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西安市20xx-20xx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生物内容摘要:
的细胞体或树突。 兴奋通过突触时有一个时间延搁,当刺激 a处时, b处要比 c处先产生电位变化,因为兴奋传递至 c处时,还要经过一个突触。 由此可见,刺激 a处 ,b、 c处会相继发生兴奋或抑制 (b处比 c处先产生电位变化 );刺激 b处 ,c处会发生兴奋或抑制,而 a处无反应;刺激 c处, a处没有反应, b处有反应。 A正确。 【备注】本题考查神经传导和传递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图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是容易题。 23. 下图表示具有生物活性的蛙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神经末梢与肌细胞的接触部位类似于突触,称 “ 神经 — 肌接头 ”。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神经 — 肌接头 ” 处可发生电信号与化学信号的转变 ①处,肌肉会收缩,灵敏电流计指针也会偏转 ②处,神经纤维上的电流计会记录到电位变化 【答案】 C 【解析】题图表示具有生物活性的蛙坐骨神经 腓肠肌标本,神经末梢与肌细胞的接触部位类似于突触,信号变化是电信号 → 化学信号 → 电信号, A正确;在神经纤维上兴奋传导方向是双向的,电刺激①处产生的冲动可以由神经传递到肌肉,引起肌肉的收缩,也可以向电流计方向传导,引起指针偏转, B正确;在突触部位,兴奋传导是单向的,只 能从神经 → 肌肉,故电刺激②处,产生的神经冲动不能传递到神经纤维上,故电流计不能记录到电位变化, C错误;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向是双向的,并且膜内电流方向代表了兴奋的传导方向,D正确。 24. 下列有关细胞内物质的量比值的关系,正确的是 /自由水的比值,种子萌发时比休眠时高 O2/CO2的比值,线粒体内比细胞质基质高 K+/Na+的比值,动作电位时比静息电位时高 C5/C3的比值,停止供应 CO2后比停止前高 【答案】 D 【解析】种子萌发时细胞代谢旺盛,自由水含量多,细胞内结合水 /自由水的比值,比休眠时低, A项错误;人体细胞在进行有氧呼吸时,每分解 1摩尔的葡萄糖,则在线粒体基质中产生 6摩尔的 CO2, O2由细胞质基质进入线粒体内, CO2则由线粒体内进入细胞质基质,所以人体细胞内 O2/CO2的比值,线粒体内比细胞质基质低, B项错误;神经细胞内 K+浓度明显高于膜外,而 Na+浓度比膜外低,静息电位的产生与维持主要是由于 K+外流,动作电位产生的机制是 Na+内流,所以 K+/Na+的比值,动作电位时比静息电位时低, C项错误;光合作用的暗反 应阶段,首先发生 CO2的固定,即 CO2与 C5化合物结合生成 C3,随后在光反应产生的 ATP提供能量的前提下, C3被光反应的产物还原,所以适宜条件下光合作用过程中 C5/C3的比值,停止供应 CO2后比停止前的高, D项正确。 【备注】本题考查一些细胞内一些物质比值相关知识,属于分析、运用层次,是个难题。 25. 如图代表缩手反射的反射弧,电流表的两电极均置于细胞膜外侧, X、 Y为实验位点 (Y为两电极中点 ), Z为突触间隙。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为效应器,发生反射时,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以局部电流的方式双向传导 ,其内的神经递质属于内环境的成分 X点或 Y点时电流表指针均不偏转 X或 Y点引起的收缩不属于反射 【答案】 A 【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 A表示效应器, B表示感受器, C表示神经中枢。 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构成。 据图分析,图中 A为效应器,在反射弧中,当发生反射时,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以局部电流的方式单向传导, A不正确,符合题意;突触间隙中的液体是组织液, B正确;刺激 X点在传出神经上,兴奋不会传向传入神经,刺激 Y点位于同一神经纤维的两电极的中点,兴奋产生后同时达到两电极,所以刺激 X点或 Y点时电流表指针均不偏转, C正确;反射的产生必须依赖于完整的反射弧,所以刺激 X或 Y点引起的收缩不属于反射, D正确。 