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化学物质的量在化学计算中的作用内容摘要:
1= 0 . 0 5 6 g m ( C a O2) = 0 . 0 0 6 m o l 7 2 g m o l- 1= 0 . 4 3 2 g m (H2O) = 0 . 5 4 2 g - 0 . 4 3 2 g - 0 . 0 5 6 g = 0 . 0 5 4 g n (H2O) =0 . 0 5 4 g1 8 g m o l- 1= 0 . 0 0 3 m o l 1 ∶ x = 0 . 0 0 6 m o l ∶ 0 . 0 0 3 m o l x =12 2 B Fe 在 Cl2中燃烧的产物与 Fe 和 Cl2的用量无关,其产物只有 Fe C l3。 第 12讲 │ 要点探究 [ 点评 ] 该题非常好地体现了与量有关的反应的计算中反应物物质的量比与产物的关系。 数轴法对于分段讨论计算是非常好的方法 , 希望同学们掌握它 , 后面还有相关介绍。 第 12讲 │ 要点探究 例 2 研究反应物的化学计量数与产物之间的关系时 , 使用类似数轴的方法可以收到直观形象的效果。 下列表达不正确的是 ( ) A . 密闭容器中 C u O 和 C 高温反应的气体产物 : B . Fe 在 Cl2中的燃烧产物 : C . A l C l3溶液中滴加 N a OH 后铝的存在形式 : D . 氨水与 SO2反应后溶液中的铵盐 : 第 12讲 │ 要点探究 变 式题 B 该反应的产物与反应物的量比有关 , 可以用数轴的方法来分析。 分界点分别是 : 当铝元素恰好完全沉淀时刻和当硫酸根离子完全沉淀时刻。 第 12讲 │ 要点探究 变 式题 把氢氧化钡溶液滴入明矾溶液中 , 当硫酸根离子完全沉淀时 , 铝元素的存在形式是 ( ) A . Al3 + B . A l O-2 C . Al ( OH ) 3 D . Al3 +、 Al ( OH ) 3 变 式题 B 该反应的产物与反应物的量比有关 , 可以用数轴的方法来分析。 分界点分别是 : 当铝元素恰好完全沉淀时刻和当硫酸根离子完全沉淀时刻。 第 12讲 │ 要点探究 ► 探究点二 关系式法的应用 对于多步反应,可根据各种关系 ( 主要是化学方程式、守恒等 ) ,列出对应的关系式,快速地在要求的物质的数量与题目给出物质的数量之间建立定量关系,从而免除了涉及中间过程的大量运算,不但节约了运算时间,还避免了运算出错对计算结果的影响,是最经常使用的方法之一。 第 12讲 │ 要点探究 例 3 为了预防碘缺乏病 , 国家规定每千克食盐中应含有40 mg ~ 50 mg 的碘酸钾。 为检验某种食盐是否为加碘的合格食盐 , 某同学取食盐样品 4 2 8 g , 设法溶解出其中全部的碘酸钾。 将溶液酸化并加入足量的碘化钾淀粉溶液 , 溶液呈蓝色 ,再用 0 . 0 3 0 m o l L- 1的硫代硫酸钠溶液滴定 , 用去 1 8 . 0 0 mL 时蓝色刚好褪去。 试通过计算说明该加碘食盐是否为合格产品。 有关反应如下 : IO-3+ 5I-+ 6H+== = 3I2+ 3H2O , I2+ 2S2O2 -3== = 2I-+ S4O2 -6。 第 12讲 │ 要点探究 例 3 该加碘食盐是合格产品。 [ 解析 ] 多步反应 , 通过关系一步计算。 根据反应 : IO-3+ 5I-+ 6H+== = 3I2+ 3H2O , I2+ 2S2O2 -3== = 2I-+ S4O2 -6知 : IO-3~ 3I2~ 6S2O2 -3。 因此 , n ( IO-3) =16n ( S2O2 -3) =16 0 . 0 3 0 m o l L- 1 0 . 0 1 8 0 0 L= 9 . 0 0 10- 5 m o l。 每千克食盐中含 KI O3: 9 . 0 0 10- 5 m o l 2 1 4 g m o l-11 0 0 0 g4 2 8 g= 4 . 5 10- 2 g = 45 mg。 所以该加碘食盐是合格产品。 第 12讲 │ 要点探究 变 式题 有硫酸钾和碳酸镁的混合物 , 用 50 mL 盐酸完全溶解后 , 在标准状况下收集到 0 . 5 6 L 二氧。高一化学物质的量在化学计算中的作用
相关推荐
方便查找及应用。 标准: 根据组成或性质。 练习: 生活中有哪些常见的分类是为了方便人类的生活呢。 超市 图书馆 书店 身份证。 方法一: 树状分类法 概念: 是对 同类 物质按照 属性 进一步细分类的方法。 练习: 把盐进行分类。 盐 复盐 碱式盐 酸式盐 正盐 Na2SO4 NaHSO4 KAl( SO4) 2 Cu2( OH) 2CO3 酸 碱 盐 氧化物 纯净物 无机化合物 有机化合物
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为 (保留一位小数 )。 64 五、物质的量浓度 : 用单位 体积溶液 中所含溶质 B的 物质的量 来表示溶液 组成的物理量。 符号为 CB. : : mol/L. : ① V指溶液的体积,不是溶剂的体积 ② 溶液是均匀稳定的, CB与 V( aq) 无关 ③ B可以指分子,也可指分子电离出的离子 ④ CuSO45H2O溶于水后,溶质为 CuSO4 有关 CB计算
步骤 ④ 转移 用少量蒸馏水洗涤烧杯和玻棒 23次,洗液应全部转移到容量瓶中 ,轻轻振荡容量瓶,使溶液混合均匀 步骤 ⑤ 洗涤 步骤 在容量瓶中继续加水至距刻度线 1— 2cm处,改用胶头滴管滴加至刻度 250mL ( 液体凹液面最低处与刻度线相切 ) ⑥ 定容: 步骤 ⑦ 摇匀 把瓶塞盖好,用食指顶住瓶塞,用另一只手的手指托住瓶底,把容量瓶倒转和摇动几次,混合均匀。 步骤 ⑧ 装入试
则原溶液的浓度为 • ( ) • A. mol/L B. mol/L • C. mol/L D. mol/L [ 解析 ] 设 NaO H 和 HCl 溶液的浓度为 c m ol/ L ,体积分别为 3V L 、 2V L ,混合时发生 NaOH + H Cl = NaC l+H2O ,可知碱过量,则 c (OH-) =c 3 V - c 2 V5 V=c5 m ol/ L 由于 pH =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