ12020 9 《制订地方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技术原则与方法》 GB383983 10 《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 GB1455493 11 《污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水质标准》 CJ30821999 设计范围 宝鸡市前林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工程的设计范围包括焚烧电厂主体工程(即垃圾坝、截污坝、截洪沟、污水调蓄池、库区防渗、地下水和沼气及渗沥液的导排等)、渗沥液处理工程、填埋作业、环境保护措施与劳动安全防护以及场区供水、供 电、道路运输、通信等设施的设计、投资估算和效益分析。 本次设计以一期工程为重点,二期工程作为规划用地加以考虑。 第四章 场址选择 选址说明 为了保证宝鸡市城市生活垃圾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以及新建城市生活焚烧电厂的迫切性,宝鸡市环境卫生管理处早在 2 年前就开始了新建焚烧电厂的选址工作,并对市郊周边地形进行了踏勘。 2020 年 3 月宝鸡市环卫处专门委托陕西省经济建设规划院宝鸡分院编制了《宝鸡市生活垃圾焚烧电厂建设工程项目建议书》,委托陕西省华厦工程勘察院完成了《宝鸡市生活垃圾焚烧电厂(选址勘察)岩土工程勘 察报告》,提出新建生活垃圾焚烧电厂的建议。 为此受宝鸡市环卫处的委托,我们组织了专业技术人员重点踏勘了拟建焚烧电厂厂址。 选址的基本要求 生活垃圾焚烧电厂作为城市生活垃圾消纳场地,直接为城市服务,因此要符合各相关方的要求。 它的选址与众多因素有关,主要遵循两条原则:一是从防止污染角度考虑的安全原则;二是从经济角度考虑的经济合理原则。 必须综合考虑场址的地貌、地形、水文与工程地质条件、对居民及周围环境的影响、交通运输、覆盖土源等因素。 水文与工程地质条件较好的填埋场又能降低环境污染,又能减少工程建设投资。 根据 建设部城市生活生活垃圾焚烧电厂工程项目建设标准规定应符合下列要求: ①符合当地城乡建设总体规划和环境卫生专业规划的要求; ②生活垃圾焚烧电厂对周围环境产生的影响应符合环境保护的要求; ③生活垃圾焚烧电厂应与当地的大气污染防治,水资源保护和自然保护相一致。 ④交通方便,运距合理; ⑤征地费用较低,施工较方便; ⑥人口密度较低,土地利用价值较低; ⑦位于夏季主导风下风向,距人畜居栖点 500 米以外; ⑧填埋场宜选在地下水贫乏地区; ⑨远离水源,尽量设在地下水流向的下游; 另外还需考虑生活垃圾焚烧电厂的环境条件、水 文工程地质条件、填埋场容量、服务年限以及运输条件和垃圾量的变化情况。 场址综合评价 场址比较 为解决宝鸡市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资源化处理整体考虑,从场址的地形地貌、距离、交通、环境条件、前期工作、污水处理难易及纳入城市污水处理厂条件等方面综合评价(见表 41)。 表 41 场址评价 场址 长寿山生活垃圾焚烧电厂 征地(亩) 1200 地形 河滩地 交通条件 离市区 ,其中 6KM 需扩建 土地征用费 低 前期工作 容易办理 符合规划 较好 环保要求 环保处理较易 污 水处理 ( 1)要求二级以上排放标准 ,较难; ( 2)处理规模 400 吨 /天; ( 3)纳管较易; 单位工程投资 较大 技术水平 采用流化床技术,国内先进 工程投资 较大 场址的确定 根据对宝鸡市生活垃圾焚烧电厂周边的社会人文环境、自然环境、经济分析等各方面综合因素的考察,这个厂址具有较大的优势。 具体的优势在于:投资相对较省,有许多现有条件可利用;从位置上看该厂址充分利用了河滩空余地段,不存在对自然环境更不利的影响;符合垃圾处置综合利用的条件;对周边人 文地理环境影响小;符合城市总体规划;距 310 国道 2公里,距离市区 20 公里,运输距离适中;征地费用较低;处于城市夏季主导风向下方,远离水源不受洪水滑坡影响;同时附近村民对生活垃圾焚烧电厂建设较支持。 其劣势就在于它的投资相对较大,离城区稍远。 综合上述原因,认为在目前的条件下,生活垃圾焚烧电厂的厂址较为合理、可行,符合宝鸡市的总体发展要求。 所以本可行性研究报告遵循“符合城市规划,避开环境敏感目标、交通运输便利,运输距离适中”等选址原则,从技术、经济、环境等综合比较后推荐城东长寿山厂址。 