【备注】本题主要考查反射及反射弧的知识,意在强化学生对相关知识的识记、理解与运用,属于识记、理解层次,是容易题。 26. 经研究发现,垂体分为腺垂体和神经垂体两部分结构,其中神经垂体无合成激素的功能。 图中甲、乙表示垂体的两个部分。 a~ d表示物质,已知 a为蛋白质类激素。 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d只作用于肾小管和集合管 a的饲料,则 c的含量升高 c对下丘脑和垂体的调节作用为负反馈调节 ,可分泌促甲状腺激素 【答案】 B 【解析】物质 d为抗利尿激素,由垂体释放后进入血液循环,到达肾脏后,同肾小管和集合管上的靶细胞结合,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所以说该激素在全身的血液中都存在,只不过特异性作用于肾小管和集合管, A正确; a为蛋白质类激素,饲喂情况下会被动物的消化酶分解而失去作用,因此物质 c的含量不发生改变, B不正确,符 合题意;据图分析可知,物质 c为甲状腺激素,其分泌增多,可通过反馈调节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活动, C正确;分析图中信息可得,结构甲为腺垂体,结构乙为神经垂体, D正确。 【备注】本题考查激素调节的相关知识,属于分析、运用层次,难度中等。 27. 某生物兴趣小组利用刚宰杀的家兔探究影响促甲状腺激素 (TSH)分泌的因素,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 下列分析中不合理的是 、 4号瓶、 5号瓶对比说明甲状腺激素和下丘脑影响 TSH的分泌 5号瓶对比说明垂体对下丘脑分泌 TSH有促进作用 、 2号瓶、 3号瓶对比说明 TSH是由垂体分泌的 、 4号瓶对比可知,甲状腺激素对 TSH的分泌有抑制作用 【答案】 B 【解析】 3号瓶、 4号瓶和 5号瓶都有 TSH,说明甲状腺激素和下丘脑都是影响 TSH分泌的因素, A正确; 2号瓶和 5号瓶对比说明 TSH是由垂体分泌的, B错误; 1号瓶、 2号瓶、 3号瓶对比说明 TSH是由垂体分泌的, C正确;含有甲状腺激素的 4号瓶中 TSH的含量比不含甲状腺激素的 3号瓶少,说明甲状腺激素对 TSH的分泌有抑制作用, D正确。 【备注】本题考查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和反馈调节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和应用的能力,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结论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属于分析、运用层次,难度中等。 28. 切除老鼠的甲状腺后,其物质代谢能力大大下降;若切除甲状腺后,连续给老鼠注射一定量溶于某种溶剂中的甲状腺激素,其物质代谢能力与切除前相比没有下降。 由此可以推测,甲状腺激素能增强物质代谢能力。 为了证明这一推论,有必要再进行其他对照实验,以作观察比较。 你认为下列最适宜作为对照实验组的是 ,又不注射甲状腺激素 ,一段时间后再移植甲状腺 ,只注射用于该实验的溶剂 ,注射溶解于另一种溶剂的甲状腺激素 【答案】 C 【解析】本题需要设计实验排除溶剂的作用,因此还要增加只注射用于该实验溶剂的一组作为对照,选 C。 【备注】本题考查动物激素调节的相关探究实验 29. 某位同学设计如下实验流程。 实验中 5只家兔的药剂注射剂量和生理指标均按单位体重计算。 据此判断,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空腹家兔称 重编号 无症状 低血糖症 观察并记录现象 ①号 生理盐水 ②~⑤号 胰岛素盐水 ②号 葡萄糖溶液 ③号 肾上腺素 ④号 胰高血糖素 ⑤号 生理盐水 首次 注射 二次 注射 ①号和⑤号家兔 ,低血糖症最先缓解的是②号家兔 — 体液调节 【答案】 D 【解析】实验中①号和⑤号家兔注射生理盐水,起对照作用, A项正确;②号家兔二次注射的是葡萄糖,可以快速有效缓解低血糖症,而③号、④号家兔注射激素后需要经过调节才能缓解低血糖症, B项正确;③号家兔注射了肾上腺素,实验只能观察到家兔的表现症状,但不能证明肾上腺素是如何升高血糖的, C项正确;该实验可以证明家兔的血糖调节是体液调节,而不能说明神经调节, D项错误。 30. 如图表示寒冷时人体内环境稳态调节相关结构及关系 (“+” 表示促进作用 ,“ ” 表示抑制作用 )。 