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必修(一)期末考试内容摘要:

赞叹一边指着园里池塘边的一块石头说:“这块石头,是整个庭园里最绮丽的石头。 ” 建筑师听后,马上叫人将这块最绮丽的石头搬走。 天皇诧异地问:“为什么要这么做。 ” 建筑师恭敬地回答:“庭园里如果有一样东西特别显眼,就会破坏这里的和谐,我把它移走,这里总算是完美无瑕了。 ” 万 绿丛中的一朵奇葩,竟然是一个缺陷,因为它破坏了整个绿色丛林里的和谐。 当我们在团体生活,力求特立独行、标新立异之时,可曾想过,这正是破坏和谐之美的行径。 必修一 答案点拨 1. D( A. d224。 ng, z226。 ng; B. yǔn; C. dǎo, bǐng) 2. C( A.假,粟,矫; B.崇; D.诡) 3. B 4. A(解析: A.短小精悍:身材短小而精明强干,符合题意。 B.慷慨解囊:轻财仗义,毫不吝惜地捐助,带有褒义,而句中没有此意。 C.弹冠相庆:弹除冠尘,以示庆幸。 比喻喜得出仕为官,可贺可庆。 多用作贬义。 D.磨洋工:懒 散地工作,含贬义。 ) 5. C(解析: C.前一句只有主语和状语,缺少谓语,然后就转换到另外的主语“局势”上了。 ) 6. B(解析:解答排序题,应该先通读各句,确定语段的中心或话题,选准第一句,然后用排除法筛选排序。 通观语段,是写从车上所见,故句⑤排在首位,句③“白杨林”呼应句⑤中的“白杨夹道”,然后依次按照由近及远的顺序续接②④①。 ) 7.从对礼物的态度、对人是否迎送、是否倒茶三个方面进行比较。 8.因为两个女儿送来的生日礼物不一样;母亲也是一个平凡的人,有着平凡人的弱点。 9.通过哥哥从实践上和理论上验证和分 析,“我”知道了绝大多数人都是平凡人,母亲也不例外,会对给东西多的女儿亲热一些。 10.( 1)生动地写出了母亲见“我”礼物少的冷漠态度。 ( 2)生动地写出了母亲对大女儿丰厚礼物的珍惜与自得之态。 11.( 1)写出了“我”遭受母亲冷落后的极度悲伤,眼泪不是油烟“呛”出来的,而是痛苦得忍不住流下来的。 ( 2)这是哥哥的肺腑之言,并没有贬低妹妹的意思。 哥哥通过妹妹的行为得出这个结论,并由此引到对母亲的议论上。 12.可以同意也可以不同意,但要自圆其说。 13.因为北京的高消费意味着北京社会贫富差距越来越大,会引发 社会的不稳定。 14.主要有以下几点: ( 1)高价演出门票票价越来越高,而且卖得快; ( 2)全国最豪华的 10 所豪宅中,北京有 4 所; ( 3)北京富人区的房价高于纽约富人区的房价。 15.( 1)这个词形象地写出了诸多的艺术大餐的性质已发生了变化,普通百姓根本无法问津。 ( 2)“同日而语”多用在否定句中,生动地说明了北京人均收入与纽约收入差距之大,而北京的总体消费比纽约还高,说明北京的财富已高度集中到了极少数人手中。 16.此题为开放题。 参考答案: ( 1)运用税收杠杆,使社会财富分配更合理,更公平; ( 2)严厉禁 止公款消费,可立法规范公款消费行为; ( 3)对低收入人群进行补贴。 17.孝顺;公正无私;清廉。 18.在莒县惩治了郡主簿刘节;在广平惩治了征虏将军刘勋。 19. D(报:回复。 ) 20. C(两个“因”都是介词,相当于“通过”; A.前者表示判断语气;后者在句中起舒缓语气的作用。 B.前者是第三人称代词,译为“他的”;后者是指示代词,译为“那”; D.前者是介词,“给、替”;后者是连词,“因为”。 ) 21. C(①句是说他孝敬母亲,不忍在危难时丢下母亲;④句是他为官正直的结果;⑤句是说明他为官清廉。 ) 22.( 1)士 兵们已经在郡里集结了,但刘节把王同等人藏了起来,还乘机让郡督邮以征兵为借口去讹诈责问县里,县里的掾史没有办法,请求让自己代替王同去当兵。 ( 2)刘勋给司马芝写信,不署上姓名,却在信中多次嘱托司马芝帮忙,司马芝没有给他回信,一概按照法律处理。 ( 3)他和宾客们谈话时,有不同意的,就当面指出他们的错误,回来后也不会说什么奇怪的话。 23.分别从听觉和视觉的角度来写秋夜漫漫,难以入眠。 24.秋夜又长又寒,“逼”得暗虫鸣了一个通宵,衬出思妇难耐的寂寞,又“逼”得思妇转而想到丈夫的寒衣,自然引出抒情的末一句。 25.从修辞上用了拟人和呼告的手法,在诗中起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原来前面的景都是为了最后一句抒情服务的,希望秋霜在寒衣未寄之前不要飞降,思夫之情,何其浓也。 26.要注意比喻的修辞手法以及句间的逻辑关系。 例:感情如同水井,重要的并不在有多广,而是在有多深。 27.( 1)写给英语老师的手机短信,应符合其职业特点。 ( 2)广告语应上口易记,新颖有冲击力。 例:我的时间,美丽又动听。 28.参考答案: 各得其所;背靠背还是面对面。 29.