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上学期期末复习物理同步测试(有答案)内容摘要:

12.如图 8所示,一根长 2L 的钢绳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 G.现把 一重为 G的物体挂在绳中点,然后保持 B点不动 A点慢慢水平向左 移动.则从开始分开到绳断时物体位移的大小为 ,方向与水 平方向成 的夹角. 13.质量为 m的木块从 A点开始,在平行于光滑斜面(倾角为θ)的牵引力的作用下,以某一加速度沿斜面向上做匀加速运动,到某一时刻撤去牵引力,物体能以同一数值的加速度向上作减速运动到 B点速度刚好为零,已知 AB 之间的距离为 L,则物块在此过程中的最大速度为。 牵引力的大小为。 14.在做《互成角度的两个力的合成》实验时,橡皮筋的一端固定在木板上,用两个弹簧秤把橡皮筋的另一端拉到某一确定的 O点,以下操作中正确的是 [ ] A.同一次实验过程中, O点位置允许变动; B.实验中,弹簧秤必须保持与木板平行,读数时视线要正对弹簧秤刻度; C.实验中,先将其中一个弹簧秤沿某一方向拉到最大量程,然后只需调节另一弹簧秤图 4 图 5 图 6 图 7 图 8 拉力的大小和方向,把橡皮条另一瑞拉到 O点; D.实验中,把橡皮条的另一瑞拉到 O 点时,两个弹簧秤之间夹角应取 90176。 ,以便于算出合力大小。 15.利用打点计时器测定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时的加速度时,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的点,如图 9所示.设各相邻计数点之间的距离分别为 s1, s2, s3, s4 ,相邻计数点的时间间隔为 T.则下列关系中正确的是:[ ] A. s2- s1= aT2 B. s4- s1= 3aT2 C.与计数点 2对应的速度为 v2= ( s2+s1) /2T D. s1=aT2/2 三、计算题(共 35分) 16.( 6分)一物体从 A点由静止开始作加速度大小为 a1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经过时间t后,到达 B点,此时物体的加速度大小变为 a2,方向与 a1的方向相反,经过时间 t后,物体又回到 A点,求: ( 1) a1和 a2的比值; ( 2)物体在 B点时速率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