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生物种群的特征及数量变化内容摘要:

K 值变动的示意图 ( 1) 同一种生物的 K 值不是固定不变的,会受到环境的影响。 在环境不遭受破坏的情况下, K 值会在平均值附近上下波动;当种群偏离平均值的时候,会通过负反馈机制使种群密度回到一定范围内。 ( 2) 环境遭受破坏, K 值会下降;当生物生存的环境改善, K 值会上升。 5 . 种群增长的两种曲线比较 阴影部分代表环境阻力,也可表示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中被淘汰的部分。 对位训练 3 . ( 2020 山东理综, 8) 右图表示 出生率、死亡率和种群密度 的关系,据此分析得出的正 确表述是 ( ) A .在 K /2 时控制有害动物最有效 B .图示规律可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C .该图可用于实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 D .在 K /2 时捕捞鱼类最易得到最大日捕获量 解析 控制有害动物越早越好; K /2 时种群净补充量最大; K 值时数量最多,最易得到最大日捕获量。 人和其他生物不同,可制定政策控制人口数量。 C 4 .如图是某一动物种群迁入一个适宜环境后的增长曲线图,图中曲线的标号与下列各点对应正确的一项是 ( ) ① 种群数量最大的点 ② 种群 增长速率最快的点 ③ 该种 群迁入后环境阻力明显增大 是从哪一点开始 ④ 既要获 得最大的捕获量,又要使该 动物资源的更新能力不受破坏,捕获 后种群数量应该在图中的哪一点 ① ② ③ ④ A b a c d B d c b a C d b c b D c a d C 解析 K 值为种群数量最大的点;当曲线斜率最大时,即 K /2 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大;环境阻力明显增大时,即为明显偏离 “ J ” 形增长曲线时;捕获量应该以剩余量等于 K / 2 时为标准,因为此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大。 答案 C 方法 名称 标志重捕法 样方法 显微计数法 ( 计数板计数 ) 对象 活动范围大的动物个体,如鼠、鸟、鱼等 植物或活动范围小的动物 ( 如蚯蚓、蚜虫、跳蝻 ) 和虫卵 肉眼看不见的细菌、酵母菌等微生物 ( 或血细胞 ) 过程 捕获部分个体 →做上标记 → 放回环境 → 重捕 → 计算 → 估计种群密度 确定调查对象 → 选择调查地段 → 确定样方 → 设计计数记录表 → 计数统计 →计算种群密度 培养 → 抽样到计数板 → 显微计数→ 计算 计算 标记总数 / N =重捕中被标记的个体数 / 重捕总数( N 代表种群个体总数 ) 设各样方的种群密度分别为 n nn3„„ nm,则种群密度=n1+ n1+ „ + nmm 若小格体积为 1 mm3,则 1 m l 中个体数=n1+ n2+ „ + nmm 103 稀释倍数 考点三 种群密度的取样调查 方法 名称 取样器取样法 黑光灯诱捕计数法 对象 活动能力强 ( 不适合样方法 ) 、身体微小 ( 不适合标志重捕法 ) 的土壤小动物 对紫外线敏感的夜间活动的昆虫 过程 准备取样器 → 确定取样地点 → 取样 → 采集小动物 → 观察分类 → 统计和分析 制作黑光灯 → 确定诱捕地点 → 诱捕 → 统计和分析 计算 ① 记名计算法 —— 直接数个体数; ② 目测估计法—— 分等级估测,如非常多、多、较多、较少、少、很少等 直接计数,比较不同地块中害虫的爆发情况 方法 名称 标志重捕法 样方法 显微计数法 ( 计数板计数 ) 注意问题( 考点 ) ① 调查期间没有大量迁入和迁出、出生和死亡的现象;② 标志物不能过于醒目; ③不能影响被标志对象的正常生理活动; ④标志物不易脱落,能维持一定时间 ① 随机取样;② 样方大小适中:乔木100 m灌木16 m草本1 m2; ③ 样方数量不易太少; ④ 一般选易辨别的双子叶植物 ( 叶脉一般网状 ) ; ⑤ 常用五点取样法和等距取样法 ① 该实验需要重复但不需对照 —— 自身前后已形成; ② 浓度过大需做稀释处理,但最后计算时需考虑稀释倍数; ③ 吸取前需振荡摇匀; ④ 计数板使用:先盖盖玻片 ― → 吸培养液 ― → 滴 盖 玻 片 边缘 ― → 自行渗入 ― → 吸去多余培养液 ― → 片刻后待沉降到室的底部 ― → 观察计数; ⑤ 压线计数规则:计数左、上两线及夹角处,同样方法 方法 名称 取样器取样法 黑光灯诱捕计数法 注意问题(考点) ① 取样器质地、大小视具体土壤而定;② 诱虫器上方用热光灯,因昆虫有趋湿、趋暗、避高温特性; ③ 70 % 酒精杀死并防止小动物腐烂,起保存作用;④ 吸虫器中的纱布防止将小虫吸走;⑤ 取样时标记好取样时间和地点,不知道小动物名称应记为 “ 待鉴定” ,并记录其特征 ① 夜晚进行; ② 固定牢固; ③ 毒瓶杀死诱捕害虫 提醒 计数原则。 同种生物个体无论大小都要计数,若有正好在边界线上的,应遵循 “ 数上线不数下线,数左线不数右线 ” 的原则,如下图。 注:图甲为方形样方,图乙为圆形样方,实心圈表示统计或测量的个体,虚线表示圆形样方的直径。 对位训练 5 . ( 2020 海南生物, 18 ) 某同学拟调查一个面积为 100 h m2草地上某种双子叶草本植物的种群密度,设计了四个调查方案,其中最可行的是 ( ) A .计数该草地上该种植物的全部个体数目 B .设计 1 个 1 m2样方,计数样方中该种植物的个体数目 C .随机设置 1 m2样方若干,计数每个样方中该种植物个体数目 D .在该种植物密集处设置 1 m2样方若干,计数每个样方中该种植物的个体数目 解析 本题考查样方法调查生物种群密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