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建筑设计原理讲义内容摘要:
2. 3 4 书上 44 页 5 6 第一章 多层厂房平、剖面设计 第一节. 生产工艺与平剖面设计的关系 A. 工艺流程是工业建筑设计的依据,平面组合首先应 满足工艺流程要求。 (图 211 45 页) 一. 工艺 流程的布置方式 A. 工艺流程的三种方式: (一)自下而上的布置方式 (图 212A 45 页) 常用于(照相机、手表、中小机械 电子仪器 (二)自上而下的布置方式 (图 212 B) 常用于(啤酒厂、面粉厂) (三)往复的布置方式 (图 212C 45 页) (图 213 46 页) 说明书上 画的 二.工部组合 A.要求:工艺流程短捷,避免不必要的往返 尽量减少垂直交通量。 B.有吊车、重设备、原材料多,运输量大,湿作业,有振源 宜布置在低层。 C.生产性质特殊,有共同技术要求宜集中布置,与一般工部 有明确的分区。 D.散发有害气体或火灾、爆炸危险的工部,将其布置在厂房 的边角或走廊的端部,主导风向的下侧。 第三节 生产环境与平、剖面设计的关系 一.恒温室设计 A.对于空气从 温度、湿度、清洁度和气流速度加以控制的 房间称恒温室。 B.空气调节的二个参数: ( 1) 温度 例 18 度 20 度 47 页 相对湿度 60% 50% ( 2) 空调精度 室温允许波动范围 正负 1 度 正负 0。 5 度。 相对湿度波动范围正负 5%、正负 10%。 (一) 平面布置 A. 厂房内有数个恒温室时,应尽可能集中布置(节能、节省 管道) B. 集中式布局的布置方式 : (图 214A 48 页) 2.垂直集中式(图 214B 48 页) 3.混合集中式(图 214C 48 页) 4.地下室 (图 214D 48 页) C. 恒温室的位置以北为宜,避免东西向 D. 空调精度不同,可套间布置,高精度室位于低精度 室里面。 (图 215 49 页) (二)恒温室的气流组织 1.上部孔板送风, 下部均匀回风(图 216 49 页) A.顶棚离地面 米左右 B.用在小于正负 度的恒温室比较合适。 C.回风口离地面 米之间 2.上部周边均匀送风,下部均匀回风(图 217 50 页) A.送风高度一般离地面 米 4 米 B.明管送风 C.顶棚送风 3.上侧均匀送风,下侧回风(图 218 50 页) A.送风管高度一般为 米。 B.回风口布置在离地面 米处。 C.均匀正负 1 度房间。 4.上侧送风,上侧回风(图 219 50 页) A.用于房间面积和层高都不大 B.送风口离地面 米左右。 (三)空调机房的布置 A.布置在恒温室附近,缩短风管、节能。 B.空调机房鼓风机有振动,应远离防微振、防噪声 的恒温室。 C.空调机房布置方式:集中式 分散式 50 页最后一行 D.空调机的设计要求 见书上 51 页 110 行 二.洁净室设计 (一) 空气洁净 度级别 A.洁净度 空气中含尘量多少的程度 B.含尘浓度表示方法:一 .个 /升或个 /立方尺(空气中含 浮游尘料的数量) 二.毫克 /米 3 C.洁净度级别:以单位体积中所含尘粒 的数量或重量确定级别。 (表 211 51 页) (二) 尘源及防尘净化措施 A.洁净室灰尘的来源: 1. 内部产生的灰尘(建材、设备 粉尘) 2.外部的灰尘(工作人员、物料 设备、工具、空调送风、灰尘) B.灰尘的防尘措施: 1. 人身净化:( 1)工作人员净化程序 见图( 2110 A B 52 页) 2. 物料净化:( 1)一切物料应清洗净化处理 ( 2)一般物料设有单独出入口与人流出入口 分开设置。 3. 空气的净化及气流组织 ( 1) 空气净化采用过滤的方法:分:低效 中效 高效 52 页 ( 2) 粗净化要求 用低效过滤器 中净化要求 中效过滤器与低效过滤器配合 超净化和生物洁净的要求 高效过滤器与低效 、中效过滤器配合。 (图 2111 53 页) ( 3) 洁净室的气流组织 A.紊流式(乱流式)用于洁净度 不十分高的洁净室。 B.(平行流)层流用于超净的洁净 室。 (图 2112 53 页) 4. 建筑防尘措施 ( 1) 在洁净度高的房间不设直接对外的门窗 或设置面向走廊的密闭窗,而由走廊再 设开向对外的密闭窗,门向内开启。 ( 2) 室内墙面、地面顶棚的材料要求质地坚硬 耐磨、不起灰,表面光滑易清洗,尽量减少 凹凸和缝隙,还应考虑防静电。 三.建筑布置 ( 1) 洁净室的布置原则与恒温室基本相同。 ( 2) 工艺布置紧凑,尽可能控制洁净室面积, 洁净读要求相同 的房间集中布置。 ( 3) 物料远送路线尽量短捷。 ( 4) 人流组织通过洁净辅助区 低洁净度洁净室 高洁净度洁净室 ( 5) 人员出入口与物料出入口分别设置,外门不面 向全年主导风向并设置门斗。 ( 6) 洁净室的净高尽量低,净高一般以 2。 5 米左右 为宜。 ( 7) 平面布局:分 廊式(图 2113 A B C) 大厅式(图 2113 D 55 页) 第三节. 交通运输枢纽及生产辅助房间布置 A.水平交通运输 手推车 运输带(多层工业厂房) B.垂直交通运输 楼梯、电梯 C.生活辅助房间 多在楼梯、电梯附近 一. 交通运输枢纽布置 (一) 布置原则 ( 1) 位置保证人货流通畅近便,避免曲折迂回,电梯前 留有货运回转堆放场地,以防堵塞交通。 ( 2) 尽量避免人、货流交叉,人流货流分别有自己的出 入口,货运量小,货流入口可兼做人流出入口。 ( 3) 枢纽最好布置在大空间的边侧(厂房具有灵活性) ( 4) 满足使用前提下,为厂房立面处理创造条件。 ( 5) 楼梯的数量位置应满足防火疏散的要求。 56 页 (二) 布置方式 1. 人、货流分别设置出入口的楼、电梯布置 (图 2114 56 页) 2. 人货流同一出入口的布置 (图 2115 56 页) 57 页 (三) 电梯间 电梯间的组成 :电梯井 电梯厢 画图说明之 机器房 (净高大于或等于 米) (四) 楼梯间的防火间 距 ( 1) 楼梯间或安全出入口位置应满足防火规范的要求。 (见表( 212 57 页) 二.生产辅助房间布置 (一) 生活辅助房间的组成和设备 (表 213 58 页) 浴室、盥洗室、厕所按车间最大班工人总数 93% 计算。 1. 存衣室(表 213 存衣设备 图 2116 58 页) 2.车间浴室: 要求 书上画的 58 页 (见表 214 58 页) (图 2117 59 页) 3.盥洗室与厕所 ( 1)盥洗室的计算方法(表 214 59 页) ( 2)厕所大便蹲位数及小便器数(表 215 59 页) 4.其它用房 休息室 食堂 车间医疗室 妇女卫生室 生活辅助房间的布置方式 1. 布置在厂房内部:端部 一角 侧边 中部 (图 2118 60 页) 2. 贴建于厂房外墙 (图 2119 60 页) (图 2120 60 页) 3. 布置在厂房不同区段连接体(插入体) (图 2121 61 页) 4.独立式布置(图 2122 61 页) (二) 穿过式生活间布置 A.在洁净厂房中,必须采用穿过生活间 (一般洁净度厂房 图 2123 61 页) (洁净度高的车间 图 2124 61 页) 第四节 柱网选择与结构选型 一. 柱网选择 A. 多层厂房柱网:常用 跨度 69 米 我国跨度有用 12 米 (跨度大,厂房灵活性高) 柱距 米 (图 2125 62 页)。工业建筑设计原理讲义
相关推荐
0 机修车间 动力 160 32 照明 4 0 8 锅炉房 动力 50 35 照明 1 0 5 仓库 动力 20 8 6 10 照 1 0 8 明 生活区 照明 350 245 272 413 合计 动力 2220 照明 403 合计K = 813 1090 1656 (三) 无功补偿容量 在工厂总配电所的 6KV进线侧计量,工厂最大负荷时功率因数不得低于 ,
、硝铵磷浓缩装置 ,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成本竞争和技术领先优势,填补了当地硝硫基肥市场空白,两种氮素实现了优势互补。 原料磷酸一铵通过破碎机破碎,经上料皮带到分料皮带、原料料仓;自转化装置皮带输送来的硫酸钾铵原料经筛分、破碎,成品粉体硫酸钾铵经提升机到分料皮带,再进入工艺料仓;添加剂原料经斗提机进入料仓;按照生产养分配比的不同要求,上述物料经计量皮带分别计量后,进入到混合皮带混合
确保门店在公司的对账日要及时到公司进行店内账务核对。 推荐与培养德才兼备的员工晋升为店助、店长。 确保门店店长工作管理程序执行的规范与标准。 负责门店员工的变动安 排,保证门店内的最佳人力状况。 (四)、费用控制 指导各门店店长全力达成公司所交付的目标与任务。 分析门店的销售数据,提出行动计划,以协助店长控制费用和增加利润。 确保门店店长有效控制店内员工损耗。 二、任职要求
自查 互查 自查 互查 自查 互查 7: 008: 30 开门营业 整理货架上的商品陈列与清理商品卫生,进行货架商品补充 自查 互查 自查 互查 自查 互查 自查 互 查 8: 308: 45 门店晨会 听店长传达总部的有关指示,进行前一天工作小结,安排当日工作,进行简单技能培训。 自查 互查 自查 互查 自查 互查 自查 互查 8: 459: 30 员工交接班
组织各科室起草涉工程管理的制度,加强和完善基础工作。 检查各项工程管理制度的实施 情况,修订和弥补其不足。 1召集、组织相关部门及人员对竣工工程的物业移交工作。 1带领工程处各科室相关人员定期到各企业进行检查指导。 1及时将集团各企业的工程改造计划审查后报有关领导审批,并将结果及时通报至相关企业。 集团后勤工作手册 18 1配合工程所需的材料、设备采购工作。 岗位名称:土建科长 直接上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