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地理气象灾害内容摘要:
雨带未到达,降水稀少; 此时,农业需水量大。 长江中下游平原( 8月) 原因: 受副高控制(反气旋控制) 珠江三角洲(华南) 原因: 纬度低、气温高,蒸发旺盛; 雨带撤走,受冬季风控制,降水少; 工农业需水量大。 中国最大的盐场是。 盐场晒盐的最佳季节是。 为什么。 青藏高原和云贵高原不受影响。 ( 海南岛、台湾岛、四川盆地、广东、广西等地影响较小) 四、寒潮 概念: 大范围的剧烈降温,并伴有大风、雨雪、冻害等现象的冷空气过程 成因: 由强冷空气入侵造成 源地: 影响中国寒潮的路径: 中路、东路、西路 北冰洋地区、西伯利亚北部 一般出现在秋末至初春(冬半年),对农作物影响最大是 秋季 和 春季。 发生季节: 对中国影响的地区: 降温使农作物受冻害,大风能吹翻船只,摧毁建筑物,破坏牧场;大雪、冻雨可压断电线、折断电杆,造成通信和输电线路中断,交通运输受阻 危害: 防御措施: 提前发布准确的寒潮消息或警报,船在大风前返航 提醒有关部门作防寒准备 “白灾”和“黑灾”是冬季我国北方牧区最严重的自然灾害。 白灾 是由于 降雪过多 ,掩埋了牧草,使牲畜无法放牧就食而导致的灾害。 白灾的形成与冬春季的降雪量多少、不同类型草场的积雪深度和持续时间、积雪密度和草层高度以及各种家畜破雪采食能力有关,而积雪深度是衡量白灾的最重要标志。 我国牧区白灾主要发生在 10月至次年 4月。高三地理气象灾害
本资源仅提供20页预览,下载后可查看全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相关推荐
高三地理海洋环境保护
弥补性正为世人所瞩目,由此海洋倾倒废弃物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关注。 • 70年代初,大量有毒物质向海上倾倒,以及沿海一些国家对海洋倾倒出现的污染危害事件表示不满,从而激发了国际社会对海洋倾倒控制的强烈要求,开始了全面控制海洋倾倒的努力。 • 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筹委会于 1971年 2月设立了一个政府间海洋污染工作组,着手研究建立海洋倾倒公约的有关问题,经过多次协商,终于 1972年 12月
高三地理教学指导复习
B、 110 km C、 160 km D、 300 km 答案: B 例 2 ( 2)绘出图中 a、 b 两点之间的地形剖面示意图 ② ● ③ ● ④ ● ⑤ ● ⑥ ● ① ● ● ① ● ② ● ③ ● ④ ● ⑤ ● ⑥ 主观试题,考查逻辑思维和迁移推理能力 • 试题体现对地理思维过程和方法的考查,不可能依靠书本上的原词原句作答案 • 不能仅靠死记硬背和知识的再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