略 必修一 期末综合检测题 第Ⅰ卷 (选择题,共 45 分) 一、 ( 18 分,每小题 3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粗字词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A.孝 悌 ( d236。 )之义 屯 ( tn)积 内 疚 ( ji249。 ) 奢侈 ( shē chǐ) B.发 酵 ( ji224。 o) 踟蹰 ( ch237。 ch) 倔 强 ( ji224。 ng) 愤 懑 ( m226。 n) C.安 分 ( f226。 n)守己 虽有槁 暴 ( b224。 o) 含情脉 脉 ( m238。 ) 鸡豚狗 彘 ( zh236。 ) D.穷形 尽 ( j236。 n)相 睚眦 ( y225。 c236。 )必报 校园宁 谧 ( m236。 ) 峥嵘 ( zhēng r239。 ng)岁月 2.下列词语中,字形正确的一组是( ) A.慰籍 丰姿 恪守 荒 芜冷落 B.寒喧 絮语 磐石 没精打彩 C.斑驳 蜿蜒 端倪 玉砌雕栏 D.油腻 流岚 沧桑 游目聘怀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就此事件,我国新华社 ________发表严正声明,表示了中国政府在此类事件上一贯的明确态度。 ②目前按照中央 ________,落实土地承包工作。 期间有成功的实践,也有难解的疙瘩。 ③ ________中国政府放弃国家独立和主权完整对台独听之任之,就会遭到人民唾弃。 A.受权 部署 如果 B.授权 布置 只要 C.授权 部署 如果 D.受权 布置 只要 4.下列成语的运用恰当的一项是( ) A.萨达姆被美军捕获后,巴格达部分市民走向街头 弹冠相庆。 B.他本打算出让金石公司 10%的股份以帮助老朋友走出困境,但随后发生的事情使其计划成为 纸上谈兵。 C.这次商品博览会,聚集了全国各地各种各样的新产品,真可谓 浩如烟海 ,应有尽有。 D.他在外地工作了二十多年,直到今天才回到家乡,享受到 天伦之乐。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南北朝时期,由于北方民族的大融 合和工商业的发展,为隋朝的统一创造了有利条件。 B.我们要正确贯彻和深刻理解胡锦涛同志关于经济问题的重要讲话精神。 C.历史已经证明,由于各国社会制度、意识形态、文化传统和发展水平的不同,促进和保护人权的侧重点自然会有所不同。 D.和传统的书法艺术不同,现代书法艺术追求的是视觉性艺术性,更注重以造型来抒发自己的感情和个性。 6.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戴望舒,现代诗人,受西方象征派影响,早期诗歌意象朦胧、含蓄。 因《雨巷》的发表轰动一时,被称为“雨巷诗人”。 B.《狂人日记》、 《孔乙己》、《故乡》、《藤野先生》、《药》都是《呐喊》中的优秀小说。 C.唐代的散文家韩愈、柳宗元,宋代的散文家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被称为“唐宋八大家”。 D.梁实秋,现代文学评论家、散文家、翻译家,与徐志摩、闻一多同为新月社成员。 二、 ( 12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 10 题。 人与生物圈计划 人与生物圈计划中国有,世界其他国家也有。 目的是寻求同一个答案。 为什么人们在享受自己获得的和创 造的财富时,会时时受到大自然种种惩罚。 因为人类在土壤侵蚀、沙漠化、滥伐森林、越来越多的物种灭绝、 环境污染等所导致的生态系统退化中,已经意识到能登月球、造核武器的人类,还没有真正揭开人与生物圈之间的 秘密。 也许正是这个缘故,联合国针对全球日益严重的人口、资源和环境的挑战,以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环境为宗旨的人与生物圈计划,格外受到世界各国的拥护和支持,这项松散的政府间科学计划自 1971 年开始实施以来,已经在 100 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了数千个实地科研项目,有数万人参加了有关的培训活动。 作为该计划理事国之一的中国,自 1972 年参加起就抱着极大的热情。 国务院于 1978 年正式批准成立了相应的计划组织实施结构 —— UIY 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 迄今全国有 37个有关项目列入中国人与生物圈计划, 6 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批准加入国际生物圈保护区网。 人与生物圈计划已经成为跨地域、跨国界联系百余个国家和地区,专家学者运用生态学方法,研究人与环境相互关系的纽带,已经是为生物圈资源合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