以下描述错误的是 ,①处效应为抑制作用 ,激素 A和激素 B的分泌量会增加 ,激素 C分泌量增加 ,酶的活性上升以增强产热 A、 B、 C分别是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 【答案】 C 【解析】本题考查人体内环境稳态调节的相关知识 ,意在考查考生的信息转化能力及理解分析能力 ,难度中等。 分析图解可知 ,a细胞为下丘脑细胞 ,激素 A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激素 B为促 甲状腺激素 ,激素 C为甲状腺激素。 当甲状腺激素超过正常值时 ,会对下丘脑和垂体起抑制作用 ,因此①处的效应为抑制作用。 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原料 ,当机体缺碘时 ,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减少 ,从而对下丘脑和垂体的抑制作用减弱 ,导致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分泌量增加。 严寒环境中 ,甲状腺激素的分泌量增加 ,促进体内物质氧化分解 ,使机体的产热量增加。 31. 现已查明,并不是所有的糖尿病患者体内都缺乏胰岛素。 I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岛 B细胞受损,胰岛素分泌不足; II型糖尿病患者的机体对胰岛素敏感性下降 (可能与细胞膜上胰岛素受体受损有关 ),血液中胰岛素浓度并没有下降。 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B细胞上 ,还有胰高血糖素等 【答案】 B 【解析】Ⅰ型糖尿病病人体中缺乏胰岛素,故可通过注射胰岛素的方法来治疗Ⅰ型糖尿病,A正确;胰岛素受体位于全身所有的细胞上, B错误;参与血糖调节的激素除胰岛素外,还有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素等, C正确;原尿中葡萄糖在经过肾小管 和集合管时,可通过主动运输的方式重新吸收回血液, D正确。 【备注】本题考查血糖调节的相关知识,属于识记、理解层次,是容易题。 32.。陕西省西安市20xx-20xx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生物
相关推荐
形的形状是 ________三角形。 1一个密闭的盒子里有白球若干,在不允许将球到出来的情况下,为估计白球的个数,小明向其中放入 8 个黑球,摇匀后,随机摸出一个并记下颜色,再放回,共摸球 400 次,其中88 次摸到黑球,估计盒子中大约有白球 _________个。 三、解答题(本题共 66 分) 1(本题 12 分) ( 1)计算 sin2250+ 2sin600+ tan450-
读。 ( ) ②“小井周围的树苗已经长成枝叶茂盛的大树”可缩短为“树苗长成大树”。 ( ) ③“提高”和“效果、水平、产量、质量”都可以搭配。 ( ) 四、阅读。 35% (一)根据课文内容填空,作答。 15%( 5+5+5) 京口瓜洲 ________,钟山 ________。 春风又 绿 _________,明日何时照我还。 “绿”的意思是 _________;“还”的意思是
4 7 2 1 4 0 三年级数学 期中 测试题 共 4 页 第 2 页 2 9 1 0 5 3 6 2 2 4 5 ( ) ( ) 三、你能画出下面图形的对称轴吗。 ( 9 分) 四、你是一个计算高手。 ( 38 分) ( 前两题 要验算 ) 计算 ( 22 分) ( 1) 215247。 5=
need of visitors because _____. A. their transport management needs improving B. they spend too much on their service systems C. their service systems frequently go out of order D. they need help
涉 惬意 深谙 若无其事 “在鱼儿尚未被拽上岸之前,千万别吹嘘你钓到了鱼。 在事情未办成之前就自吹自擂一点用也没有,纵然办成了也无须自夸,这不是明摆着的吗。 ” 从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作者是怎样描写我在这一过程中的情感变化的呢。 请大家再读课文,把有关的语句画下来。 觉得要钓到鱼: 1. “ ‘ 这回好啦 ’ ,我暗忖,‘ 总算来了一条鱼 ’。 我赶紧猛地一拉鱼竿 ”。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