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9全国高等学校统一招生语文试题内容摘要:

21.“然而可得并者,政恶故也”这句话的正确译文是( 2 分) (A)然而能够取得那些城高人众二者并具的地方,是因为那些地方政治不好。 (B)然而却能够取得那些城高人众二者并具的地方,说明魏国政治不好。 (C)然而那些地方能够被兼并,是因为那些地方政治不好。 (D)然而却能够兼并那些地方,说明魏国的政治不好。 【答】[ ] 22.本文中夏桀之国所处的地理位置是( 2 分) A .左天门之北,右天溪之南。 B .左天门之南,右天溪之北。 C .左天门之南,右天溪之南。 D .左天门之北,右天溪之北。 【答】[ ] 23.古注中所引史迁、扬雄的观点和注者自己的观点正确的理解是( 4 分) A史迁肯定吴起之言,否定其行。 扬雄既肯定其言,又肯定其行。 注者赞同史迁的意见。 B史迁肯定吴起之言,还定其行。 扬雄既肯定其言,又肯定其行。 注者赞同扬雄的意见。 C史迁、扬雄、注者都肯定吴起之言,否定其行,只是程度和表述方式有所不同。 D史迁、扬雄、注者都肯定吴起之言,否定其行,表述方式不同而程度并无差异。 【答】[ ] 24.根据古注,可以知道原文中吴起的这些话又见于哪一部古书。 ( 2 分) 【答】 三( 19 分) 下面一段文字摘自纪念朱自清先生的论文(略有改动),读后回答 25- 29 题。 在朱先生关于新诗现代化的理论中,新诗思想内容的现代化占据着重要的位置。 朱先生在考察中国新诗的诞生历史时,首先注意的就是启蒙时期的新诗与“五四”思想解放运动的密切联系:“那时是个解放的时代。 解放从思想起头,人人对于一切传统都 有意见,都爱议论,作文如此,作诗也如此。 他们关心人生、大自然以及被损害的人。 (甲)”;(乙)(《新诗杂话诗与哲理》),它表现了新诗与时代及时代先进思潮之间的血肉联系。 朱先生还以十分明确的语言指出,“从新诗运动开始,就有社会主义倾向的诗;”他并且具体考察了新、旧诗人与人民之间的不同的关系和态度,以充分揭示新诗在思想倾向上的现代化特征。 他说,“旧诗里原有叙述民间疾苦的诗,„„可是新诗人的立场同,不是从上层往下看,是与劳苦的人站在一层而代他们说话”;朱先生以极大热情为这类社会主义倾向的“表现劳苦生活”的诗辩护, 指出“有些人不承认这类诗是诗,以为必得表现微妙的情境的才是的”,是一种狭隘的观念(《新诗杂话新诗的进步》)。 在论述新诗中的“爱国诗”时,他也着重于将新诗人(如闻一多)与传统爱国诗人(如陆游)在国家观念上的不同揭示出来,强调新诗人所表达的国家观念(丙)包括(丁)“超越了社稷和民族”,而是一个现代化的“理想的完美的中国”,这个观念“不必讳言是外来的”(《新诗杂话爱国诗》);朱先生所强调的依然是新诗思想的现代化。 [注]《新诗杂话》是朱自清先生关于新诗的文集,收有作者1936 年至 1944 年的 15 篇论著和一 篇译文。 25.下面是从中摘出的语句,根据上下文的意思将这些语句加以排列(只填序码)。 ( 4 分) ①而“诗与哲理”的结合与统一,也就成为中国新诗的一个重要历史特征与传统 ②关心大自然 ③便阐发自我价值 ④这样,“说理”就成为初期新诗的“主调之一” ⑤关心人生 ⑥便阐发人道主义 ⑦关心被损害的人 ⑧便阐发泛神论 [注:泛神论是一种把神融化在自然界中的哲学观点,宣称神即自然界,神存在于自然界一切事物之中,并没有什么超自然的主宰或精神力量。 ] 【答】属于(甲)的有 ; 属于(乙)的有。 26.文中共用引号 13 处(包括(甲)和(乙)中的 3 处,其中引号注明出处的有 3 处。 下列四项对于文中引号使用情况的说明,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表示引用的有 7 处;没注明出处的依次引自《新诗杂话》中的《诗与哲理》《新诗的进步》和《爱国诗》。 B表示引用的有 12 处;没注明出处的依次引自《新诗杂话》中的《诗与哲理》《新诗的进步》和《爱国诗》。 C表示引用的有 7 处;没注明出处的有的引自《新诗杂话》中的《诗与哲理》《新诗的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