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化学含硫合物的性质和应用内容摘要:

发新能源代替化石燃料的燃烧。 • ② 利用化学手段对含硫燃料预先进行脱硫处理,降低 SO2的排放。 • ③ 对受到酸雨破坏的农田及水源,用石灰水来缓解。 • [例 1](2020高考江西卷 27)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探究 SO2的性质,按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 请回答下列问题: • (1)装置 A中盛放亚硫酸钠的仪器名称是________,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 • (2)实验过程中,装置 B、 C中发生的现象分别是 ________、 ________,这些现象分别说明 SO2具有的性质是 ________和________;装置 B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装置 D的目的是探究 SO2与品红作用的可逆性,请写出实验操作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尾气可采用 ________溶液吸收。 • [解析 ](1)A为生成 SO2的装置,实验室里制取二氧化硫通常用亚硫酸钠固体与浓硫酸反应,二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Na2SO3+ H2SO4(浓 )===Na2SO4+ SO2↑+ H2O。 (2)二氧化硫具有还原性,能够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同时高锰酸钾溶液被还原,生成了无色的硫酸锰,所以紫红色的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会褪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5SO2+ 2MnO4- +2H2O===2Mn2+ + 5SO42- + 4H+。 •二氧化硫又具有氧化性,当二氧化硫气体通入硫化钠溶液中时,二氧化硫与硫离子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了单质硫,所以会产生黄色浑浊。 (3)二氧化硫与品红溶液反应后生成了一种无色的不稳定的化合物,当受热后发生分解,溶液又会变为红色。 因此,当溶液褪色后,关闭分液漏斗的活塞。 点燃酒精灯加热,溶液恢复红色,证明了该反应的可逆性。 (4)二氧化硫有毒,泄漏到空气中会污染环境,通常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二氧化硫气体。 • [答案 ](1)蒸馏烧瓶 Na2SO3+H2SO4(浓 )===Na2SO4+ SO2↑+ H2O • (2)溶液由紫红色变为无色 无色溶液中出现黄色浑浊 还原性 氧化性 5SO2+ 2MnO4- + 2H2O===2Mn2+ +5SO42- + 4H+ • (3)品红溶液褪色后,关闭分液漏斗的旋塞,点燃酒精灯加热,溶液恢复为红色 • (4)NaOH • [方法点拨 ]鉴别 SO2和 CO2的方法 • 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都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若通入的气体过量,则沉淀都可消失。 所以不能用澄清的石灰水鉴别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 通常可用以下方法: • (1)用品红溶液,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是二氧化硫,不能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是二氧化碳。 • (2)用高锰酸钾溶液,紫色褪去的是二氧化硫,无明显现象的是二氧化碳。 • 2KMnO4+ 5SO2+ 2H2O===K2SO4+2MnSO4+ 2H2SO4 • (3)用溴水,使橙色褪去的是二氧化硫,无明显现象的是二氧化碳。 • Br2+ 2H2O+ SO2===2HBr+ H2SO4 • (4)用硝酸酸化的硝酸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的是二氧化硫,无明显现象的是二氧化碳。 • 2H2O+ 2HNO3+ 3SO2===3H2SO4+2NO • Ba(NO3)2+ H2SO4===BaSO4↓+ 2HNO3 • (5)用 FeCl3溶液,使棕黄色颜色变浅的是二氧化硫,无明显现象的二氧化碳。 • 2FeCl3+ SO2+ 2H2O===FeCl2+ FeSO4+ 4HCl • 下列验证碳和浓硫酸反应的产物中有二氧化碳的方法正确的是 ( ) • A.直接通入澄清石灰水 • B.先通过足量烧碱溶液再通入澄清石灰水 • C.先通过足量 NaHCO3溶液再通入澄清石灰水 • D.先通过足量酸性 KMnO4溶液再通入澄清石灰水 • [解析 ]因为碳和浓硫酸反应的产物中同时存在 CO2和 SO2,所以要先除去 SO2, A错误。 B除去 SO2的同时除去了 CO2,所以 B也错误。 NaHCO3虽然可以除去 SO2,但是同时生成 CO2,所以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并不能证明一开始就有 CO2。 • [答案 ]D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 A. SO2能使品红溶液、溴水和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是因为 SO2具有漂白性 • B. SO2和 Cl2都有漂白作用,将等物质的量的两种气体同时作用于潮湿的有色物质时,可增强漂白作用 • C.活性炭使有色物质褪色是利用了碳单质具有还原性,使有色物质发生还原反应 • D. SO2使品红溶液褪色后,将褪色后的溶液加热,溶液重新变为红色 • [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