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月考数学必修5试题内容摘要:
1 (本小题满分 12 分 )( 06 全国文) 已知数列 na 为等比数列,3 2 4 202, 3a a a ,求数列 na 的通项公式 . 1 (本小题满分 14分 ) ( 2020广州一模) 已知△ ABC 的内角 CBA , 所对的边分别为 , , ,abc 且 32, cos5aB (1) 若 4b , 求 Asin 的值 ; (2) 若△ ABC 的面积 ,4ABCS 求 ,bc的值 . 1 (本小题满分 14 分 )小猴们摘桃子,第一只猴子摘到了 16 只桃子,第二只猴子比第一只猴子少摘了两只桃子,第 3 只猴子又比第 2 只猴 子少摘两只,依此类推,每一只猴子都比前一只猴子少摘两只桃子。 问:第几只猴子开始就无桃可摘。 猴子们一共摘了多少只桃子。 1 (本小题满分 14 分 )已知数列 na 是等差数列,且 1 1 2 32 , 12a a a a ( 1) 求数列 na 的通项公式; ( 2) 令 ( ),nnnb a x x R求数列 nb 前 n项和 nS (本小题满分 14 分 )已知数列 }{na 满足: 112 , 2 1nna a a ; ( 1)求证:数列 }1{ na 是等比数列; ( 2)求数列 }{na 的通项公式; ( 3)求数列 }{na 的前 n 项和 nS。高一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月考数学必修5试题
相关推荐
《从三到万》选自《 》作者 ,原名。 《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节选自 《在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报告》的第十部分,全文收在《 》第四卷中。 五、阅读 (一 )学习文化知识能不能走捷径呢。 这是许多初学的人时常提出的问题。 回答不能过于笼统。 „„一般地说,学文化应该一点一滴地慢慢积累,特别是初学的人不宜要求过急。 “文化”这个词在外国文里本来就是积累的意思。
( ) 揭开党证,里面并排摆着一小堆火柴。 ( ) 六、古诗词 (一)“常记溪亭日暮”这是哪首词中的句子。 体会句中“日暮”的表达作用。 (二)“明月别技惊鹊 ,清风半夜鸣蝉”这是谁写的词句。 表现环境怎样的特点。 七、阅读 (一)就在这一瞬间,他发现那个同志的脸色好像舒展开来。 眼睛里那死灰般的颜色忽然不见了,发射出一种喜悦的光。 那同志合拢了夹着火柴的党证,双手捧起
时仅停留在满足原始的童稚的好奇心这一层面 ,但所讲故事中又有诗的人 D.“读小 说只见到故事而没有见到它的诗”,其中的诗即指作品内容和形式的精深、完美之处 三、( 12 分,每小题 3分) 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1— 14题。 „„„„„„„„„„„„ 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 ” 子曰:“何伤乎。 亦各言其志也。 ” 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
道理,容易。 六、阅读 (一 )“文化”这个词在外国文里本来就是积累的意思。 我国古代的读书人,很早就重视循序渐进的学习方法,这是符合一般规律的正确方法。 因为学习不但要靠理解力,还要靠记忆力,而理 解力和记忆力无论有多强,要理解和记住刚学会的东西,总要有一个过程,哪一个妄人如果想一下子就把什么都学会,其结果必定要吃大亏。 1下面哪一句话能概括本段大意。 a如果想一下子就把什么都学会
这些事情,是无论哪一个“友邦”( )都有的。 四、阅读 (一)“我的劳动所得,我愿意怎么花就 怎么花,你管得着吗。 ” 啊哟哟,同志,何必那么生气。 我们并不是各啬鬼,并不是那种临死时候看见点着两根灯草就闭不上眼睛的人。 适当地改善自己的生活,有节制地满足自己合理的物质要求,岂但“你管得着吗”,而且是顺乎天理,合乎人情的。 我们只是认为无节制地信手乱花,即使是自己的劳动所得,也是有背于节约精神的
④萧索: ⑤愕然: ⑥村氓: ⑦掩映: ⑧夕照: 二、阅读话段,回答问题 (一 ) 我躺着听船底 的水声,知道我在走我的路。 我想:我竟与闰土隔绝到这地步了,但我的后辈还是一气,宏儿不是正在想念水生吗 ?我希望他们不再像我,又大家隔膜起来„„然而我又不愿意他们因为要一气,都如我的 而生活;也不愿意他们都如闰土的 而生活,也不愿意都如别人的 而生活。 他们应该有新的生活,为我们所未经生活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