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地理教学指导内容摘要:
km D、 300 km 答案: B 例 2 ( 2)绘出图中 a、 b 两点之间的地形剖面示意图 ② ● ③ ● ④ ● ⑤ ● ⑥ ● ① ● ● ① ● ② ● ③ ● ④ ● ⑤ ● ⑥ 主观试题,考查逻辑思维和迁移推理能力 试题体现对地理思维过程和方法的考查,不可能依靠书本上的原词原句作答案 不能仅靠死记硬背和知识的再现;需要对所学知识进行相同知识的归纳、不同知识的重组、相似知识的迁移、相关知识的联系。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 1)英吉利海峡当年受 _______(风带)的影响。 西 例 1 ( 2)不同季节英吉利海峡气象条件有什么变化,为什么会产生这种变化。 对渡海作战有什么影响。 (提示:气压带和风带季节移动过程中,气压与风的强弱也发生变化。 ) 夏季半年南北温差小,气压梯度力变小,西风强度减弱,海上风浪变小,较利于渡海作战。 冬季半年情况恰好相反,导致风浪大,不利于渡海作战。 图 11表示南美洲部分气温及降水分布,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 1)大陆东西两侧沿海 10℃等温线经过地区的降水量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说明造成 A地降水量偏低的主要原因: 200— 500mm > 2020mm 西部有高山阻挡了来自太平洋的水汽;东部虽临大西洋,但处在西风带中的离岸风一侧,水汽难以进入大陆;东岸受寒流影响减少了水汽来源。 例 2 ( 2)说明南回归线附近大陆两岸年均温差异的形成原因: 东部年均温高于西部。 主要原因有: 1. 地势西高东低,气温直减率造成西部地区气温较低(或东部地势低、气温较高); 2. 大陆东岸东南信风从温暖的海洋上吹来,使之比较温暖; 3. 东部沿海还受暖流(巴西暖流)影响,有增温作用。 ( 3)位于潘帕斯草原的 B地 1 月月均温 19 . 8 ℃。 7月月均温 8 . 5 ℃,年降水量 912 mm。 简述 B地发展畜牧业的有利自然因素。 气候温和,年内气温变化和缓;降水较为充沛,有利于牧草的生长。 提供资料,考查信息提取与综合分析能力 ● 从地图上获取信息 ● 从图表中获取信息 表中所列的是 12月 22日甲、乙、丙、丁四地的白昼时间,根据表中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甲 乙 丙 丁 白昼时间 5小时 30分 9小时 09分 11小时 25分 13小时 56分 ( 1)四地中属于南半球的是 A、 甲地 B、 乙地 C、 丙地 D、 丁地 ( 2)四地所处纬度从高到低顺序排列的是 A、 甲乙丙丁 B、 甲乙丁丙 C、 丙丁乙甲 D、 丁丙乙甲 答案: B 答案: D 从文字资料中获取信息 2020年春,世界许多地方发生了强烈地震。 3月 31日,台湾东部太平洋海域发生 7 级以上地震,台北市最大烈度为 2; 4月 9日,伊朗北部发生 5 . 0级地震; 4月 12日喀布尔市发生 5 . 8级 地震,最大烈度为 8; 4月 18日凌晨,墨西哥西侧太平洋海域发生地震; 4月 20日美国东北部纽约州发生地震。 回答下列各题: ( 1)下列地震,震源位于海沟附近的有: A、 台湾“ 31”地震 B、 喀布尔“ 12”地震 C、 墨西哥“ 18”地震 D、 纽约州“ 20”地震 ( 2)伊朗“ 9”地震: A、 远离板块交界界线 B、 靠近板块交界界线 C、震区两侧地壳发生张裂 D、 震区两侧地壳互相挤压 ( 3)“ 31”地震与“ 12”地震中,造成台北市与喀布尔市烈度差异的主要原因有: A、 两次地震震级的差异 B、 两地海拔不同 C、 “ 12” 地震震源较浅 D、 台北距“ 31”地震震中较远 答案: A C 答案: B D 答案: C D 从图片中获取信息 六、师生共同参与 提升学科能力 地理学科的能力要求 自然地理部分: 主要是原理 规律的运用 联系实际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地理原理 地理规律 地理原理: 主要有地理事物特征的形成原理,地理事物发生、发展、变化的原理,地理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的原理等。 地理规律: 主要有分布规律、运动规律、变化规律、联系规律等。 要求在理解的基础上分析、说明、解决实际问题,以及。高三地理教学指导
相关推荐
B、 110 km C、 160 km D、 300 km 答案: B 例 2 ( 2)绘出图中 a、 b 两点之间的地形剖面示意图 ② ● ③ ● ④ ● ⑤ ● ⑥ ● ① ● ● ① ● ② ● ③ ● ④ ● ⑤ ● ⑥ 主观试题,考查逻辑思维和迁移推理能力 • 试题体现对地理思维过程和方法的考查,不可能依靠书本上的原词原句作答案 • 不能仅靠死记硬背和知识的再现
在城市的 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 ,这样分 布的原因是 ,该城市的工业区具有的特点是 ,应在图中的 处 .理 由是 __________,假如要建该高级住宅区 ,应在图 中 处 ,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 B C D 西部和西南部南部 此地盛行偏东风 ,将工业布局在城区偏西一侧 , 有利于保护环境 . 不断向市区边缘移动 ,趋于沿主要交通干线分布 . A
. pqSqa 2, 100100 C. pqSqa 1 0 01 0 0 , D. pqSpa 2, 100100 21)(,12)( xxgxf x ,构造函数 )(xF 定义如下,当 | )(|)( xgxf 时, |)(|)( xfxF ;当 | )(|)( xgxf 时, )()( xgxF ,那么 )(xF 1 ,无最大值
少对城区水污染,而该工业区位于城区的上游。 【 答案 】 (1)分散疏松式 地形 (1)该城市的空间形态呈狭长型,城市功能分区呈 布局,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2)分析石化工业区的区位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 (2)不合理。 位于河流谷地,污染废气不易扩散;位于城市盛行风的上风向,造成城市大气污染;位于流经城区的河流上游污染水源。 【 迁移 变式 】 该城市分布在可能是在黄河的 A、上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