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的探究内容摘要:
淀消失: Ag2O+ 2HNO3= 2AgNO3+ H2O back [思考] 如何在一份试样中通过连续实验进行成分检验。 back 样品溶液 向溶液中加入: 产生白色沉淀 过滤,向滤液中加入: 继续向溶液中加入: 样品中含有 结论 结论 结论 样品中含有 样品中含有 产生白色沉淀 无色酚酞变红 Ba(NO3)2溶液 过量 Na2CO3 无色酚酞 过量稀硝酸和 AgNO3 NaOH NaCl 样品溶液 向溶液中加入: 产生白色沉淀 继续加入: 继续加入: 样品中含有 结论 结论 结论 样品中含有 样品中含有 产生白色沉淀 无色酚酞变红 Ba(NO3)2溶液 过量。九年级化学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的探究
相关推荐
等也可做溶剂; ( 2)溶质可以是固体,也可以是液体或气体; ( 3)固体、气体溶于液体时,固体、气体是溶质,液体是溶剂。 两种液体互相溶解时,通常把量多的一种叫做溶剂,量少的一种叫做溶质。 当水为溶剂时,不论多少,水均为溶剂; ( 4)溶液并非无色,无色不是溶液的特征; ( 5)如果在溶液中发生了反应,应辨别溶质是什么物质。 实验:将少量蔗糖放在水中搅拌 实验现象:
不分层 水和乙醇能够互溶 取两只试管,分别放入 2~ 3mL水,再滴入几滴植物油; 向其中一支试管中滴入几滴洗涤剂,振荡,观察现象; 静置,观察现象; 清洗,观察现象。 试管内加入的物质 现象 把液体到掉后试管是否干净 振荡前 振荡后 静置后 水和植物油 水和植物油和洗涤剂 分层 分层 浑浊 浑浊 分层 不分层 不干净 干净 思考:植物油在水中形成的混合物的特点是什么。
化,分子本身是不会发生改变的。 答案: D 7 . ( 2020 福州 ) 下图所示实验主要说明 ( ) A . 分子很小 B . 分子间有间隔 C . 分子不断运动 D . 分子可以分成原子 解析: 此题考查分子的基本性质。 水和酒精混合后体积减小,是因为分子间存在间隔,在混合过程中有些分子占据了分子之间的间隔。 答案: B 8 . ( 2020 湛江 ) 将深色的衣服和浅色的衣服浸泡在一起
易患贫血 缺碘 易引起甲状腺肿大 讨论: 人体缺少必需微量元素会得病,因此有人认为应尽可能多吃含有这些元素的营养补剂,你认为这种想法对吗。 为什么。 元素 对人体的作用 摄入量过量,过低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铁 是血红蛋白的成分, 能帮助氧气的运输 缺铁会引起贫血;过量会引起慢性或急性铁中毒 锌 影响人体发育 缺锌会引起食欲不振,生长迟缓,发育不良 硒 有防癌、抗癌作用 缺硒可能引起表皮角质化和癌症
M +1 H +8 O +12 Mg H、 O、 Mg原子的核外电子分层排布示意图 为了 形象 地 表示原子的结构,人们就创造了“原子结构示意图”这种特殊的图形。 15 第 1层 第 2层 第 3层 K层 L层 M层 原子核 原子核带正电 核电荷数 2 8 5 原子结构示意图 + 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 ③ 最外层最多只能容纳 8个电子( K层为最外层是 2个) ; 次外层最多只能容纳 18个电子
来表示 . 单质的化学式的写法 注 右下角的小数字表示这种单质的 1个分子里所含的原子数 . 化学式 书写 氧化物的化学式 时 ,一般要把氧的元素符号写在右方 ,另一种元素符号写在左方 . 书写有 金属元素跟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学式 时,一般把金属元素写在左方,非金属元素写在右方 . 有 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学式 名称一般是从右向左读作“某化某”