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化学物质的量在实验中的应用内容摘要:
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为 (保留一位小数 )。 64 五、物质的量浓度 : 用单位 体积溶液 中所含溶质 B的 物质的量 来表示溶液 组成的物理量。 符号为 CB. : : mol/L. : ① V指溶液的体积,不是溶剂的体积 ② 溶液是均匀稳定的, CB与 V( aq) 无关 ③ B可以指分子,也可指分子电离出的离子 ④ CuSO45H2O溶于水后,溶质为 CuSO4 有关 CB计算 w之间换算 ρ — 溶液密度( g∙mL1 ) ) ( ) ( L mol M(B) 1000ρω c(B)= 1 D 有关 CB计算 C计算 例题 2: 将标准状况下的 a L HCl(气 )溶于 1000 g水中 ,得到的盐酸密度为 b g/cm3, 则该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A 有关 CB计算 m1ω1=m2ω2 (稀释前后溶液中溶质质量不变) c1V1=c2V2 (稀释前后溶液中溶质物质的量不变) C 有关 CB计算 例题 4: 将 (稀溶液混合一般体积不变) 有关 CB计算 ① 浓度与密度的变化关系 a. 若溶液的密度大于 1 g/cm3, 溶质的质量分数越大 , 则其密度就越大 . b. 若溶液的密度小于 1 g/cm3, 溶质的质量分数越大 , 则其密度就越小 . 常见溶液中 , 氨水 、 酒精等溶液比水轻 , 氯化钠溶液 、 硝酸 、硫酸等溶液比水重 . 有关 CB计算 a.两种不同质量分数的溶液等体积混合,若溶液的密度大于 1 g/cm3,则混合溶液的质量分数大于它们和的一半;若溶液的密度小于 1 g/cm3,则混合溶液的质量分数小于它们和的一半 ② 等体积或等质量溶液混合后的质量分数的变化规律 b.无论溶液的密度大于 1 g/cm3,还是小于 1 g/cm3,等质量 混合时,所得混合溶液的质量分数都等于它们和的一半. 例题 下图是某学校实验室从化学试剂商店买回的硫酸试剂标签上的部分内容.据此,下列说法正确的 ( ) • A.该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mol/L • B. 1 mol Zn与足量的该硫酸反应产生 2 g氢气 • C.配制 200 mL mol/L的稀硫酸需取该硫酸 50 mL • D.该硫酸与等质量的水混合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大于 mol/L C 六、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 配制。 实验 第一步:计算: 实验步骤: • m(NaCl)=n(NaCl) M(NaCl) = c(NaCl) V[NaCl(aq)] M(NaCl) = = 所需氯化钠的质量为 六、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 配制。 实验 实验步骤: 第二步:称量:在天平上称量 , 并将它倒入小烧杯中。 •调平衡, 怎样调。 •左物右码, 放反了会怎样。 •对于有腐蚀性的氢氧化钠应 放在玻璃器皿中称量 六、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 配制。 实验 实验步骤: 第三步:溶解:在盛有氯化钠固体的烧杯中加入适量蒸馏水,用玻璃棒搅拌,使其溶解。 六、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 配制。 实验 实验步骤: 第四步:移液:将溶液沿玻璃棒。高一化学物质的量在实验中的应用
相关推荐
步骤 ④ 转移 用少量蒸馏水洗涤烧杯和玻棒 23次,洗液应全部转移到容量瓶中 ,轻轻振荡容量瓶,使溶液混合均匀 步骤 ⑤ 洗涤 步骤 在容量瓶中继续加水至距刻度线 1— 2cm处,改用胶头滴管滴加至刻度 250mL ( 液体凹液面最低处与刻度线相切 ) ⑥ 定容: 步骤 ⑦ 摇匀 把瓶塞盖好,用食指顶住瓶塞,用另一只手的手指托住瓶底,把容量瓶倒转和摇动几次,混合均匀。 步骤 ⑧ 装入试
l FeCl3溶于水时 , 由于 Fe3+ 的水解 , 溶液中Fe3+ 的物质的量小于 1 mol。 • (5)注意物质的存在形式不同 , 其离子的种类和数目也不同 , 如 NaHCO3 晶体中只有 HCO3- 和 Na+ , 而其溶液中还会因为 HCO3- 的电离产生少量 CO32- , 由于 HCO3- 的水解产生少量 H2CO3; NaHSO4晶体中或熔融状态下存在 HSO4- 和 Na+
(4) 常见电极产物与电子的数量关系: 命题猜想 3 下图为相互串联的甲、乙两个电解池,请回答: (1) 甲池若为用电解原理精炼铜的装置, A 极是 _____ _ ,材料是 __________ ,电极反应为 _________ _____ _ _____ ; B 极是 __________ ,材料是 __________ ,主要电极反应为__________ ______ ____
方便查找及应用。 标准: 根据组成或性质。 练习: 生活中有哪些常见的分类是为了方便人类的生活呢。 超市 图书馆 书店 身份证。 方法一: 树状分类法 概念: 是对 同类 物质按照 属性 进一步细分类的方法。 练习: 把盐进行分类。 盐 复盐 碱式盐 酸式盐 正盐 Na2SO4 NaHSO4 KAl( SO4) 2 Cu2( OH) 2CO3 酸 碱 盐 氧化物 纯净物 无机化合物 有机化合物
1= 0 . 0 5 6 g m ( C a O2) = 0 . 0 0 6 m o l 7 2 g m o l- 1= 0 . 4 3 2 g m (H2O) = 0 . 5 4 2 g - 0 . 4 3 2 g - 0 . 0 5 6 g = 0 . 0 5 4 g n (H2O) =0 . 0 5 4 g1 8 g m o l- 1= 0 . 0 0 3 m o l 1 ∶ x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