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年级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内容摘要:
时仅停留在满足原始的童稚的好奇心这一层面 ,但所讲故事中又有诗的人 D.“读小 说只见到故事而没有见到它的诗”,其中的诗即指作品内容和形式的精深、完美之处 三、( 12 分,每小题 3分) 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1— 14题。 „„„„„„„„„„„„ 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 ” 子曰:“何伤乎。 亦各言其志也。 ” 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 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 三子者出,曾皙后。 曾皙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 ” 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 ” 曰:“夫子何哂由也。 ” 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 唯求则非邦也 与。 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 唯赤则非邦也与。 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 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 ,不正确的一项是 . 瑟而作 舍:放下 . . 五六人 冠者:戴着帽子的 喟然 . . 叹曰 喟然:长叹的样子 . 国以礼,其言不让 为:治理 : , 春服 . . 既咸 . . 六七人 . . 以礼 不让 . . 相同的一组是: A. 为国 以 . 礼,其言不让 B. 是故哂 之 . 如其礼乐, 以 . 俟君子 因 之 . 以饥馑 C. 浴 乎 . 沂 D. 子路率尔 而 . 对曰 风 乎 . 舞雩 舍瑟 而 . 作 : ,栩栩如生地表现了他放 达、洒脱、自得的性格 “哂子路”以及对冉有、公西华述志的评论,都是以礼让为准则的 ,但他所描绘的师生暮春郊游的美好图景,正是儒家所向往的“礼治”社会的景象,是“礼治”的最高境界,集中而形象地体现了儒家的政治理想 “为国以礼”的政治主张只是在对四人述志后的评论中正面直接表达出来 第 II卷 四、 (13分 )。 (每句 2分 ) (1)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译: (2)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 译: ,然后回答问题。 ( 4分) 三片叶子 梅绍静 三片嫩叶像三只绿色的小鸟, 骄傲地站在树。高一年级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相关推荐
( B) )3()2( ff ( C) )5()3( ff ( D) )1()0( ff 11.数列 na 中, 11a , 322 a , 6543 a , 109874 a , „„,则 10a 等于( ) ( A) 750 ( B) 610 ( C) 510 ( D) 505 1如图,△ ABC 中,底 BC=a, 高 AD=h, MNPQ
之间,而倔起阡陌之中,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1下列句中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君臣固守以窥周室 固:牢固 B、修守战 之具 修:治办、整治 C、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拱手:作揖行礼 D、奋六世之余烈 烈:功业 1下面句中词语的活用情况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 2分) A
□,如□□。 所谓雄伟和秀美,所谓外向和内向,所谓戏剧型的和图画型的,所谓“金刚怒目,菩萨低眉”,所谓“静如处子,动如脱兔”,所谓“骏马秋风冀北,杏花春雨江南”,所谓“杨柳岸晓风残月”和“ 大江东去”,一句话,姚姬传所谓的阳刚和阴柔,都无非是这两种气质的注脚。 两者粗看若相反,实则乃相成。 实际上每个人多多少少都兼有这两种气质,只是比例不同而已。 ③ 东坡有幕士,尝谓柳永词只合十七八女郎
( ) 揭开党证,里面并排摆着一小堆火柴。 ( ) 六、古诗词 (一)“常记溪亭日暮”这是哪首词中的句子。 体会句中“日暮”的表达作用。 (二)“明月别技惊鹊 ,清风半夜鸣蝉”这是谁写的词句。 表现环境怎样的特点。 七、阅读 (一)就在这一瞬间,他发现那个同志的脸色好像舒展开来。 眼睛里那死灰般的颜色忽然不见了,发射出一种喜悦的光。 那同志合拢了夹着火柴的党证,双手捧起
《从三到万》选自《 》作者 ,原名。 《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节选自 《在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报告》的第十部分,全文收在《 》第四卷中。 五、阅读 (一 )学习文化知识能不能走捷径呢。 这是许多初学的人时常提出的问题。 回答不能过于笼统。 „„一般地说,学文化应该一点一滴地慢慢积累,特别是初学的人不宜要求过急。 “文化”这个词在外国文里本来就是积累的意思。
1 (本小题满分 12 分 )( 06 全国文) 已知数列 na 为等比数列,3 2 4 202, 3a a a ,求数列 na 的通项公式 . 1 (本小题满分 14分 ) ( 2020广州一模) 已知△ ABC 的内角 CBA , 所对的边分别为 , , ,abc 且 32, cos5aB (1) 若 4b , 求 Asin 的值 ; (2) 若△ ABC 的面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