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化学我与化学内容摘要:
前沿信息,完善知识结构,提高科研能力,与学生共同成长。 活动能促进教师的发展 广州市番禺区仲元中学的曾国琼老师指导的 学生无论是在 “ 我与化学 ” 活动论文评选还是高中化学竞赛,或是参加高考,均得优异成绩。 她的经验是 : 开展 “ 我与化学 ” 活动,能从面上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能从点上激发学生深入探究化学问题的能力。 曾国琼老师将在开展 “ 我与化学 ” 活动中积累的经验应用于新课程的实施,撰写多篇研究论文,被人教社聘为新课程实施教师培训的专家组成员,2020年 3月获得广东省高中化学新课程能力大赛一等奖, 2020年 12月被评为广东省中学特级教师。 活动能促进教师的发展 广州市花都区北兴中学、迳口中学都是农村初级中学,花都北兴中学的温利广老师撰写了长达 10万字的 《 初中化学环境专题研究性学习的方法与范例 》 ,作为校本课程教材;他还因此申报了市级课题。 他所在的化学科组已经成为了该校的名牌科组。 活动能促进教师的发展 广州市花都区迳口中学的朱少祥老师撰写的 《 初中化学研究性学习活动中学生学业成就评价研究 》 获得 2020年 12月底广州市中小学第三阶段教学设计与实施活动 ” 优秀成果一等奖,他还于 2020年2月获得广东省初中化学教师新课程能力大赛二等奖。 活动能促进教师的发展 类似这样的老师还有很多,例如从化中学的李涌老师、增城中学的王开科老师、番禺洛城中学的邱小鸣老师、广州市 10中的邓钻凌老师、芳村汾水中学的梁少霞老师 …… 一大批生源层次不同的学校的化学教师成了教育科研的生力军,化学新课程实施的骨干。 活动能促进教师的发展 2020年的 “ 我与化学 ” 活动设计与实施研讨会共收到论文 88篇,这些论文从不同角度阐述了不同层次的学校开展 “ 我与化学 ” 活动的方案、模式及评价方式,以及对新课程的实施互相促进作用的认识,其中有 12篇论文陆续发表在 《 化学教育 》 等核心期刊上,有 6篇论文在2020年广州市第三阶段教学设计与实施活动评比中获得优秀成果一、二、三奖。 活动能促进教师的发展 《 广州市第 6届教学成果 》 专家评审组的评审意见 《 广州市中学生 “ 我与化学 ” 活动促进新课程实施 》 的研究课题探讨了 “ 我与化学 ” 活动的理念、理论假设、活动方案评价的理论基础和基本规律, 推动了化学综合实践活动理论的发展和普及 ; 通过对 “ 我与化学 ” 活动设计与实施的实践探索, 更新了广州市中学化学教师的教学理念,改善了他们的教学方式,扩展了化学课外活动的方式、空间、内容、参与对象的外延, 激发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改善了学生学习化学的方式,提升了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有效地促进了广州市中学化学新课程的实施。 专家评审组的评审意见 该课题在长达 8年的研究过程中,已发表教师论文 12篇,出版学生论文选编 2本。 研究成果具有鲜明的广州地域特色,对广州地区各中学开展化学综合实践活动、实施化学新课程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值得推广。 专家评审组的评审意见 七、广州市中学生“我与化学”活动实施方法 (一)理论依据 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 多元智能的学习理论 多元评价理论 (二)活动目标 (三)活动选题要求 (四)活动技术要求 (五)活动研究方法 (一)理论依据 多元智力理论 建构主义理论 多元评价理论 (二)活动总体目标: “我与化学 ” 活动面向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发展,尊重每一个学生发展的特殊需要,充分发挥化学在开发学生多元智能的重要作用,其目标具有开放性,重点关注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与研究过程的感受。 “我与化学”活动特点 全员参与性 多元开放性 实践体验性 自主生成性 综合性 差异性 化学学科性 (三)活动选题要求 学生选题存在的问题通常有: ①找不到课题; ②课题题目太大; ③离学生的实际生活比较远、只能靠上网完成; ④偏离了化学主题; ⑤完成课题需要的技术支持不够。 活动选题分类 根据研究类型分析可以分为三类: 调查类、实验类或二者的综合类。 根据研究内容分析有三类: ( 1)化学课堂教学中疑难问题的探究、教学实验的改革与创新、化学课堂教学内容的拓展与延伸。 ( 2)生活实际中遇到的与化学有关或交叉问题 ( 3) 与工农业生产、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问题 (4)社会热点问题 ( 1)化学课堂教学中疑难问题的探究、教学实验的改革与创新、化学课堂教学内容的拓展与延伸 《 影响。高一化学我与化学
相关推荐
(g)+ O2(g) 2SO3(g) ΔH0。 在上述条件下, SO2的转化率约为 90%,但是部分发达国家采用高压条件生成 SO3,采取加压措施的目的是 (双选 )( ) A.发达国家电能过量,以此消耗大量能源 B.高压将使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有利于进一步提高 SO2的转化率 C.加压可使 SO2全部转化为 SO3,消除 SO2对空气的污染 D.高压有利于加快反应速率,可以提高生产效率 BD
色迅速变为红棕色的气体是 NO; ④ 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而后又变澄清的是 SO CO2; ⑤ 与碱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且放置空气中变灰绿色最终变红褐色的离子是 Fe2+ ; ⑥ 投入水中生成气体和难溶物或微溶物的物质是 Mg3NAl2S3; ⑦ 既能跟酸反应又能跟碱反应的物质一般有 Al、 Al2OAl(OH) Si、 SiO NH4HCO (NH4)2CO3等. ( 5) 物质间的转化关系
因素的探究 教学难点 对实验探究能力和整理归纳能力的初步培养 教学方法和手段 教学方法 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实验探究,通过对结果的比较将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做整理归纳 教学手段 学生实验、多媒体、数字化实验 教学过程
溶,但溶解部分完全电离,应是强电解质, SO2是非电解质。 • [答案 ]CD • (2020山东理综, 15)某温度下,相同 pH值的盐酸和醋酸溶液分别加水稀释,平衡pH随溶液体积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 据图判断正确的是 ( ) • A. Ⅱ 为盐酸稀释时的 pH值变化曲线 • B. b点溶液的导电性比 c点溶液的导电性强 • C. a点 KW的数值比 c点 KW的数值大 • D.
定条件 下 Ca(HCO3)2分解产生 CaCO3的结果,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a(HCO3)2 CaCO3↓+CO 2↑+H 2O,故 B项正确;在上述两 个反应过程中每种元素的化合价均未发生变化,故 C项正 确;游客增多, CO2含量增加,植物会生长旺盛, D错误。 (2)游人的大量进入会释放出更多的 CO2,使溶洞中 CO2的浓 度增大,可使钟乳石等溶解。 △ ==== 答案: (1)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