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政治防微杜渐预防犯罪内容摘要:
家属 犯罪付出的代价太大了,对自己、他人、社会有百害而无一利。 中学生陈某原本是个好学生,自从结识了社会上一帮游手好闲的“朋友”后,逐渐无心学习,不完成作业,经常旷课。 开始,他还有些自责,觉得对不起老师、父母。 后来便放纵自己,曾因偷学校的东西、打骂同学等受到学校纪律的处分。 他非担没有接受教训,反而变本加厉,在社会上偷窃财产、参与赌博,因此被公安机关拘留,但他仍不悔改。 为了搞钱到网吧玩游戏,他跟另外两个“朋友”竟拦路抢劫,在短短的几天内就作案三起,最终因抢劫罪被判刑。 三、防微杜渐,预防犯罪 ( 1)结合陈某的经历,大家说说违纪、违法和犯罪这三者之间有何 联系 ? ( 2)陈某由违纪再走向违法,最后滑向犯罪深渊的原因是什么 ? ( 3)他曾有过知耻心理,为什么还是滑向了犯罪的深渊。 三、防微杜渐,预防犯罪 当达到聚众斗殴,多次参与, 致人重伤或死亡等严重情节时 聚众斗殴、 杀人罪 (犯罪) 偷窃 (不良行为) 达到偷窃数额较大或特别巨大多次偷窃,盗窃金融机构,数 额巨大或盗窃文物情节严重的 盗窃罪 (犯罪) 打架 (不良行为) ① 不良行为与犯罪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 违法 犯罪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 不良行为 旷课、夜不归宿 携带管制刀具 打架斗殴、辱骂他人 强行向他人索要财物 偷窃、故意毁坏公共财物 参与赌博或变相赌博 观看、收听色情、淫秽的音响制品、读物 进入法律、法规规定未成年人不适宜进入的营业性舞厅等场所 其他严重危害社会公德的不良行为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 严重不良行为 严重不良行为:是指下列严重危害社会,尚不够刑事处罚的违法行为: 纠集。七年级政治防微杜渐预防犯罪
相关推荐
(4) 2a +b =0( ) (5) χy=8 ( ) (6) 2y+1=5y ( ) x√ x xx √等式性质 1 等式的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或同一个含有字母的式子,所得结果仍是等式。 等式性质 2 等式的两边同时乘以同一个数(或除以同一个不为零的数),所得结果仍是等式。 利用等式性质 1解方程 x+2=5 例 1 解方程 5x=7+4x
、三、四象限 k0,b> 0时,图象经过 _________________ 第一、二、四象限 k0,b0时,图象经过 _________________ 第二、三、四象限 k> 0,b=0时,图象经过 ____________ 第一、三象限 k0,b=0时,图象经过 _____________ 第二、四象限 例 y=(2m1)x+13m,m为何值时 , (1)这个函数为正比例函数。
试牛刀 2)把图中 ∠ ∠ ∠ 3 按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1) ∠ 1> ∠ 2> ∠ 3 已知 :如图 613,在△ ABC中 ,AD平分外角 ∠ EAC, ∠ B=∠ C 求证 :AD∥ BC. A C D B E 运用了定理“ 内错角相等 ,两直线平行 ”得到了证实 . 3)现学现用 证明 :∵ ∠ EAC=∠ B+∠ C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 ), ∠ B=∠
=AC AD=AE ∠ 1= ∠ 2 求证: △ ABD≌ △ ACE A C B E D 1 3 2 证明: ∵∠ 1=∠ 2( 已知 ) ∴∠ 1+∠ 3=∠ 2+∠ 3 即 ∠ ACE=∠BAD 创造条件 在 △ ABD和 △ ACE中 , AD=AE( 已知 ) ∴ △ ABD≌ △ ACE ( SAS) AB=AC( 已知 ) ∠BAD=∠CAE ( 已证 ) 证明全等 例 已知
自主选择( what, why, how) ( 1)明辩善恶,谨慎选择。 ( 2)审时度势,抓住机遇。 ( 3)学会选择,学会放弃 第三节 我选择 我负责 选择与责任紧密相连,
必要指导还是需要的。 •学生分析 : 十三四的少年存在着两种情况:一种是过分依赖父 母,连力所能及的事情也要由父母代劳;另一种是随着独立意识的 增强,很想摆脱父母的干涉又不能真正摆脱对父母的依赖。 把握自主选择的 重要性 讨论教材中“女儿给妈妈的信” 如何处理好“自主选择”与“父母指导” 认识自主选择的 重要性 事例讨论,认识过分依赖不利于自身发展 反思自己是否过分依赖父母 •设计思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