第五章 城市生活垃圾 的收集和运输 宝鸡市生活垃圾收运系统现状 生活垃圾收集方式现状 宝鸡市环卫部门对城区部分主要街道的生活垃圾实行袋装化收集,其余实行垃圾桶 箱 散装收集;此外,对极个别小区用垃圾车定时定点流动收集。 宝鸡市环卫部门应用了多种垃圾收集方式,但垃圾桶收集混合垃圾仍是现阶段该市垃圾收集的主要方式,即居民将生活垃圾装袋后投放到垃圾箱内或直接散倒于垃圾箱中,由人力车运送到转运站,再通过机动车运送到垃圾处理场处理。 这种方式由于户外暴露、停留的时间长,垃圾产生的臭味、垃圾装运到运输车时产生的噪声及飘尘等污染 容易对居民的生活造成很大影响,也有碍于市容观瞻,不利于城市的建设与发展。 生活垃圾转运现状 宝鸡市居民生活垃圾的转运主要有两种方式: ( 1)居民生活垃圾由密闭脚踏三轮车收集后,集中到垃圾转运站,再由集装箱式机动车、压缩车运往填埋场; ( 2)居民垃圾直接由垃圾压缩车收集后直接运往填埋场,即车辆流动收集方式。 收运流程见图 51: 袋装 密闭三轮车 压缩车、集装箱式机动车 散倒 垃圾密封车 压缩车 图 51 宝鸡市居民生活垃圾收运流程图 环卫设施、机具车辆现状 宝鸡市环卫设施、机具车辆现状见表 41 表 41 宝鸡市环卫设施、机具车辆现状情况表 数 量 果壳箱 125 只 垃圾箱 554 只 垃圾车 8T 车 3(后压缩式) 5T 车 1(后压缩式) 2(侧吊式) 6(自卸式) 2T 车 1(后压缩式) 中转站 4 座(总占地面积 ) 填埋场 简易填埋,位于徐八垄,距市区约。 占地 150亩,建成于 1996 年,至 2020 年填满。 对宝鸡市生活垃圾收运系统的建议 垃圾产生量预测 宝鸡市城市生活垃圾清运量的预测见表 52: 表 52 规划期内宝鸡市生活垃圾清运量预测 年 份 现状 2020 年 2020 年 2020 年 年清运量(万吨) 平均日清运量( T/d) 314 461 865 注:其中日清运量仅代表全年清运量的平均值。 实际操作上可能根据季节,时间的不同而变动,日高峰清运量可上浮 20%~25%。 生活垃圾收集: 目前国内外使用的垃圾收集方式主要有 ( 1)车辆流动收集;( 2)转运站收集;( 3)动力管道收集。 根据宝鸡市的实际情况和地理位置形势,考虑到生活垃圾焚烧电厂距城区距离较远的特点,本报告推荐采用容器定点、上门收集与车辆流动收集配合收集的方式。 主要是:( 1)在有效的服务半径内定点配设垃圾容器间,生活垃圾装袋后投放到容器内,由机动车或人力车收集至转运站,逐步取消暴露投放。 ( 2)在部分人口密度低、居民素质较高、道路交通允许的情况下使用 8T 或 5T 压缩运输车定期进行流动收集,直接运往垃圾处理场。 同时,逐步开展垃圾分类收集,以适应垃圾多元化处理的要求。 生活垃圾转运方案: 根据宝鸡市的生活垃圾产生量预测数据及环卫发展状况,结合社会、环境与投资效益,建议该市生活垃圾通过转运站转运,由于考虑到生活垃圾焚烧电厂距城区 9km 及宝鸡市垃圾产生量的发展趋势,建议至中期适当可建中型转运站。 此外,在人口居住分散,道路允许的情况下添置垃圾压缩车进行流动收运。 环卫设施、机具车辆装备 压缩式中、小型转运站设置 按建设部有关标准,大、中型转运站每 10~15 平方公里设置一座,小型转运站每 ~1 平方公里一座。 建议宝鸡市增设封闭式垃圾压缩转运站,改 建集装箱式转运站。 近期:建小型垃圾转运站 6 座(设车辆流动收集率为 15%),增设 2 座。 各占地面积 1000~1500 平方米。 中期:建中型压缩式转运站 1 座(设车辆流动收集率为 25%),各占地面积约为 3000~4500 平方米。 小型转运站设置 8 座,增设 2 座。 远期:建中型压缩式转运站 1 座(设车辆流动收集率为 35%),小型转运站设置 12 座,增设 4 座。 垃圾运输车配置 近期:配 3T 压缩车 2 辆, 5T 压缩车 10 辆, 8T 压缩车 5 辆。 中期:配 3T 压缩车 3 辆, 5T 压缩车 13 辆, 8T 压缩车 9 辆, 远期:配 3T 压缩 车 3 辆。 5T 压缩车 29 辆, 8T 压缩车 12 辆。 宝鸡市垃圾转运站、车辆规划表 宝鸡市垃圾转运站、车辆规划见表 43 表 43 宝鸡市垃圾转运站、车辆规划表 名称 规格 2020 年 2020 年 2020 年 压缩式垃圾转运站 中型 0 1 1 小型 6 8 12 合 计 6 9 13 压缩车 3T 2 3 3 5T 10 13 29 8T 5 9 12 合 计 17 25 44 第六。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